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攸县是什么地方 [复制链接]

1#
攸县

攸县为湖南省株洲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端。东邻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西连株洲县、衡东县;南达茶陵县、安仁县,北接醴陵市。攸县交通便利,境内主要铁路有吉衡铁路、醴茶铁路等,素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攸县跻身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强县市,在榜单中位列第位。

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中文名称

攸县

外文名称

YouxianCounty

别名

梅城、攸州

行*区类别

所属地区

湖南省株洲市

下辖地区

13镇4街道

*府驻地

攸县春联街道东城新区

电话区号

邮*区码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东部,衡阳市东部80公里处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80.4万(年)

方言

赣语、客家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桃花谷、白龙洞、酒埠江、灵龟峰、马鞍山等

机场

西南距衡阳南岳机场90公里

火车站

攸县南站、攸县站

车牌代码

湘B

行*代码

GDP

年GDP亿,财*收入24亿

目录

1历史沿革

?梅城来历

?建制沿革

2行*区划

3地理环境

?位置

?地貌

?气候

?水文

4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林业资源

?矿产资源

5人口

6交通

7经济与社会发展

8方言

9教育事业

10旅游景点

11特产

12地方荣誉

13著名人物

历史沿革梅城来历

攸县县城古称“梅城”。攸县自五代后梁时期县治就迁至今址。据传,当时有一名秀才赴考,由于他很喜欢梅花,便叫书僮带上一钵梅花,在县城过渡口时不慎将花钵打破,秀才心痛地将梅花栽种在江边。若干年后,秀才中了进士,在京城做了官,有一次,他视察州县来到了攸县,他不忘去看这株梅花树。这个故事感动了知县,他倡导县城居民栽种梅花树,在他主*期间,县城的梅花树渐渐多起来了。据史料记载,元明时期县城就遍植梅花树,县治别称“梅城”。清乾隆二年(年),县城就直称之为“梅城镇”。清末虽然有更动,至民国(——年)又改称为“梅城镇”。

“梅城”栽种梅花悠久的历史产生出厚重的文化氛围,宋末元初攸县人冯子振,他对梅花不仅有长时间的观察,而且有深沉而炽热的爱好。他写的《梅花百咏》,为元明清三代许多文化名流称道。清乾隆37年,其《梅花百咏》被收入《四库全书》。

建制沿革攸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攸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原名“攸水县”,县境有攸水得名,唐改攸县。

春秋、战国攸县属楚黔中地。

秦在湖南设置12个县,其中阴山县,衡山县,桂阳县,攸县属阴山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置长沙国,攸县、容陵均属长沙国,攸县之名第一次出现于史籍。阴山县属桂阳郡。元光六年(前年),封长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元朔四年(前年)封长沙定王子刘则为攸舆候。

东汉攸县、容陵均属荆州长沙郡。长沙郡辖攸十一县。建安年间,荆州牧刘表的中郎将*忠曾与刘磐共守长沙、攸县。攸县、容陵皆属吴,吴将容陵县改为阴山县。

三国吴太平三年(),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阴山改属湘东郡,攸隶湘东。

晋太康元年(),破吴,沅湘降,置长沙郡,属荆州,领攸、蒲圻十县。

南朝齐攸县、阴山均属湘东郡。

梁(~)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此为老县治之所在,即今网岭镇罗家坪村。

陈(~)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袭据湘州。辛巳()湘州降,罢罗州,改攸县曰攸水,隶湘州。

隋攸水、阴山、茶陵、建宁(今株洲)四县并入湘潭县,属衡山郡。

唐武德四年(),废湘潭县,置南云州。攸水县分置为安乐、新兴两县,与阴山县、建宁、茶陵均属南云州,州治设攸水县治,贞观元年()废南云州,将攸五县合并为攸县,属衡州衡阳郡。武后圣历元年(),分出攸县所辖茶陵旧地,复置茶陵县。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三代,攸县均属潭州。此时县治由罗家坪迁至洣水北岸。后汉,乾祐元年(),攸县改属衡州。

宋至道三年(),以潭州属荆湖南路,领长沙、攸、醴十一县。

元攸县以民至万户升为州,称攸州,属天临路。

明洪武二年(),改攸州为攸县,属长沙府。

清攸县属长沙府。

民国3年()废府设道,攸县属湘江道。民国11年废道,县直接属省。民国27年()省、县之间设“行*督察区”,攸县属湖南省第二行*督察区,专员公署设衡阳,后迁耒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攸县属衡阳专区;年改属湘潭专区(专区后来改成地区)。

年7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攸县改属株洲市。

年,攸县辖10个镇、20个乡:城关镇、丫江桥镇、网岭镇、皇图岭镇、桃水镇、酒埠江镇、鸾山镇、*丰桥镇、渌田镇、新市镇、上云桥乡、大同桥乡、大桥乡、市上坪乡、石羊塘乡、兰村乡、沙陵陂乡、坪阳庙乡、钟佳桥乡、柏树下乡、莲塘坳乡、凉江乡、菜花坪乡、高和乡、高枧乡、鸭塘铺乡、银坑乡、湖南坳乡、槚山乡、漕泊乡。

年9月,大同桥乡撤乡设镇。1年,上云桥乡、菜花坪乡撤乡设镇。年,石羊塘乡、高枧乡、市上坪乡、高枧乡、钟佳桥乡撤乡设镇。至此,攸县辖18个镇、12个乡。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攸县常住总人口人,其中(17镇13乡),城关镇人、*丰桥镇人、酒埠江镇人、桃水镇人、峦山镇人、皇图岭镇人、网岭镇人、新市镇人、丫江桥镇人、渌田镇人、柏市镇人、大同桥镇人、上云桥镇人、菜花坪镇人、市上坪镇人、石羊塘镇人、高枧镇人、漕泊乡人、兰村乡人、银坑乡人、钟佳桥乡人、湖南坳乡人、坪阳庙乡22人、大桥乡87人、贾山乡人、沙陵陂乡人、凉江乡人、莲塘坳乡20人、高和乡人、鸭塘铺乡人。

攸县湘山公园风景图片

行*区划

年,攸县辖15个乡级建制镇,即:鸾山镇、*丰桥镇、柏市镇、酒埠江镇、网岭镇、皇图岭镇、丫江桥镇、新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渌田镇、石羊塘镇、桃水镇、莲塘坳镇;4个乡,即: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鸭塘铺乡;设2个街道办事处,即:联星街道办事处、江桥街道办事处。全县共有个村(社区)。

年,根据攸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攸县现辖鸾山、皇图岭、丫江桥、酒埠江、渌田、石羊塘、桃水、*丰桥、网岭、新市、莲塘坳、菜花坪、宁家坪13个镇,江桥、联星、谭桥、春联4个街道。总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80.4万人。县人民*府驻春联街道。

地理环境位置

攸县位于湖南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东邻江西萍乡市、莲花县,西连株洲县、衡东县;南达茶陵县、安仁县,北接醴陵市。地理座标是:东经°09′09″至°51′30″,北纬26°46′34″至27°26′30″。

攸县

地貌

县区地貌的特点是:东、西两面群山环绕,丘陵相嵌;中部成岗地、平原。海拔最高.9米,最低69米。东部由太和仙、婆婆岩等中山构成丛迭山群,地势自东向西中山向低山、丘陵递降;西部,明月峰和严仙岭绵亘西陲,地势自西向东由低山向丘陵、岗地递降;中部,攸水、沙河向南、北分流,地势低平。东、西两面形成两个相向的倾斜面。县境内断层多,造成地表分割破碎。主要断层有酒埠江断层(萍乡—酒埠江)、洋滨断层(洋滨—凤塔)、*丰桥断层(万新—昭村)、广*断层(沙洲里—广*)等,以酒埠江断层为最大,长达60公里,断距数百米至千米。全县平均河网、冲沟切割密度为0.84公里/平方公里,山丘地区达2—5公里/平方公里。因此,除江河平原地区外,一般耕地比较分散。

气候

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带,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天,年降水量mm左右。

水文

攸县境内分洣水和渌水两大水系,统称湘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条,总长K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8万立方米。拥有大中小蓄水工程27处,其中大II型水库1座(酒埠江水库),中型水库2座(皮佳如水库和*沙桥水库),小I型水库19座,小II型水库座,山平塘处,并已建成以酒埠江水库为龙头的东南西北中(河床干渠)渠系为网络的灌溉体系。全县水域面积共公顷,其中河流水面公顷,水库水面公顷,坑塘水面公顷,滩涂水面公顷,沟渠水面公顷。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原为.07平方公里,年攸县第二次土地普查后,重新测定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59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03公顷。

林业资源

林地面积23.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7.58%。

矿产资源

境内含煤面积约.6平方公里,截至年探明地质储量4.3亿吨,主要分布在5个乡镇28个村,分为桃水、*兰两大矿区,有煤矿家,其中省属煤矿2个、市属煤矿2个、乡镇煤矿97个。是全国个重点产煤县和商品煤基地县之一。

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为81.11万人。其中,女性40.15万人,占总人口的49.5%;男性40.96万人,占总人口的50.5%。非农业人口10.7万人,占总人口的13.19%。人口出生率12.84‰,死亡率5‰,计划生育率83.03%,自然增长率为7.84‰,持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交通

国道、吉衡铁路、醴茶铁路、岳汝高速、衡炎高速公路、省道S、S、安攸互通连接线等,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人均拥有公路里程排名位居全省前列。攸县风光(20张)

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始终紧扣“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战略部署,围绕“撤县设市、全面小康、全国百强”全面冲刺,县域经济出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达到了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1:52.9:33调整为14.1:51.4:34.5,与去年相比,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47.7%和45.9%,分别拉动GDP增长0.5、3.9和3.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县农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同比增长3.6%;林业产值万元,同比增长3.7%;牧业产值万元,同比增长3.5%;渔业产值21万元,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万元,同比增长7.5%。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8万元,同比增长3.7%。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同比增长1.48%;粮食产量48.36万吨,同比增长0.97%;粮食单产平均为.20公斤/亩。早、中、晚稻播种面积分别是47.46万亩、4.05万亩、48.27万亩,收获产量分别为21.11万吨、2.11万吨和24.00万吨。豆类、薯类播种面积分别为2.30万亩和1.85万亩,收获产量分别为.80吨和.17吨。油菜播种面积17.43万亩,收获油菜籽1.5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0.12万亩,收获产量.09万吨。瓜果种植面积3.15万亩,收获6.26万吨。棉花种植面积亩,收获产量.61吨。

全年出栏生猪.11万头、牛2.36万头、羊6.03万只,出笼家禽.4万羽,同比分别增长1.3%、4.0%、6.2%和3.0%;肉类总产量9.39万吨,同比增长1.27%;禽蛋产量为1.70万吨,同比增长4.46%;水产品总产量吨,同比增长2.3%;油茶籽产量8千吨。

全年修复水毁水利工程处,新修山塘口,山塘防渗、清淤、扩容口,河道治理28.5公里,水渠防渗.6公里、清淤公里,改造机电排73坐,改善灌溉面积4.9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1平方公里。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8.56万千瓦,比上年提高5.58万千瓦;农用排灌电动机和柴油机为和台。全年化肥施用量吨,同比增加0.26%,农药施用量吨,同比下降3.06%。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790万元,增长7.5%,占GDP的比重为48%,对经济贡献率达到45.9%,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7.8%。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18.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0.5%提高到36.6%。分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万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5家,实现总产值为万元,同比增长19.6%;农产品加工企业45家实现产值.3万元。全县原煤产量.01万吨,同比增长9.5%。水泥53.4万吨,同比增长3.3%。发电量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

全县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万元,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万元,同比增长6.9%。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万元,同比增长5.4%;房地产投资完成万元,同比增长31.2%。全年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1个,完成投资额6843万元。从构成来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万元,同比下降32%;安装工程投资万元,同比下降59.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万元,同比下降48.1%;其他投资万元,同比下降52.3%。分行业来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万元,同比下降37.7%;第二产业投资1486万元,同比下降60.4%;第三产业投资万元,同比增长54.2%。

全县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4家,完成房地产投资额万元,同比增长31.2%;商品房施工面积平方米,同比增长11.4%;竣工面积488平方米,同比增长10.2%;销售面积平方米,同比增长3.9%;实现销售额万元,同比下降2.1%。

五、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70家,实现零售额.9万元,同比增长31.1%。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191.3万元,增长31.2%;乡村零售额.6万元,增长27.8%。分行业看,批发业965万元,增长17.9%;零售业万元,增长11.7%;住宿业万元,增长8.7%;餐饮业万元,增长10.9%。年末,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批发企业商品销售额.5万元,同比增长20%;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6万元,同比增长32.6%;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住宿企业营业额.9万元,同比增长21.8%;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餐饮企业营业额.7万元,同比增长23.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货运量为1万吨,同比增长7.5%;货运周转量为992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6.8%;客运量达到万人,同比增长7.8%;客运周转量为万人公里,同比增长7.5%。

全县电信业务收入3.4亿元,比上年增长9.8%;邮电业务收入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年末全县AAA级景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家,拥有星级宾馆3家,旅行社5家。全县各景区旅游总收入达17.5亿元,同比增长15%;旅游人数达到万人次,同比增长18%。

七、财*、金融和保险

全县公共财*预算收入万元,同比下降9.5%,人均财*总收入为元。其中:税收收入为万元,同比下降6.0%,占公共财*预算收入比重为41.60%;非税收入为万元,同比下降11.8%。国税完成万元,同比下降3.7%,地税完成万元,同比下降4.2%。地方财*公共收入完成万元,同比下降13.3%。地方财*公共收入中税收收入55万元,同比下降5.68%。公共财*预算支出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万元,同比增长10%;财*八项支出为万元,同比增长8.5%。

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万元,同比增长29.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万元,同比增长21.2%,人均储蓄存款为26元,同比增长19.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万元,同比增长17.3%。其中:短期贷款11万元、中长期贷款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保险机构18家,实现各类保费收入09.77万元。其中:产险保费收入.7万元、寿险保费收29.07万元。各类保费赔付.45万元。其中:产险赔付金额.4万元、寿险赔付金额.05万元。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在校学生8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职高在校学生数人、初中在校学生人、小学在校学生人。幼儿园达到所。全年普通中学共输送本、专科生人。

年末全县共有科技机构2家,获县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专利申报数件,专利授权数件,成果转化68项,地方财*的科学技术支出4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万元,同比增长22.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公共文化场馆8个,其中: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2个以及石山书院、文昌阁、湘赣攸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乡镇文化站17个,农家书屋个,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74.5万平方米。全县共有单项体育协会18个、体育指导站(点)32个、体育健身会所施面积达91.8万平方米。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个,实有床位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为5.19张,卫生技术人员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3‰,孕产妇死亡率为0.0‰,“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1.8%,计划生育率95.6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4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为850人。其中:女性人,男性人。人口出生率12.06‰,死亡率5.67‰,自然增长率为6.3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0.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7万人,农村人口30.8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为56.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同比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4元,同比增长8.2%;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元,同比增长8.0%。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元,其中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为2元,占消费总支出的16.5%。全年全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95.1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29.1%。

年末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5.55%。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为%。

全年共救助城镇低保对象户、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4.3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91户、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4万元。全县共有五保对象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人、分散供养对象人。发放分散五保供养金.1万元,下拨集中五保供养金.8万元。全年共资助困难学生人,发放救助金.35万元;扶助独生子女伤残对象人,发放资金元;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对象人,发放资金0400元。

全县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人。

十一、环境保护、社会综合治理

县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3%,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5%,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河流进出境断面水质和县城区噪声环境均达到划定功能区标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为%,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为4.2%,森林资源覆盖率0.15%,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2%。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4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油茶籽产量8千吨,森林覆盖率达57.89%,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全县全社会用电总量8.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其中工业用电量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9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43.69万吨标准煤。其中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63.2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4.9%。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增长43.7%,单位GDP能耗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9.44%。

全年审结刑事案件件,民商事案件件。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报警数起,死亡12人。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人。全年未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攸县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林业局;水利建设数据来自水利局,农业机械数据来自农机局;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等数据来自农业局;旅游数据来自商旅粮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财*数据来自财*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攸县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县内各保险机构;电信数据来自县内电信机构;医疗卫生数据和计生数据来自卫计局;科技数据来自经科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文化和体育数据来自文广新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审结案件数据来自攸县人民法院;居民生活数据来自农调队,福利救济、(村)居委会数据来自民*局;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环保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监局;其他数据来自统计局。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湖南省统计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府统计机构发布统计公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方言

攸县话

属于赣语中的吉茶片区,也就是吉安市属下的县和湖南的攸县、茶陵县。攸县话与普通话唱反调,普通话说那里很热闹,攸县人说,那里很闹热;普通话说,我心里喜欢,攸县人说,我心里欢喜;普通话说,天下毛雨,攸县人说,天下雨毛;普通话说,衣衫,攸县人说,衫衣。

攸县话表达的意思准确,细腻。例如:说某个地方不卫生。普通话通常是用脏,不卫生,不干净这类干巴巴的词汇。攸县话就不同。如果对小孩说,往往用“耳稀个”,如果不卫生的地方不大,用“夹无个”,大面积地方不卫生,用“奥驺个”,“死邋遢个”,如果脏得让人心里难受,攸县话用“生孽个”来形容。当然,这些语言,只有攸县人能听懂。攸县人还喜欢在有的词前面再加一个字,使它更富有表现力。比如:“焦干个”,“稀瘦个”,“来胖个”,“蛇苦个”等等。前面这个字,更强调后面这个字,使其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攸县话的词汇相当丰富,而有些词只有攸县人用。

客家语

在湘赣边界的攸县东乡山区分布有客家人。内部交流用客家语,对外则操攸县方言。攸县是湖南省七个客家人较多的县份之一。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攸县鸾山镇、柏市镇、*丰桥镇等三个乡镇,人数逾万。鸾山的南源、桃源、殷家坊、东冲、漕联、七里、三联等8个村20个组,就有曾、吴、梁、邱、张、李、翁、温、程、赖、高、刘、胡、钟、*等姓氏客家人,人数在~人左右。

教育事业

年全县共有公立教育机构和学校所,其中小学(教学点)所,乡镇初中2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县属普通高中4所(完全高中3所),职校和特校1所,幼儿园1所;在职在编公办教职工人。共有民办教育机构和学校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全日制小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培训类学校17所,幼儿园所,从业人员人。

年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人,其中初中人,高中人,小学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

年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学生-学年助学金万元,中职学生助学金.02万元。

攸县第一中学攸县第二中学攸县第三中学攸县第四中学攸县震林中学株洲健坤外国语学校株洲长鸿实验学校攸县明阳学校株洲市生物工程中专攸县文化路小学攸县东北街小学攸县交通路小学攸县工业路小学攸县中街小学旅游景点

攸县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誉。尤其是酒埠江风景区,集山湖、溶洞、地热资源于一体,已被认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景观奇特多样,有酒仙湖、百丈瀑、温泉等水体景观,古银杏树、红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观,攸西松山观,宝宁寺、洪秀全纪念馆、红*兵工厂等人文景观,已探明多个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区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长达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中国已发现最长的地下河之一。

桃花谷

是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里的自然生态谷和酒埠

江地质公国内的古河道,全长余米。谷内环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飞瀑、乱石穿孔,各种奇禽异兽,珍稀植物、名贵药材随处可见。春天,樱桃、杜鹃漫山红遍:秋天,猕猴桃、野萄葡挂满山沟。天然谷中,有山里人家、迎客石、双流击石、落玉流翠、五叠泉、双石门等主要景点。

白龙洞

白龙洞地处株洲市攸县漕泊乡境内,为天然碳酸盐溶洞,长7公里,洞内景色奇秀,其发现时间不过数年,但知名度越来越大,有“奇比张家界*龙洞,秀超桂林芦笛岩”的美誉。白龙洞在湖南百强景点评选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酒埠江镇的东南部,为国家级大Ⅱ型水库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它始建于年,年合闸蓄水、湖区集水面积为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3亿立方米,平均宽度为米,最大宽度为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为24公里。

宝宁寺

千年古刹宝宁寺坐落在攸县酒埠江风景区酒仙湖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丰桥镇乌

攸县攸县仙人桥风景

井村。宝宁寺创建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

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一代佛学泰斗吴立民评价宝宁寺为“国宝”。

阳升观

阳升观,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于县域东南25公里之莲塘坳乡,地处司空山群峰环绕之中。始建立唐天宝七年(年)。前濒南水,后靠三清峰,画屏峰呈于前,狮子峰、凤凰峰附于左右。山门有一楹联道:“唐宋敕建以来名山不朽;庆光重修而后福地长留”,此联概括了该观的历史。观前一公里处的老炉峰下建有阳升观电站,米长的管道,级石阶直上峰巅,犹如长龙上天。

桃源谷

攸县桃源谷风景

桃源谷是攸县酒埠江风景区的自然生态谷,是酒埠江地质公园的古河道,全长余米。谷内环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澄、碧潭飞瀑、乱石穿孔。山上奇禽异兽,珍稀植物,名贵药材处处可见。春天樱桃、杜鹃漫山红遍;秋季猕猴桃、野葡萄挂满山沟,人处其景心旷神怡,是一个天然氧吧、健康旅游的圣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全县的内外贸易。全县与海内外的贸易交流往来十分活跃,可谓商贾云集、货畅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场”之一、湘东市场之首的皇图岭农贸市场吸引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生意人。商城,成为湘东地区又一处火爆的商业中心

灵龟寺

据《攸县志》同治版记载,灵龟寺始建于明末,位于城东米水河畔灵龟峰之巅,邑绅刘伯相建“元帝祠”于峰顶,县丞余有为建“如斯亭”于山腰。后有县衙牢吏张镗在峰麓出家将祠名改为“张镗庵”。明教谕杨世桂改“张镗庵”为灵龟寺

灵龟寺位于攸县城东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势一峰独秀,如龟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称。峰顶一寺,名灵龟寺,钟鼓常鸣,香烟缕缕,奇峰古刹,巍然屹立。岗环水绕,气象万千。

马鞍山

马鞍山位于今攸县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古阴山县的位置就是现在阴山港这个地方,居洣水北岸,在浊江汇入洣水处。当时的阴山县管辖包括今攸县西北部分地区及今株洲、湘潭、衡山、安仁等部分地方。阴山港南面至今仍有大量汉墓群露出表面。
  凌云塔

位于县城西10公里之鸭塘铺乡阴山港村马鞍山上,地处攸县、衡东两县交界处。据《攸县志》同治版及碑刻记载:该塔始建于清嘉庆丙子年()。它是洣水四塔最晚的一座,然又是最大的一座,形制相似于上塔和下塔。但在艺术装饰上是颇有匠心。塔高29.3米,塔基边长4.6米,占地面积为平方米。该塔八方七层,第一层以下为红条石砌成,第二层以上为青砖结构。第一层门楣额上书有祁阳石横式草体“凌云”2字,左边是竖书“嘉庆丙子”,右边相应为“合邑公建”,下镶青石质“二龙戏珠”浮雕画、阶梯右旋可达七层。年,凌云塔被评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

香干特产

著名湖南主持人汪涵先生曾经在《有味》一书中曾这样的评价攸县的香干:“攸县小吃神州俏,香干血鸭剁辣椒”,在攸县小吃中居于首位的攸县香干,一直深受推崇。据《攸县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攸县香干就小有名气了,攸县城乡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皇图岭的香干,东乡的原坛酒,新市的麻鸭,网岭的麻饼糖,尝过之后永不忘。”

攸县香干之所以出名,原因有二:攸县的水质好,极少污染;攸县香干的加工工艺讲究。做香干用水最重要,攸河上游的酒埠江,汇入了漕泊禹王洞的天然矿泉水、皮佳洞过滤的阴河水和柏市的温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水质。”

麻鸭

攸县麻鸭产于湖南省攸县境内的米水和沙河流域一带,以网岭、鸭塘浦、丫江桥、大同桥、新市、高和、石羊塘等地为中心产区。曾远销广东、贵州、湖北、江西等省。攸县麻鸭是湖南著名的蛋鸭型地方品种。攸县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的优点,是一个适应于稻田放牧饲养的蛋鸭品种。

地方荣誉全国绿化模范县湖南省县域经济十强

湖南省文明县城

中国金融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县湖南省卫生县城湖南省年度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年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年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名县国家园林县城著名人物

彭天益(?-?):号司空山人,北宋哲宗元祐进士,历任武骑尉、太学博士、湖广提举,撰有《重修阳升观三奇碑记》。

蔡槐庭:明嘉靖丁己年(7年)二月初五出生在湖南省攸县渌田镇的一个科举世家,万历庚辰(0)进士,癸末(3)殿试名列二甲。他是渌田蔡民第九世孙。历任嘉兴知府,户部郎中等,官至太仆寺卿(从三品)。

洪云蒸(0-):明代名臣,字化卿,号紫云,攸县漕泊人,万历庚戌科进士,追赐为都察院御史。

龙湛霖(-):字芝生,清湖南省攸县人。清同治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云南乡试正考官,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左中允,后累迁至侍读学士。

胡庶华(-):攸县城关人,著名教育家、冶金专家,曾任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

文荣林(-):攸县城关人,先后任国民革命*第四师十二团团长,七十九师上校副官长。抗战期间,任二十八师少将副师长,后调广东防空训练班任少将教育长。

张德粹(-):攸县东乡田村人,农业经济学家、农业教育家,我国农业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谭震林(-):攸县城关人,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陈逵(-):曾用名陈弼猷,攸县柏市樟井冲人。《毛泽东选集》编译委员会委员,致力将中国古代名诗词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开创出汉诗英译的新天地。

丁德隆(-):字冠洲,又名若望,攸县高枧人。率部参加上海保卫战、兰封战役和武汉会战。国民革命*中将,第37集团*总司令。晚年退役弃*,潜心研习道、佛、儒、耶各教之哲理,擅长篆、隶、楷、草各体书法,并有绘画技能,曾在台北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在著作方面有《大同大道》、《易经原理》、《心物一元观》、《道性真理》、《天人合一》、《自然循环定律》等著述付梓。

唐有章(-):攸县新市人,参加广州起义。曾先后担任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副院长、农机部外事局局长、农业机械部顾问。

刘克(-):原名刘相尧,攸县市上坪镇市坪村人。年8月授予少将*衔,曾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工程部部长、铁道兵副司令员兼科研部部长。

萧友明(-):原名谢华生,攸县*丰桥镇广寒寨村人。少将*衔,曾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原副部长,是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颜德明(-):湖南攸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被授予少将*衔。是第五届全国*协委员。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曾任广州*区装甲兵*委,*长,广州*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

罗吉庭(-):攸县大同桥镇观东村人,核物理学家、研究生导师。少将*衔。曾任陕西省*协委员,湖大校友委员,中国计算物理学会会员、蒙特卡罗专业会委员、计算物理西北分会理事、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报”编委,“陕西物理”编委、“科学与工程计算丛书”编委、中国国际出版社顾问兼编委等职。

陈旭榜(-):攸县鸭塘铺乡奥林村人,少将*衔。曾任宁夏*区*治部主任、宁夏*区*委常委,当选为宁夏自治区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周玉书(-):湖南攸县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九届全国*协常委。年9月被授予少将*衔,年1月改为武警少将警衔。年7月晋升为武警中将警衔,年12月改为中将*衔。

苏纪兰(1-):湖南攸县人,物理海洋学家,被誉为“海洋之子”。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开云(-):艺名阿云,著名中国花鸟画家,湖南攸县人。曾任湖南美术馆、湖南国画馆馆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国画家理事,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国画馆顾问,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肖旭初(-):少将*衔,曾任广西*区*治委员、司令员,海南*区司令员。

刘远节(-):攸县桃水镇睦塘村人,曾用名刘春华。曾任广东省*区*委,少将*衔。

谭冬生(-):湖南攸县莲塘坳乡春龙村人,原广州*区副司令员,中将*衔。

谢秋云(1-):湖南攸县人,湖北省*区副*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少将,书画家,诗人。

彭新国(-):湖南攸县人,少将*衔。曾任南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区参谋长。

刘鼎新(-):湖南攸县人,现任海南省委常委、省*区*治委员。

傅剑仁(-):湖南攸县人,笔名易卯,河北省*法委员会常务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黎明启程》等。

蔡仪(-):原名蔡南冠,湖南攸县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编高等学校教材《文学概论》和《美学原理》,主编《美学论丛》、《美学评林》等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多有阐述。

欧阳一叶,原名欧阳盛,字飞红,号一叶。年12月初4(.1.11)出生湖南株洲,祖籍江西吉安,2-3岁父母与亲兄弟早逝,后辍学在外打工7年身无分文返乡互联网创业白手起家。吉林大学文学院青年作家进修班毕业学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株洲市作家协会会员,篇海文学网创办人,《篇海文学》《一纸年华》《好看故事》电刊总编,全球华语一叶文学奖主办人,世界华语篇海文学奖主办人,海阅文化传媒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华惊奇先生》出品人、制片人、导演、编剧、主角等兼达16个重要职务。中国第位遗体捐献登记者。

颜书劲(-):湖南攸县高枧双江口人,字清和,年考入*埔*校(也叫南京中央*校)第八期通讯科学习。后历任交通警察局郑州支台台长,广州区台台长,国民革命*少将*衔,台湾*埔*校通信科教官。

贺东生(—):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年9月27日被授予少将*衔,并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的八大、九大。年8月27日病逝于湖南长沙,终年87岁。

谭震林

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

陈健民(年-年):佛教瑜伽士。曾参学三十七位师傅,留学康藏五年,在印度闭关二十五年,并曾在岩洞、坟场闭长期关。一九七二年赴美国弘法。中、英文著作百余种,作品集为《曲肱斋全集》。故居位于攸县城关镇西街。

引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