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12个县区曾经都有一个唯美、霸气、充满历史感的名字,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今天,我们就说一说这些即将被人们遗忘的地名和历史。
曾用名
庆历元年(年)宋仁宗放弃了进攻方针,改而采取范仲俺的守策。范仲俺推行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等相应的措施。修固边城就是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建立*事据点。范仲俺的部下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这里地处要冲,右可屏障延州,左可得到山西的粮食,北可以进图银、夏二州。范仲俺采纳了这个意见,派种世衡率兵前去修筑,夏兵来争,种世衡就一边作战一边抢修。城内缺乏水源,他出重金奖励凿井,终于从地下尺处冒出了清泉,于是取名为青涧城。
曾用名
地处陕西省东北部。明宪宗成化7年(年),置榆林卫,清雍正九年(年)设榆林府。府治榆林(今陕西省榆林市)
曾用名
据《寰宇通志》:“葭县,奉汉圁阴县地。内有葭芦川,宋即川为寨。”北周保定二年(年)于西北部设中乡县并兼为中乡郡治。
曾用名
据传,南宋时期,因境内有三株神松,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神木寨”,驻兵守边。到了元代,蒙古族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开国之君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伊旗和神木是近邻,蒙人爱屋及乌,也就将神木寨升格为神木县。年4月,神木撤县设市,正式更名为神木市。
曾用名
横山与春秋吴国初期的建都地有关。殷商末年,周太王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有子名姬昌。太王“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期望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成就王业。于是太伯、仲雍为了让季历继承王位,以便再传国姬昌,便出奔荆蛮,托名周太王病而采药于衡山。并从荆蛮之俗,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表示再也不为周所用。这件事在《吴越春秋》和《史记》中均有记载。“荆蛮”,唐人司马贞《史记索引》说:“地在楚越之界”;“衡山”,钱大昕《廿一史考异》说即当涂的横山。年11月,横山撤县设区,正式更名为横山区。
曾用名
靖边有四大资源:一是土地:人均土地26亩,宜农、宜牧、宜草。二是矿产:探明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红砂石,开采前景广阔。三是生物:荞麦、羊子、洋芋、油料为传统主导产业。近年来抓基地、兴产业,又形成以玉米、葵花、大棚菜、辣子、大葱、西瓜、小瓜为主导的新的产业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文化:镇内建有鼓楼、牌楼、庙宇等,明代长城穿镇而过,相传年康熙西征途径此地,进行私访,并送安边高善仁龙图褂一件。现代文化气息浓厚,说书、膘鼓、唢呐等远近闻名,形成了独特的三边文化。
曾用名为
吴堡县历史悠久,公元年就单独设为县,名为*和县,取*通人和之意。金正大三年(公元年)设吴堡县(从单独设县起,有0多年历史。
曾用名为
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大业初改为雕阳郡。唐武德三年复置绥州,移治丰林县(今延安市东北),六年移治延川县(今陕西延川县),七年移治魏平县(今陕西子长县东南)。贞观二年复移上县,天宝元年改为上郡,乾元元年复为绥州。
曾用名为
在广袤雄浑的*土高原腹地,在桀骜不驯的无定河中游,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塞北历史文化名城——米脂。米脂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
永远的丰碑:西北革命的播火者━━李子洲:“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李子洲入狱前已积劳成疾,加之敌人的残酷折磨,同年6月18日在狱中病逝,时年36岁。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府设子洲县,以志纪念。
曾用名为
安边在良将,至矣晁生语。边疆无良臣,胡能固吾圉。孰为国之良,四德贵兼取。智能制勍敌,仁能抚*旅。
曾用名
府州城建于*河边的小山岗上,城墙依山势而建,大致呈靴状,周长米,共有四个大门和两个小门,城门上均有城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