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随着休闲习惯的改变与审美需求的提高,如今申城的书店呈现出越办越美的趋势,在功能性上也有新的开拓。今晚21:30,东方卫视中心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读书》邀你一起领略上海最美书店的魅力。
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
实体书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体书店行业回暖。书店在回归城市中心商圈的同时覆盖副中心地带,更有效地服务了更多读者人群。在书籍的密林里,上海市民的阅读热情得到充分地释放。
新型实体书店突显“融合”特质
在全社会推进文明建设、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进程中,实体书店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
近年来品牌实体书店纷纷开设新店,年就有20多家新书店亮相申城。其中,大隐书局年内新开3家门店,并预计年再增2家,言几又书店年新增6家门店,西西弗书店两年上海布局4家门店。
言几又书店
徐炯认为,在近两年的转型发展当中,实体书店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只卖书的场所。它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有的书店与美术馆结合在一起,有的与文创产品的推广展示结合在一起,还有些书店与手工制作结合在一起。他觉得,现在的书店越来越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
建投书局
新型实体书店突显“融合”特质,“书店+”模式成为特色发展的主基调。继书店+阅读、+咖啡、+休闲、+美学、+亲子教育等领域的多元业态拓展之后,“书店+”的内涵和体现不断被丰富和创新。大隐书局、钟书阁、言几又、建投书局、衡山和集等一大批形态多样、功能多元的“网红”书店应运而生,以最美书店之名承载了当代读者多元的文化需求。
衡山和集
集“中国风格”大隐于市
大隐书局年诞生于上海,2年间开办了武康大楼店、巴黎春天店、创智天地店、大隐精舍、思源书廊五家直营书店。
大隐书局创始人刘*
大隐书局不仅为读者提供开放式阅读图书10万多种,且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余场,成为上海本土发展最快的书店品牌。
大隐书局巴黎春天店教授手工艺课
刘*介绍,书店的名字叫大隐于市。年,在第一家店武康大楼店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他们把中国的图书茶室、古琴香道以及那些带有典型中国文化符号的内容在这里做了一个集合。因为这独树一帜的中国风格,书店成为了“网红”店。
大隐精舍活动
大隐书局每家门店风格各异。其中年1月6日刚刚开张的创智天地店创新地将“大音坊”引入书店,朗读亭为读者在书店大声诵读提供了便利,而录音棚更是将有声读物的录制、mv制作等呈现在书店现场。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家为都市夜归人留盏灯的“深夜书房”。
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的读书活动
刘*还提到,每周六的下午三点到五点,大隐精舍有固定的评弹下午茶;在武康大楼店有24节气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巴黎春天店每周也都会有一些时尚手作的传习活动。
建立充满活力的新型实体书店
近年来,实体书店扶持发展工作一直是全国文化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上海在不断深化产业发展*策、推动书店生态良性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钟书阁创始人金浩
年底,由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须推动实体书店升级发展。可以说,上海正步入“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业态多元、充满活力的新型实体书店发展格局”的“快车道”。
泰晤士小镇钟书阁
金浩提到,新型书店得到了*府的重视和经济帮助。但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府在全民阅读的推广上也很重视。而书店生存下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民阅读是否可以真正推广起来,如果市民都喜欢阅读、愿意看书,那么书店就有希望。
泰晤士小镇钟书阁
在*策和环境的持续推动和引导下,大隐书局、钟书阁等上海实体书店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转型升级,提升经营能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整体呈现稳中求进的蓬勃生气。“书店+”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多元业态、阅读体验、特色定位、个性设计等“文化空间”元素成为新型实体书店的共性。
如今,书店已成为都市人文化生活的驿站。它们大门常开迎来送往学养与精神,遍布各处如骨髓一般为城市文化源源不断地造血,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更自信、更有力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