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给群众写的买猪收条(资料照片)新华社
人民解放*济南部队某部“英勇顽强岱崮连”干部战士在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资料照片)新华社
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 雄赳赳、气昂昂地 ,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新华社发(黎民摄)
在中国人民解放*建*95年的历史上,*歌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革命*人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战斗和生活。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均诞生了一些优秀的*旅歌曲。如今,回顾这些歌曲的创作过程,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充满激情的光辉战斗岁月。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发展成*歌
年9月,红二十五*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红二十七*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团,徐海东任*团长,程子华任*团*委,刘志丹任副*团长兼参谋长,*治部主任是高岗,副主任郭述申,程坦任*治部的秘书长。
10月,红十五*团在甘泉县的老山和鄜县(今富县)的榆林桥,接连打了组建以来的两个较大的胜仗,歼灭了一部分国民*的主力部队,俘虏了几千名敌*官兵,缴获了大量*需物资。当地老百姓热烈拥护红*,许多农民踊跃参加红*,一些俘虏也参加到红*队伍中来,一段时间内红*部队扩充很快,但部队的成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违犯群众纪律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就成了*团*治部刻不容缓的任务。
恰在此时,周士第、王首道率领的中央红*先遣队也到了陕北,与红十五*团会师,带来了一份《中国工农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程坦看到布告后发现,较之红二十五*唱过的纪律歌,布告内容更加全面和完整,并且更加通俗易懂。于是,他根据布告内容,参考红二十五*在鄂豫皖苏区时曾经传唱过的红*纪律歌,按照大别山地区以民间小调填写的《土地革命成功了》的韵律,连夜编写了通俗压韵的歌词。然后和红七十八师*治部宣传科科长刘华清一起,将歌词填入这支小调中,按照部队行进的节拍,共同反复修改,反复吟唱,经过郭述申审阅后,刊登在*团*治部的《红旗报》上,当时的歌名叫《红色*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这首歌发表后,由于内容重要,通俗易懂,曲调又是红二十五*战士们熟悉的,好学好记,并且还便于在部队行进中歌唱,因此很快在红二十五*以及红十五*团中传唱开来。不久,中央红*和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先后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团会师,这首歌又迅速唱遍所有红*部队,并很快唱遍了陕甘宁边区。
年11月上旬,中央红*和红十五*团在鄜县举行两*会师的庆祝大会,会上红十五*团高唱《红色*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立即引起全场注意,毛泽东、彭德怀等人都站立起来,热烈鼓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革命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策、纪律的要求,歌词有了相应的改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治部于年、年对歌词作过两次修订,曲调也略有变化。这首歌成为*营以至地方流行时间最长、流行地域最广的一首红色歌曲。
《我是一个兵》从抗日旧歌得到灵感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产生在解放战争后期。
年,四野四十六*南下至湖南衡山富塘镇做短暂休整时,传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驻地*民一片欢腾。欢乐之余,陆原和岳仑激动地说,*中文艺工作者要为新中国谱写歌曲。部队继续南下作战,陆原被任命为师文工团的文美分队长,岳仑任音乐分队长。依据解放*从松花江打到海南岛的战斗历程,两人共同完成了一首歌《人民战斗员》。但是这首歌拿到部队试唱,战士们反响并不强烈。
到了年,当 爆发时,陆原所在的师正在开展“写自己、忆过去”的业余创作活动,快板、顺口溜等如雨后春笋。陆原从中发现一首枪杆诗:“俺是个老百姓,扔下锄头来当兵……”同时有个抗日旧歌:“老百姓,老百姓,扛起枪杆就是兵……”这两首作品的开端,给了陆原创作和命题《我是一个兵》以启示。
很快,这两者在陆原心头不断磨合,忽然冒出以下四句歌词:“我是中华一个兵,来自苦难老百姓。打败了万恶的日本*子,消灭了反动的蒋匪*!”
陆原笔下的兵,是来自老百姓的人民子弟兵,陆原和岳仑两人经过推敲琢磨,写出了“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两位词作者互相提示,你一句、我一句,取长补短,反复推敲。
歌曲创作出来后,第一次在一三一七师通讯连试唱,结果非常好。战士们说:“这支歌好听、好唱、好记,一会儿就会了。”也有的说:“唱这支歌嘛,真比改善生活,吃饺子还香呢。”
《我是一个兵》产生于英雄时代,它对人们的鼓舞和影响是深远的。年的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上,在人民大会堂由名红*将领组成的合唱团合唱了《我是一个兵》;年,全*第三届文艺会演闭幕式上,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三*文艺代表团齐唱《我是一个兵》。
《中国人民 战歌》前线将士谱曲传唱
“雄赳赳,气昂昂,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在 岁月中诞生的《中国人民 战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响彻朝鲜战场和祖国大地,拨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鼓舞着中华儿女同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英勇厮杀,浴血奋战。
在*中央、毛主席毅然作出“ 、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后,炮兵第一师作为中国人民 一支预备炮兵部队,奉命第一批入朝参战。第26团5连召开誓师大会前的一个夜晚,指导员麻扶摇辗转反侧,浮想联翩,昔日“*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画卷浮现在眼前,使他的视角落在了“中华儿女”的群体形象上。
麻扶摇想,现在集结在鸭绿江畔的 将士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长期经历内忧外患逐渐培育起来的浩然正气,在新中国人民身上的升华和历史延续吗?于是,“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的词句,便跃然纸上。
为了表现指战员把保家、卫国和保卫世界和平融为一体的博大胸怀,同时反映 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他又写下了“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第二个句子落笔后,他便集中于对战争前途的思考。中国人民 与现代化装备的美*交战,肯定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全国人民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全力支援 战争,最终一定能够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打败美国侵略者。于是,他写下了第三句话:“中华的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鲜,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在号召,也是在呐喊。写完这首诗后,他收起纸笔,感到心舒气畅,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
第二天,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并向全连同志作了宣讲,大家一致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全连指战员的共同心声。
大会之后,团*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当时,连队一位粗通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它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当年10月23日炮一师入朝时,麻扶摇所在的连队就是唱着这首歌,雄赳赳,气昂昂, 的。
后来,麻扶摇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入朝的部队都唱着一首曲调乐观、雄壮而坚定有力的歌曲,歌词与他写的这首诗基本相同。麻扶摇感到万分激动,连队干部战士也都惊喜地问麻扶摇原因。由于战斗频繁,消息闭塞,麻扶摇也不知道原委。直到年,麻扶摇才知道了《中国人民 战歌》最后形成的来龙去脉。
原来, 入朝前夕,新华社随*记者陈伯坚到炮一师进行采访时发现了这首诗。他认为这首诗主题思想明确,战斗性强,很适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于是,就把这首诗放在第一次战役之后他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 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开头部分,并作了个别修改,把“横渡鸭绿江”改为“ ”,“中华的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增强了读音的脆度。当时陈伯坚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只好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 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年11月26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并把这首诗排在标题下面,以突出的位置介绍给读者。这样,这首诗就从朝鲜前线传回国内。当日日夜夜注视着朝鲜战局,情系 的祖国人民读到这首诗时,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首诗后,他深深地感动了,并产生了创作欲望,他仅用半小时就谱出了曲。周巍峙还接受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把“ 鲜”改为“ ”,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题,署名“ 战士词”、周巍峙曲,交给了《人民日报》文艺版主编袁水拍。11月30日《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先后发表了这首歌。歌曲发表后,周巍峙总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旅大市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 部队战歌》为题,在12月1日出版的第期上以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周巍峙发现后很高兴,认为“战歌”一词用得好,与词的主题思想和曲的旋律都很贴切,于是就将这首歌曲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 战歌》。从此,中国人民 也就把这首歌曲认定为自己的战歌了。它像嘹亮的进*号角,鼓舞着广大指战员奔赴朝鲜战场,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英勇作战,对鼓舞 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 战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4月21日,中国人民 总会通知规定,以国歌和中国人民 战歌两首歌曲作为全国人民“五一”劳动节游行的基本歌曲。
相关阅读
《大刀进行曲》素材源于喜峰口的刀影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激荡着抗战*民的豪情斗志,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大刀进行曲》是从事抗日救亡和左翼文艺运动的人民音乐家麦新谱写的,麦新在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不幸牺牲。他写的《大刀进行曲》与“卢沟桥事变”和当时英勇抗日的国民革命*第二十九*有关。
早在年,二十九**长宋哲元考虑到部队武器不足,命令自制大刀,成立大刀队。副*长佟麟阁出面聘请北平有爱国思想的武术大家李尧臣担任大刀队的教官,教队员们学简单易学、实用性强的刀法。
年3月9日,在长城喜峰口的激战中,二十九*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率赵登禹、王治邦所辖部队前去杀敌。11日早晨,赵登禹亲率大刀队夜袭日寇驻地,将喜峰口附近营地里尚在睡梦中的日寇砍死大半,并杀死了一名炮兵大佐,抓获一批俘虏,夺回了喜峰口。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队在抗日战场取得的首次胜利。大刀队的胜利,鼓舞了中国*民的抗日热情。
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通电全国,要求南京*府和全国各界人民共同抗日。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鼓舞下,中国守*第二十九*第一一O旅奋起抵抗,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他们表示“愿与卢沟桥共存亡”,“日*要求我*撤出卢沟桥,则有死而已,卢沟桥可为吾人之坟墓”。
吉星文团连续击退日寇3次进攻。日寇直扑龙王庙和附近的铁路桥,守卫桥头阵地的二十九*只有两个排。他们表示“宁为战死*,不做亡国奴”,同日寇展开拼杀,终因寡不敌众,60多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而日寇也在河堤上丢下了上百具尸体。7月8日夜12时许,吉星文团突击队的青年战士用绳梯爬出宛平城,出其不意地将日寇1个中队全歼在铁路桥上,夺回了铁路桥和龙王庙,*心为之大振。
在与日本*子的浴血战斗中,二十九*副*长佟麟阁在北平大红门壮烈牺牲,旅长赵登禹也为国捐躯。当二十九*大部分将士在与日本*子的战斗中牺牲的消息传到上海后,作曲家麦新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7月底的一天晚上,麦新带着对二十九*阵亡将士的崇敬和对日寇的无比愤恨,为悼念牺牲的将士,鼓励人民群众奋起杀敌,他坐在桌前连夜挥笔疾书:
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
写完后,他找群众试唱。根据试唱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将原稿作了几处修改。原稿中歌词“二十九*的弟兄们”定稿时改作“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咱们二十九*不是孤*”改成“咱们中国*队勇敢前进!”经过几次修改,一首雄壮激昂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诞生了。
同年8月8日,这首歌在上海公开首唱后,反响强烈,很快传遍了全国,鼓舞起全国*民的抗战士气。*民们在演唱时,还在这首歌结尾处加了“冲啊”、“杀啊”的喊叫声,使之更有震撼力。后来,这首歌还在法国巴黎反法西斯大会上演唱,出席大会的42国代表都给予高度评价。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叶介甫
流程编辑: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