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kstejiao.com/抗疫一线,“90后”医生因公殉职,这是这两天听到最让人悲伤的消息之一。2月3日,湖南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突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年仅28岁。此前,他曾连续10天奋斗在防控一线。图片来自纪录片《中国医生》。供图这一次的疫情,让我们一次次看到中国医护人员的坚忍与坚持。这就是中国医生:我死了是浪费国家资源“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这是中国患者对医疗行业的真实感受,也是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每天有医院就医或陪同就医,医院承受着难以言喻的超级压力,中国的医生更被当成“超人”。在我们把目光投向湖北、投向武汉的同时,更多医务工作者,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会着日常的甘苦。44岁的朱良付医生,对着镜头,说起自己曾遭受过的来自病人家属的谩骂:“曾经有一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真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她家老爷子给害死了。”这是正在播出的医学人文纪录片《中国医生》中的一幕。朱良付,医院脑血管二病区主任,同时担任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每天面对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脑卒中。脑血管疾病的特殊性,要求病人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朱良付担任组长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像军队一样24小时待命。有时候,他刚回到家中,抱起未满一岁的小女儿,很快又接到电话,赶回急诊室。“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朱良付说。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医院感染病科的潘红英主任,已经守护了自己的肝癌病人辛月芳整整十年。十年间,潘红英工作调动到哪儿,辛月芳就跟到哪儿。在这期间,辛月芳一次次发病,潘红英都把她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医院救治昏迷不醒的她、为她想尽办法开疗效好又能报销的药、一次次的心理疏导和打气、为她的病情殚精竭虑。潘红英面对着《中国医生》的镜头说:“这是一种心灵的传递。她充分信任你,觉得我这条命就交给你们了。她的信任,对我们医生来说也是一种责任。”然而,这一次,辛月芳再也没能醒过来,潘红英不得不亲自送别这个相伴了十年的特殊的朋友。“十年了,不容易啊,她自己也知道这个病终会有这么一天,我每一次都在竭尽全力来挽救她,可是,这一次,我无能为力了……”患者的不理解和社会的误解用将近两年的时间策划、拍摄、制作,《中国医生》总导演张建珍对记者说:医生的辛苦,真的让人难以想象。“医生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早上七点开始。你想像一下,不是一天两天,医生一生都要这样干。早晨七点上班,下班没点儿,只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就得天天这么做。同时医生还必须不停地学习和进步,因为整个医学的发展瞬息万变,需要一辈子学习。做医生,真的没办法随便,你要给病人看病,真实地替别人解决问题,一个误诊,轻的延误病情,重的可能使人丧命,医生都会有这种良心拷问。”医生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工作,更多的压力是来自于患者的不理解和社会的误解。“病人是千差万别,你不知道病人家属是脾气好还是不好,你也不知道尽了全力之后,是不是一定能把病人救得回来,或者不出问题。”张建珍说。“你们想想,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委屈?他尽了全力在救人,最后被暴打了一顿。”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