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引
中国近代潇湘地方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三位女杰,她们是秋瑾、唐群英、葛健豪。三人“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被誉为“潇湘三女杰”。
(本文可能会有系统随机插入广告,请谅解)
01秋瑾
秋瑾(年—年),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创办《白话报》,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
年,秋瑾归国,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年7月,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事泄。她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后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死后不久,《小说林》杂志就连续刊出了多种以秋瑾为题材的小说和戏曲。
年4月,鲁迅《呐喊·药》人物夏瑜之“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便是反映秋瑾其人。年冬,夏衍写出了第一个话剧本《自由花》,后在年代改名为《秋瑾传》。
秋瑾墓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西北麓的西泠桥头,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府向大会推荐8位中华百年女杰,秋瑾位列第一(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唐群英、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帅孟奇)。
02唐群英
唐群英(年-年),字希陶,号恭懿,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泥町人。清末民初女界领袖。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女权运动领袖、女权主义先驱、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功臣、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
投身辛亥革命,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奇功。首倡女权,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曾授勋“二等嘉禾章”。
唐群英出生于武将门第,父亲唐星照,清朝武官,官至提督,因*功而被赐予“长勇巴图鲁”称号。诰封振威将*。唐群英的母亲曹氏被诰封一品夫人。
唐群英从小既能写一手好诗文,又能骑马击剑。20岁嫁与湘乡荷叶曾国藩的堂弟曾传纲为妻。在丈夫家的日子里,有缘结识秋瑾、葛健豪,遂成知交,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秋瑾的婆家和曾家有近亲,秋瑾嫁到湘乡荷叶的王家以后,与唐群英毗邻而居,亲戚加邻居,两人来往密切,被后人誉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女儿”。
(唐群英在日本时期与秋瑾等合影)
年春,秋瑾在北京冲破封建阻力,赴日本求学。年秋,唐群英在湖南得到消息后,她应秋瑾之约,立即追随而去,东渡日本求学。年7月,她经*兴介绍而结识了孙中山。8月,华兴会与兴中会合并成立中国同盟会,她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女会员。由于唐群英比相继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何香凝大3岁,比秋瑾大6岁,所以,中国同盟会的会员都尊称她为“唐大姐”。
秋瑾就义的次年(年),唐群英回国。3次策划组织武装起义但均告失败。年秋,她归国和张汉英在上海筹组女子北伐队。武昌起义爆发后,她将*兴护送到武昌。不久,她和张汉英组织女子后援会,向各界募集钱物以支援民*。11月初,江苏、浙江组织了江浙联*进行北伐。11月下旬,江浙联*进抵南京,女子北伐队与何奇伍团奉命于玄武门进行助攻,成功攻入玄武门。此后南京光复。此役耗时近一月,既是革命*对清廷的致命一击,更堪称辛亥革命成功的奠基之战。从此女子北伐队声名大振,“双枪女将唐群英”名震一时。
年2月1日,在南京临时*府召开的庆功会上,她作为“女界协赞会”的代表,确为第一批授勋之开国功臣,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接见,被孙中山誉为“不愧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并荣获总统府“二等嘉禾勋章”,以表彰其功绩。
为了争取女权,她曾三闹参议院、掌掴宋教仁、怒斥袁世凯等。
(唐群英设计佩戴过的徽章)
唐群英领导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参*运动,使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年4月,女子参*同盟会在南京正式成立,通过了由唐群英起草的《女子参*同盟会简章》十一条*纲,以纲领形式明确作为妇女团体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吹起妇女解放运动的号角,时人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年,在湖南主*的赵恒惕推行“立宪自治”时,唐群英与王昌国、葛健豪等首倡恢复了湖南女界联合会,继续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终于使湖南省宪*委员会同意在《湖南省宪法》条文中载明了“无论男女,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十一岁以上男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受义务教育以上的各级教育权”。开创了中国宪法收录“男女平权”的先河。
唐群英故居位于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泥村,年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府向大会推荐8位中华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唐群英、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帅孟奇)。
年11月,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的电影《一代女*唐群英》在湖南衡阳首映,由田海蓉扮演唐群英。
03葛健豪
葛健豪(年-年),原名葛兰英,湖南双峰县荷叶桂林堂人。中国革命家、教育家。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和原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蔡畅的母亲。
葛兰英出生时,当地有三大望族:清代名臣曾国藩曾氏家族,“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和葛兰英娘家葛氏家族。三家彼此联姻,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在荷叶的最上层。
年,从湖南女子教员养成所毕业的葛健豪,回到永丰,出任湘乡县立第二女子简易职业学校校长。年,举家迁居长沙岳麓山下的刘家台子,其家后成为毛泽东等青年聚会的场所。年4月14日,由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发起的“新民学会”,就是在她家成立的。
葛健豪(前排左二)在法国(中右一为蔡畅)
年,年满54岁的葛健豪,和儿子、女儿一同赴法勤工俭学,是当时赴法留学人员当中年龄最大的。
年归国后,葛健豪加入湖南女界联合会,并在长沙颜子庙举办平民女校,自任校长。
葛健豪以“好学无分性别、有志不论年龄”的胸襟远见,投身女权运动,积极创办女学,哺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革命儿女。她与唐群英、王昌国等人一起恢复女界,促使《湖南省宪法》条文中载明了“男女平权”内容,也自此开创了中国宪法收录男女平等的先河。她掩护中共成立机构和传递信息,并培养了大量革命干部,其中包括中国共产*中央委员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等人。
三儿子蔡和森,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宣部第一任部长。
三儿媳向警予,中共第一位女性中央委员。
三女儿蔡畅,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第一任主席。
三女婿李富春,原中共中央*治局委员、常委,曾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
当毛泽东在得知葛健豪逝世后,提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
葛健豪虽非中共*员,却立传于《中共*史人物传》第六卷,是其中唯一的一位非*人士。
年12月,为纪念这位革命之母,双峰县人民*府在永丰镇五四村为她立碑:“蔡母葛健豪纪念碑”,碑名由陈云题写。
年10月,葛健豪家乡双峰县被全国妇联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华女杰之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