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印记组图衡山县瓦铺村帮扶成效好不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t52mall.com/

红网时刻记者宋美君实习生朱玲衡阳报道

什么是幸福,答案千万种。

在衡山县白果镇瓦铺村,有一种幸福叫笑容,绽放在每一个贫困户的脸庞。

说起曾经的瓦铺村,“穷”是最真实的写照。随着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衡山县政府办和衡山县农业农村局后盾单位的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入驻,如今面貌被改写。

“交通方便了、房子宽敞了、腰包鼓起了、村里变美了……”说起村里的变化,贫困户声音洪亮,腰杆笔直,笑容灿烂。

帮扶成效好不好,这便是最好的注脚。

夏日炎炎,在衡山县白果镇瓦铺村的莲子加工扶贫车间里,几台风扇快速运转,凉风习习。村民边忙碌边闲谈,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今年69岁的胡淑芝便是其中的一员,虽年纪偏大,但手脚麻利劲丝毫不输给其他人,只见她手拿莲子,将莲心对准设备,一秒过后莲心被去除,一颗弄完,又一颗被迅速拿起。

胡淑芝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她告诉记者,走路几分钟便可到车间,活不重,不用日晒雨淋,一天还能拿到数十元的工资,对于现在的生活,她直呼“太幸福”。

羊儿咩咩,笑声朗朗。下午三点,又到了放羊时刻,杨海泉打开羊圈,驱赶羊群往外走。

“你看这羊长得多壮,最大的都快有70斤了。”说起羊儿的长势,杨海泉咧开嘴笑出声来。

养羊之前,杨海泉靠打零工赚钱养家,由于收入少,孩子读书,年成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引下,当起了“羊倌”。

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销售帮忙……一年后,杨海泉顺利脱贫摘帽,羊也越养越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户,偶尔还被附近村组喊去进行技术指导。

杨海泉说,驻村工作队给他指了一条好“路子”,他会沿着“路子”走下去,不只是脱贫,还要带头致富。

走进朱岳琦家,机器轰鸣声阵阵。

朱岳琦系着围裙忙个不停,妻子在一旁帮忙,隔壁的阳台上,刚出炉的面条被整齐排列进行晾晒。

朱岳琦年轻时曾学过做面条,可谓村里的“老手艺”。做面条并不简单,从和面到制作到包装,要经过20多道工序。“虽工序繁杂,但每每听到客户对面条的认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朱岳琦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可以生产多斤面条,收入近元,年已脱贫摘帽。

在朱岳琦的带领下,瓦铺村还有3名贫困户也走上了做面条的致富之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朱岳琦慷慨捐献了元支持抗疫。

一个扫把,一辆斗车,看似简单的两个工具,却是张菊云的致富工具。

今年68岁的张菊云被瓦铺村聘请为保洁员。每天早上6点,她便带上工具奔赴工作岗位,扫垃圾、除杂草,忙得不亦乐乎。回头看到身后干净的路面,她总是欣慰不已。

张菊云告诉记者,去年她负责5个组的路面卫生,工资加奖金超万元。

“自己怎么都没想到能刚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只有把卫生搞好了,才能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张菊云说着,顶着烈日,继续坚守岗位。

今年48岁的杨志平,是衡山县旺农水稻合作社的成员之一。

年,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引,衡山县旺农水稻合作社成立,流转亩水田种植水稻。

在该合作社办公点,记者看到,收割机、插秧机、耕田机,整齐摆放,稻谷烘干机正“隆隆作响”。

杨志平告诉记者,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年该合作社直接帮扶32户贫困户,年帮扶贫困户达97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