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优质企业投资选址服务
目录
1、烟台,加油!
2、烟台,新时代、新征程、新期待!一批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全面发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总投资亿元的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提前建成投产,烟台高端化工产业将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3、“十四五”开局,烟台GDP增速如何定?
4、融!烟台唱出一体大市区“合声”
5、烟台市*协委员高秀岩: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孵化平台助力烟台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6、商业综合体迎建设小高潮成为烟台中心城区新亮点
7、张宁:争创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提高烟台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8、孙春萌:打造新动能创投产业园
9、董凤立:打造烟台制鞋业新高地
烟台,加油!
烟海君烟海云台今天
回望走过的路,久久激荡在心怀的,总是那些穿越风雨、激流勇进的岁月。
注定载入史册,不仅仅是因为病*肆虐,而是疫情下勇毅前行、共克时艰的我们。
随着山东各地和全国各大城市年经济数据陆续发布,烟台在全省全国的位置逐渐明晰。
看省内,烟台占山东GDP的比重达到10.7%,较“十二五”末提高了0.5个百分点,城市首位度再提升,和青岛、济南携手领跑山东;比全国,烟台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25强,位居地级市第7位,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承担着率先突破、领先发展的重任。这份成绩单,乃实至名归。
冬去春归。正在举行的烟台两会,正全新擘画烟台未来五年,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奋斗目标及路径。始终敢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烟台,又将如何塑造这座城市新的荣耀,值得期待。
加油,烟台!
01
都在同一赛道,就看谁更拼了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年全国各地都蛮拼的,烟台干得怎么样,外界很
专刊记者刘杭慧
新年伊始,芝罘湾广场对外开放首栋建筑,烟台商业综合体又迎来新一轮建设小高潮。商业综合体项目,带着都市繁华的烙印,成为烟台中心城区的新亮点。芝罘湾广场项目于年3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年3月底完成外墙施工,全部项目工程将在6月底完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烟台七区有9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建中。
成熟综合体多集中在芝罘区、开发区、莱山区
自年以来,落户烟台的各大城市综合体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不仅有一线品牌万达、华润、中粮、龙湖,本土企业的天马中心、万象城、新天地广场、三站广场等也势头强劲。目前,烟台的城市综合体多集中于芝罘区、开发区、莱山区。
芝罘区现在已有城市综合体主要有振华商圈、中粮大悦城()、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三站广场、毅德商贸城、现代国际新城。目前,大悦城、万达广场、振华商圈这三个城市综合体带动了“新芝罘”的强势崛起,也在烟台的老商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家住芝罘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年,在芝罘区只能逛逛振华,逛完还得溜达出来找吃的,现在的商场里除了逛街,吃饭,看电影,也有孩子们的游乐场和书店,实在太方便了。”
开发区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商圈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衡山路新商圈强势崛起,老商圈依然坚挺,新生力量的加入也在不断重新划分开发区商业版图。长江路沿线的天马中心广场、星颐广场、富饶中心、业达科技园、衡山路沿线的衡悦广场、万行中心、证大大拇指广场、正海广场等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日渐成熟。综合体的崛起,将带动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形成了长江路、衡山路两大商圈,直接叫板芝罘区的海港路、南大街商圈,构筑西部商业中心。
作为发展势头迅猛的莱山区商业综合体,实力也不可小觑,祥隆万象城、华润中心各据一方,佳世客、宝龙城市广场、胶东文化广场也促使迎春大街不断扩容,迎春大街已形成一个非常繁华,集商业、服务业、商务、金融等各种业态为一体的大商圈。“我就住在烟大商圈附近,很多人可能觉得比较吵,相反我觉得很热闹,很方便。”家住莱山区的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对靠近商业综合体的房子情有独钟,“我还让朋友也在我们小区买了一套。”
*协委员张宁:争创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提高烟台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02-:18:02 来源: 作者:于飞
*协委员张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于飞烟台报道
2月19日上午,烟台市*协委员张宁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烟台市应该尽快创建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推动烟台市乃至山东省微纳产业做大做强、走在前列,实现制造业的整体升级和融合发展。
张宁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效显著。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高、高精尖核心技术不多等创新短板。”张宁表示,通过发展微纳制造产业,建设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将有助于烟台市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加快新旧动能换转步伐,为制造业强市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动力。
张宁认为,当前烟台市争创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已具备先发优势。年11月,由明石创新(烟台)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建设的“山东省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功入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此前年9月,由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50余家“*产学研金服用”各要素单位,建设的“山东省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落户烟台市,系全省首批启动建设的5家省级创新共同体之一。以上两大省级创新平台,为烟台市在“十四五”期间承担微纳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创造了先决条件。
张宁表示,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是面向全球、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创新中心如果顺利落户烟台市,将在汇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促进成果应用、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重大示范作用,有助于烟台市在全国乃至全球抢占微纳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同时,依托新型运营模式,将衍生孵化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新型科创平台,提高烟台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如何推进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张宁认为应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壁垒,整合重组各类创新资源和主体,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能够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
同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其技术、人才、设备、设施等优势,争取在烟台市优先布局基础研究基地,带动微纳制造等学科和相关产业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合作基础,加大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微纳制造领域知名高校的对接沟通,推动签订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合作协议,再引进一批微纳制造领域人才、平台、项目等资源,不断提升烟台市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协委员孙春萌:打造新动能创投产业园
来源:水母网记者金海善
?
水母网2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金海善摄影报道)“我将提交‘打造新动能创投产业园’相关提案,建议烟台在‘十四五’期间将支持发展创投产业,聚合人才创业创新平台要素,培育新动能,提升绿色经济占比,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昨天晚上,山东嘉华盛裕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春萌委员向记者表示。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作为商品交易重要场所的专业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专业市场新项目的激进开发,同质化竞争趋于严重,再加上电子商务对实体市场的冲击以及物流高速发展对原有商品流通渠道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传统老市场的经营每况愈下,亟待探索转型升级之道。孙春萌说,“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市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开启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发展壮大创投行业,建设创投产业园,培育新动能,对烟台打造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很有必要。”
何为新动能创投产业园?孙春萌向记者介绍说,新动能创投产业园是以“产业+科技+资本”为思路,遵循“产业为依托,科技助提升,资本做加速”的具体思路,规划建设风投集聚区、科技及时尚产业集聚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吸引创投机构入驻,赋能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本土龙头企业,汇聚资本、人才、理念等元素,注入‘金融活水’,培育新动能,提升三产比重,改良经济结构,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的创投产业园。”孙春萌说道。
新动能创投产业园怎样实现快速集聚科创类、金融类等企业,打造高质量绿色生态经济体?“创投行业看似是金融行业,实际它还是优质项目的孵化器。”孙春萌解释说。
烟台是科创重镇,近年来,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科创工作,集聚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为高质量发展谋好新篇、做好布局。“目前,不少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因缺少研发人才、资金,成为核心技术转化为成果投产的最大障碍。”孙春萌表示,依托创投产业园的人才、资金等资源平台,可将品质项目进行注资、转化,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突破式成长的“最后一公里”。
烟台是工业大市,制造业发达,产业基础好。但是,由于起步早,不少龙头企业面临着转型难、管理乱的弊病。“一方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要求,一方面是人才短缺、管理体系落后的顽疾。依托创投产业园,可助力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改造,打通上市最后环节,提升龙头企业发展高质量。”孙春萌分析说,建议烟台在“十四五”期间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功能提升改造,着力发展科创类、金融类、企业总部经济、产业集群等,构筑丰富的新经济产业链,为高科技工作者、高端金融人才等各类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创业、创新、创富平台和生态优良、配套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逐步建成“配套完备、功能明晰、梯度发展”的新型园林式产业园区,形成产业聚集、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依托“鲜美烟台”的生态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积极打造新经济产业园,加快培育财税收入新的增长点,打造高质量绿色生态经济体。
董凤立:打造烟台制鞋业新高地
盖鹏-02-:49:04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盖鹏摄影报道)“本次两会,我带来了‘关于大力推进烟台市制鞋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提案,建议烟台在‘十四五’期间,把制鞋业转型升级列入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中。”19日上午,山东恩来得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凤立委员接受采访时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鞋业迎来了巨大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类制造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出口国。从广州、东莞、温州、重庆、泉州等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些特色制鞋区域民营经济都发展较好,且地方经济具有较强的活力。
“近年来,我市工业实现了较大发展,工业产值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位次,但我市工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制鞋业发展落后,对地方经济、就业和税收的贡献微乎其微。”董凤立介绍,烟台且不说和广州、东莞、泉州等南方制鞋业发达城市相比,就连和威海、青岛等周边城市相比也差距甚远。青岛双星、孚德、亨达,威海金猴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而烟台制鞋业发展几乎为空白。作为本土制鞋企业,恩来得公司虽然拥有多项专利,在业内颇具实力,但受整体鞋业发展环境的影响,也只能选择注册地在烟台,工厂全部在广州、温州等地,既不能解决烟台当地劳动力就业,也无法完成相应税收,颇为遗憾。
作为深耕制鞋领域多年的专家,董凤立对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了如指掌。据他介绍,经过二十多年粗放式发展,我国制鞋行业进入调整期,产品的同质化、价格的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小企业倒闭。如何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生存环境,把握好市场发展机遇,是鞋类行业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烟台的制鞋业和全国相比,形势更加严峻,制鞋企业就寥寥无几,对拉动就业、推动地方经济贡献微乎其微,一些企业由于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纷纷倒闭,境况更加惨淡。
“鞋的生产制造涉及到纺织、皮革、化工以及鞋材加工、制鞋设备制造等关联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行业。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引导、扶持、招商等多种方式,加强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在拉动更多就业的同时,为打造烟台经济新的增长点贡献力量。”在董凤立看来,目前亟需靠科技、靠鞋类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振兴烟台制鞋业,拉动就业,增加地方经济,改变鞋类行业“同质化”的局面。希望*府出台相关支持*策,对拥有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专利技术产品的鞋类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扶持优秀成长型企业,打造烟台制鞋业新高地。
烟台市重点招商领域:
世界强、中国强、民营强、行业龙头、独角兽等投资项目;
现代服务业;
智能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技术;
现代海洋经济;
高端化工新材料;
医养健康;
高效农业;
其他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