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家喻户晓。家门不入,津津乐道。
尧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诸侯推荐了鲧。结果,鲧九年治水无成。
舜即帝位后,派禹治水,结果怎么样呢?《尚书·虞夏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文字较长,又夹有古地名,就不全引,也不全译了。
总之,小河入大河,大河入大海。东到渤、*、东海,南到南海,西到沙漠,北到今天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嘎顺诺湖和苏古诺尔湖一带。像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长江、*河、淮河、怒江、汉水,等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等,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
在解决了水患之后,他根据水土分布和山势走向,将天下重新分为九州。《尚书·虞夏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也就是说,之前,舜首次是将天下划为十二州的。我想,可能禹的划分更实际些吧。因为他是用手刨、用脚丈量的,更便于人们居住和部落管理。
禹分九州如下:
1、冀州。今山西、河北两省西部和北部地区,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地区。《禹贡》提到了今山西吉县南部的壶口山、今山西霍州市东部的太岳山、今太原一带,今河南武陟县、沁阳市一带,今河北邢台的巨鹿县、石家庄的正定县、保定的曲阳县一带,今河北秦皇岛抚宁区和昌黎县交界的碣石山。此外,还提到了今陕西韩城西部的梁山。
2、兖州。发源于今河南济源市的济水与*海这一带之间为兖州。禹疏通了*河下游的九条河道,在今山东荷泽东北治理过雷夏泽,澭河、沮河(今已不存在)流入此泽。西部与冀州交界,东(南)部分别与青州和豫州交界。大致包括今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东北部地区。
3、青州。渤海、*海部分沿岸至泰山这一带为青州。南部与徐州、西南部与豫州、西北部与兖州接壤。如潍水、淄水、汶水在此域。
4、徐州。东到*海,南到淮河,西接豫州,北至泰山,大致包括今山东东南部和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地区。如淮河、沂水流经此域,今山东蒙县、巨野县、东平县、泗水县,今江苏赣榆县、邳县的沂水、蒙山、羽山、巨野泽、峄山、泗水在此域。
5、扬州。淮河与*海之间为扬州,东到东海,西接荆州,北到淮河以南地区。如今江西鄱阳湖、江苏浙江的太湖在此域。
6、荆州。今湖北南襄阳漳县的(南)荆山到今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的衡山之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河南贵州一带。长江、汉水流入大海,众多长江支流汇入洞庭湖。
7、豫州。(南)荆山和*河之间是豫州,包括今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和安徽北部地区。发源于今河南卢氏的伊水、今河南省孟津的瀍水、今河南渑池的涧水汇入洛水(源于今陕西洛南)流入*河。今河南省荥阳的荥波泽(已不存)、今河南商丘的孟诸泽(已不存)也都得到了治理。
8、梁州。华山之南到西部怒江之间为梁州,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及以南一些地区。岷山、今陕西宁强的嶓冢山、峨嵋山、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的西倾山、大渡河、白龙江、沔水在此域。
9、雍州。黑水到*河上游南北流向这一带为雍州,包括今陕西中部北部、青海东南部和宁夏一带地区。弱水、源于今甘肃平凉的泾水、洛水、源于今陕西户县的沣水、(北)今陕西富平的(北)荆山、今陕西岐山县的岐山、今甘肃渭源的鸟鼠山、三危山、今青海西宁市西南的积石山和析支山、今陕西朝韩城的龙门山、渠搜山在此域。
光看这些山名、水名、湖名,就够头晕的了。十三年啊!洪荒时代,禹用尽了洪荒之力治水。你说,他有时间过家门而入吗?
自此,九州成了中国的别名,可见其影响之大。
禹划分了九洲,他的儿子启命九洲牧铸造了九州鼎,将九州各自的山水形势图刻在鼎身,每一个鼎象征着一州,九鼎象征着天下,所以后来有了“问鼎天下”这个词。
附带说个故事。历史上,秦有位武王,有一次到了洛阳,见到了刻着“雍”字的鼎,说,这是雍州鼎,是秦人的鼎,我当带回咸阳去(注:秦地属雍州)。
结果呢?秦武王举鼎,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