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衡阳交通经济广播推出主题策划——《传承》。讲述“两代人”在同一职业岗位上的奋斗故事,反映社会变迁,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第一篇来看看南岳景区两代售票人的故事。
每年的农历八月是南岳旅游旺季,众多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南岳大庙的售票室里,旷艳正在忙碌着,不停地将票务信息投放到电子公告牌上,方便游客参考。旷艳,年进入南岳区财*局进山门票组,现任南岳门票处大庙所所长。她一家人都在南岳景区工作,母亲也是一名景区售票员,从小耳濡目染,受母亲影响,打小就喜欢这份工作。
“旷艳: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每天看到母亲都特别忙,回到家非常疲惫但很开心,我就纳闷,我就跟着妈妈去单位玩,发现她给游客带来很多便捷和快乐,受到很多人的尊敬,这个工作就慢慢感染到我了。”
旷艳的母亲名叫梁香云,今年78岁,是年成立的南岳区财*局进山门票组首批检票员。上世纪80年代初,南岳衡山正式对外开放,当时来南岳的游客不多,工作人员就在胜利坊下搭了一个绿色铁皮屋进行售票,这也成为了南岳景区第一个售票处。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老人对当时工作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梁香云说:当时只有买票的有个棚子,检票的地方都没有棚子,如果碰到下雨天就要撑起一把伞,休息就只能躺在马路边上。当时晚上一个班,白天一个班,晚上到12点。游客检票时,我们这里有个栏杆,就这么宽,打开,检了票他就过去了。”
进入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旅游的热情被释放,进山的游客每年都在增长,售票点也由一个增加到多个。
“梁香云:她来的时候比我们那时候环境好多了,至少有一个地方可以休息了。后来游客越来越多,售票点也在增加。”
年,南岳中心景区开始建设索道,南岳成为了全国最早一批使用索道的景区。这时刚工作2年的旷艳,还处于学习摸索中,母亲却在这一年选择提前退休,看着母亲最后一天上班离开售票室的背影,旷艳明白,往后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旷艳:我记得刚参加工作,妈妈总对我说,你是一名工作人员,你代表的不只是个人的形象,你代表的是南岳的窗口形象,而且作为年轻人你要多学习,你要更好地为客人服务。”
这一干就是近20年。年10月份,集游客集散、候车休憩、参观展览、数字监控、门票发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南岳衡山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对外营运。南岳衡山在全国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前来旅游和祈福的游客络绎不绝。旷艳说,游客多了工作量就越来越大,但作为一个南岳人,看着家乡如此受人们喜爱,虽然平时很累,但心里非常欣慰。
“旷艳:旺季包括春节,想跟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或者说晚上陪家人和小孩看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奢求的,的确是没有办法,因为我们要更好为游客服好务。”
如今,每年来南岳的游客人数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十几万人增加到去年的万人,旅游收入增长到亿元。售票点也逐渐扩展至今天的全域旅游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康家垅、广济寺等9个门票所。门票样式也从最开始简单印刷到如今越来越精美。游客彭爱菊手里就收藏着南岳景区不同时期的各种纸质门票。
“彭爱菊:从那个票上可以反映南岳几十年的变化很大的。从第一张票2毛钱,到如今一张票元。你看南岳大庙第一张门票,是很简单的,现在不光是门票越来越漂亮,南岳的景区也是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进入新时代,历史悠久的南岳景区也开始拥抱现代科技,“智慧景区”加快建设,自动售票机、手机支付、网络售票服务先后投入使用。旷艳和其他售票员也从售票的岗位上来到游客身边,协助他们使用更为先进的自动售票机。售票员们工作内容的变化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大发展、大变化。
“旷艳:条件比我们母亲那一代肯定好很多,那时候都是手工买票、手工撕票。现在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减轻很多。像电子售票机,简单教一下客人怎么操作,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END
◆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
◆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
?记者
王方柱?编辑
颜灵芝*海波?二审
段永芳刘拓?三审
唐西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