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元化先生百年诞辰有学问的思想家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王元化(年11月30日-年5月9日)

本文来源:學人Scholar(ID:isixiang),作者谢志浩

一、智慧是痛苦的

《九十年代日记》出版以前,笔者就存有探索王元化内心世界的强烈愿望,遗憾的是一直未能如愿。多年以来,王元化在我眼中是一个混合的多面体——一位为周扬所赏识的“胡风分子”,《文心雕龙》研究权威,戏剧理论家(京剧、莎士比亚),身份和于光远、李锐、胡绩伟、李慎之相似的老干部。这是一个未能圆融的多面体,——年的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居然还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用句不恭的话,王元化先生是个“多角兽”,未免唐突了先生,但确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位上海文化的“大护法”,周围有一批“学术理念”未见纯正的青年学人,这让我觉得王元化先生识人的眼光未必高明。为庆贺王元化先生80诞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钱谷融先生在《文汇报》发表长文《谈王元化》,后收入《散淡人生》(上海教育出版社年3月版)。钱先生对王元化的看法极其有趣,他认为王元化既英锐又沉潜,既激烈又雍容,据说王元化先生对此论并不否认。复旦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郭绍虞先生评朱自清“不英锐而沉潜、不激烈而雍容”,信然。“英锐而激烈”使王元化保持一股可贵的思想热忱;“沉潜和雍容”又使王元化拥有学者的理性和从容。笔者注意到,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界保持“英锐和激烈”之气的尽管少,还是有人在。老干部中的反思者多有此气,李锐、李慎之、胡绩伟诸人无一不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锐、李慎之较王元化有过之。持有“沉潜而雍容”之气的多是一些学术根基较强的老学者,张岱年、季羡林、费孝通、林庚先生莫不如此。但是“英锐和激烈”者多欠缺“沉潜和雍容”之气;“沉潜和雍容”者往往不“英锐而激烈”。“既激烈又雍容,既英锐又沉潜”者,非王元化莫属。王元化身上的“沉潜和雍容”之气使他和有反思精神的老干部有别,“英锐而激烈”之气使他和老学者不同。既是老干部又是老学者,不全是老干部也不全是老学者;既有老干部所不拥有的学问,又有老学者所不拥有的思想,这才是真实的王元化。王元化先生90年代的追求是做有思想的学问家,做有学问的思想家。他的理念是打通学问和思想,印证生命和信仰。王元化90年代之所以赢得海内外知识界的赞誉在此,不断引起争议和误解亦在此。笔者研究当代学术史,深感当代事,亦成史。90年代的学术界有四位文化老人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