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根治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李力(?-)直隶冀县(今属河北)人。年加入中国共产*。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中共冀南区*委第一地委书记、冀南区*委武装部部长。后在太行山反"扫荡"时牺牲。
李白(-)曾名华初,湖南浏阳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在农会工作。年参加中国工农红*,曾任通讯连指导员,参加过长征。年到上海,长期从事*的秘密电台工作。曾两度被月*逮捕,获释后至浙江,江西等地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继续坚持艰苦的秘密电台工作。年12月被国民*反动派逮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后被杀害。
李朴(5-)四川简阳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大革命失败后从事兵运工作。年任国民*广西教导总队中队指导员、中队长,率部参加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第七*第三纵队*治部主任、第二十一师*委,湘赣第八**治部主任兼中央*事*治学校第四分校*委,第十七师*治部主任,第六*团*治部宣传部部长。后在湖南永顺小井战斗中牺牲。
李刚(-)原名敬文,字瑞悌,福建南安人。年加入中国共产*。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中共晋(江)南(安)工委书记、泉州中心县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后遭国民*顽*包围,在转战途中牺牲于闽赣两省交界处。
李艮(8-)字育初,陕西长安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历任中共长安县五楼区委书记,长安中心县委组织却部长,渭南县委书记,西安市委书记,陕西省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陕甘游击队*委,第二十九**委。后在西乡县磨子坪被叛匪杀害。
李灿(1-)原名文彬,字昭炳,湖南宜章人。早年人湘*,年毕业于湖南陆**官讲武堂。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第八*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连长。年加人中国共产*。同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第五*第十三师第一团*代表、第五纵队司令员。第八**长。后因病至上海医治,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纯(-)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字秀山。年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北洋**司(后改为督练公所)教练处提调,陆*第一镇骑兵营管带、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等职。武昌起义后,所部改编为混成协,随冯国璋南下同革命*作战,旋任第六镇统制。年镇压"二次革命",任江西都督。年调任江苏督*,与湖北督*王占元、江西督*陈光远被称为直系"长江三督"。
李纯(-)云南大理人,字承武。9年在大理加入同盟会。年九月昆明光复后,在大理响应,曾任滇*总司令部*务处中校课员及秘书、谘议等职。年奉孙中山之命组织中国国民*云南支部。旋被云南督*唐继尧杀害。
李坦(3-)原名安贫,字淑才,又名履平,安徽寿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到武汉中央*事*治学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队中从事兵运工作。年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第一*第一师*委、第四*第十师*委,鄂豫皖省*委参谋部主任。后在肃反中被错杀。
李林(-)爱国女华侨。侨居印尼爪哇,本名秀若,又名小蜂。原籍福建闽侯,年回国,入福建集美中学、上海爱国女校读书。年到北平民国学院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次年被*派往隶原国民师范**干部训练班受训,并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任训练班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兵连支部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中共雁北工委宣传委员,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委,第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绥边牺盟工委宣传部部长,晋绥边区第十一行*专署秘书主任,晋西北行*公署委员。后在反"扫荡。战斗中掩护部队突围时牺牲。
李详(-)字审言、愧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清末任江楚编译官书局帮总纂和安庆存古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与冯煦等共同纂修江苏通志。曾任东南大学国文系教授,国民*府大学院特约著述员。以骈文知名于世,对笺注考证及金石目录之学亦有成就。著有《文心雕龙补注》、《文选萃精说义》、《学制斋骈文》、《学制斋诗集》等。
李垣(--?)字谦六,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末同文馆出身。0年,任吉林交涉总局提调、哈尔滨铁路交涉局提调。后赴俄留学,入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科,兼充驻俄使馆通译生。年归国;充国务院法制局编译员,旋升法制局参事。年任驻恰克图佐理员。年任外蒙册封副使、科布多参赞。次年升库乌科唐镇抚使。年任善后会议会员。年擢京兆尹。
李钧(?-)清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嘉庆进士。累迁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年攉东河河道总督。太平*进*皖北,派遣河防兵前往阻击。次年调曹单河防勇镇压捻*。未几,病死。
李菡(?--))字丰垣,号滋园,清直隶宝坻(今属天津市)人。道光进士。历任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安徽学*。年,应诏陈言,请澄清吏治,革除积弊。年任兵部右侍郎兼仓场侍郎。年任工部左侍郎,次年调吏部左侍郎,年擢工部尚书。
李策(-)贵州贵阳人,又名策良。年加入中国共产*。曾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机关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组建贵州省学生救国联合会,并任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年被国民*顽固派逮捕。后在贵阳被秘密杀害。
李谦(9--)湖南湘阴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埔*校第四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年到广西从事兵运工作,任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副大队长,率部参加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第七*第一纵队纵队长、第二十师师长。年底率部东征粤北,后在乳源梅花村与国民**作战时牺牲。
李源(4--)广东东莞人。年加入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次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年加入中国共产*。同年参加省港大罢工。曾任国民*府财*部缉私检查队指导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年底参加广州起义。年初到海南岛。历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代理书记、省委书记。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后去东江指导工作,在三河坝渡口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锷(7-)湖南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历任第五*第五纵队支队*代表、第八*第一纵队*委、湘鄂赣红*独立第一师*委,红*学校第五分校*委、第十六师参谋长。后在乎江*金洞战斗中牺牲。
李(亻惠)(?-约)清陕西华阴人,字惠人。道光进士。以知县分发直隶,累迁至按察使。年任顺天府尹。年*河在河南祥符决口,奉命前往督工抢险。年任江苏布*使,旋因病归里。年复授甘肃市*使。年升任河南巡抚,与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奏请革除长芦盐运积弊,力主官办、民办并行。年调任山东巡抚。次年督饬部属焚毁所有*河渡船,井遣重兵把守各渡口,拒阻太平天国北伐*渡河。年率师进攻捻*,未几,病死任所。
李鑫(-)云南龙陵人。年起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和北京大学农学院读书。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去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云南进行建*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特委书记.云南省委委员,滇南区委书记。后在个旧矿区组织工人起义时被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于蒙自。
李士群(5-)浙江遂昌人。早年参加过共产*。年被国民*逮捕叛变,任国民*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上海区直属情报员、南京区侦察员、留俄学生招待所副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本侵略*,在上海成立汪伪七十六号特工总部,任汪伪*府警*部部长兼特工总部主任、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兼江苏办事处处长、伪*事委员会调查统计部部长。伪江苏省*府主席。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屠杀爱国志士。后被上海日本宪兵队*死.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早期领导人之一。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宇守常。年毕业于天津法*专门学校,同年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曾参加反袁斗争。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新青年》杂志编辑。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井和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年在北京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成立后,负责北方区*的工作,井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是中共第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年参加囱民*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代表中国共产*去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国共合作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策和改组国民*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年4月6日被*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遗著编有《李大钊选集》。
李之龙(-)字在田,号赤显,湖北沔阳人。年人烟台海**校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曾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委员,中共汉口地委委员。年入*埔*校第一期学习,参加组织中国青年*人联合会,任主席团主席和中央常委。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任*埔学生*教导团营*代表。同年秋,任广东国民*府海*局*治部主任、代理海*局局长兼参谋厅厅长、中山舰舰长。年3月在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中被捕,不久获释参加北伐。攻克武汉后任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血花日报社社长。年。四·一二"反革命*变后,曾写下讨蒋檄文《三二0反革命*变真相》,并秘密组织海*社,策动海*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赴日本避难。年2月回广州时被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之光(8-)直隶安新(今属河北)人。年任国民**府安新县同口区区长,受共产*影响,曾掩护和协助*开展革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次年参加中共安新县委领导的年关斗争。年到石家庄恢复*的组织,历任中共绥远特委书记,冀中区抗日民主*府公安局局长。
李子芳(-)福建晋江人。年去菲律宾。年回国求学,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年参加中国工农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长征。历任第一*团*治部组织部干事、组织部部长。年抗日**大学第三期学习,同年10月任新四**治部组织部部长。年,在国民*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被俘,囚禁于上饶集中营,曾任狱中*支部书记。后被秘密杀害。
李子洲(-)陕西绥德人原名登瀛。年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时任北大学生会干事。年与刘天章等发起成立陕西旅京学生进步团体共进社。年加入中国共产*。同年回陕北进行建*工作,并开展群众运动。年任西安中山学院副院长兼总务长、中共陕甘区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委书记,曾参加领导清涧、渭华起义。年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次年2月被国民*反动派逮捕,病逝于狱中。
李子骥(?--)四川江津人。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曾赴法勤工俭学井去莫斯科学习*事。年回国,在中共豫陕区委负责*事工作,同年冬调任湖南区委*事部秘书。大革命失败后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工农革命*第一团团长,中共湖南省委*事部部长、省委秘书长。后在主持省委工作期间被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开芳(约一)清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后改名李来芳。一说壮族。参加太平*,历任监*、总制、将*、指挥等职。年冬,取湖北汉阳,升检点。继克武昌,封地官正丞相(一说占南京时)。年,沿江东下,占南京,夺扬州,与林风祥率*北伐,经皖入豫,败巡抚陆应部,后入直隶(今河北),击溃总督讷尔经额部,抵张登镇,封定胡侯(一作北伐前),旋攻天津遇阻。年,南退阜城,至东兴连镇,为接应援*,往山东高唐。次年春,撤到茌平冯官屯。旋被俘遇害,后追封为清王(一说开王)。
李天柱(-)湖南耒阳人,原名振湘。*埔*校第四期毕业。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战役和北伐战争。年加入中国共产*。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第四*第二十九团营长、湘东南独立第一师师长、湘赣*区副总指挥、第八*代*长。年到工农红*大学学习,结业后到江西*区独立师工作。中央红*主力长征后,留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后在江西寻邬(今寻乌)突围战斗中牺牲。
李元发(--)清湖南新宁人。年,参加雷再浩起义,负责侦察联络;失败后,改用"把子会。的形式组织群众,井提出"劫富济贫。口号。道光二十九年(),聚众起义,占新宁县城,有众一二千人,分五营,他称总大哥,总管五营。寻突围入桂。次年,众达四五千人,占据湘,桂、黔边界地区。后在新宁金蜂岭战败负伤被俘,就义于北京。
李元度(一)字次青,一字笏庭。清湖南平江人。道光举人。曾入曾国藩幕。年起率*在赣、浙、皖各地与太平*为敌,历任道员及浙江盐运使。年以徽州(今歙县)失守罪落职。同治初复起用,镇压贵州号*,后累迁至贵州布*使。著有《国朝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钞》及诗集等。
李长泰(?-)字阶平。直隶武清(今属天津市)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充袁世凯新建陆*队官、管带。年,署直隶大名镇总兵。次年任冀南镇守使。"二次革命"时任第八师师长。年率部入川抗拒护国*。次年从段棋瑞赴京讨伐张勋复辟。旋被冯国璋特任为步*统领,至年四运动时去职。
李长龄(-)字筱香。湖北天门人。早年攻读经史,后研习道、佛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留心时务,提倡新学,先后任教于长沙明德学堂、武昌师范学堂。后加入湖北新*,为营部书记长。5年参加日知会。8年参与组织群治学社,后又参加文学社。武昌起义爆发时,积极筹饷募兵,旋任湖北**府秘书,不久辞职。民国成立后,返回家乡从事教学。
李仁*(?--)清末湖南人。原为陈士杰部将,后隶嵩武*,为副将。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奉命随登州镇总兵章高元渡海援辽,驻守盖平。次年日*攻盖平,率部与分统杨寿山等共同御敌,屡退敌兵,后中炮阵亡。
李公朴(2--)爱国民主人士。江苏武进人,生于山阳(今淮安)。年入沪江大学读书,年参加五卅运动。年初到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大革命失败后离开*队,在上海从事新闻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年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被推为负责人之一,同年11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等同时被国民**府逮捕,时称"七君子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特务杀害。
李凤苞(-)字丹崖。清末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曾在江南制造局任职,翻译《克虏伯炮弹》等*事著作多种。年调任福州船*局总考工,次年派任船*留学生监督。光绪四年(),由李鸿章推荐,任驻德公使,旋又兼驻奥。意、荷三国公使,专办采购船舰*火事宜。年,暂署驻法公使。中法战争爆发时奉调回国,任北洋营务处总办,兼管水师学堂。旋因在德国购舰受贿60万两一事被揭露,被革职。著有《西国*闻汇编》等。
李文甫(-)字炽。清末广东东莞人,8年在香港参加组织同盟会南方支部。旋任《中国日报》经理,兼主《时事画报》笔*,宣传革命。年初参加广州新*起义。次年广州起义(*花岗之役)发动后,随*兴攻督署,失败被捕遇害。葬于广州*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李文茂(?--)清末广东鹤山(今江门)人。原为粤剧演员。年陈开起义佛山镇,他在番禺江村率天地会众响应,世称红巾*,井与陈开等攻广州。次年,为清*所败,遂进*广西,占浔州(治今桂平),建立大成国,他为陆路总管。后改称平靖王。年,率部克柳州、融县(今融水)等地。次年,攻桂林未下,退至桂、黔边境,病死于广西怀远(今属融安)深山中。
李文林(0-)赣西南红*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江西古水人,原名周郁文。早年在南昌从事学生运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后回古水开展武装斗争,任中共赣西特委委员兼秘书长,先后领导组建江西红*独立第二、第四团,任团长兼*委,参与开辟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年起任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兼*委书记、赣西南苏维埃*府中共*团书记,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中国革命*事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工农红*总前委委员。后在肃反中被错杀于泰和县。
李文学(一)又名正学。清末云南弥渡人,彝族。雇农出身。年,率彝、汉等族农民在弥渡瓦卢村天生营起义,主张"彝汉庶民,共襄义举","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设帅府于密滴村。后控制哀牢山区的大部分地方。年,率*支援大理回民*,兵败因叛徒出卖被捕。年,于南涧牛街死难。
李文炳(?--)又名绍照,字少卿。清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曾在上海经营茶栈,捐纳为候补县丞,又被推为嘉应公所董事。年.参加上海小刀会起义。次年,投降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后为候补道,参加攻打太平*。年太平*进*苏州,他奉江苏巡抚徐有壬命守城,随即开城投诚。太平天国任为江南文将帅,守昆山,旋又谋降清,为李秀成所杀。
李文敏字捷峰。清末陕西西乡人,咸丰进士。年,任大顺广道。同年升任广东按察使,次年改任江西。年,任江西布*使、护理巡抚。光绪四年()擢江西巡抚。八年()缘事被劾,经左宗棠查证得实,旋以原品休致。
李文彩(?--或)清广西永淳平郎狮子堂村(今横县境)人,又名李七。壮族。年参与组织领导永淳十三屯农民起义,后被推举为"头首"。年,率部加入无地会大成国,被封为定国公,隶定北王梁昌部。曾攻克横州、南宁、隆安、果德、田东,威逼百色。改置府州,委任官吏,建立*权。年,加入返桂石达开部。次年随石部远征贵州。后与苗族农民起义*张秀眉部合作,并任张部*师。
李文楷(9-)福建上杭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曾先后在第十二*,第一*团做*治工作。长征到陕北后,历任陕甘支队后勤部*委,西方野战*后勤部*委兼第一、二、四方面*兵站部*委中国革命*事委员会总兵站部*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前方总部*治部组织科科长。后在山西武乡反"扫荡"时牺牲。
李文瀚(一)字云生,号莲舫。清安徽宣城人,道光举人。历任陕西大荔知县、鄘州知州、四川夔州知府等官。蓍有传奇噬胭脂舄》、《紫荆花》。《风飞楼》、《银汉槎》,另有诗文集《味尘轩文集》,诗集《我误集》、《他山集》、《笔耒集》,《西笑集》、《听风集》以及《治岐撮要》、《守嘉州纪要》、《(雩阝)县修城记》等。
李世芳(-)山西太谷人。年入富连成社学艺,演京剧旦角。出科后自组承芳社,在京沪等地演出。曾拜尚小云、梅兰芳为师。30年代末与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井称"四小名旦"。擅演《霸王剔姬》、《醉酒》、《红线盗盒》、《廉锦枫》等剧。后因飞机失事遇难。
李世贤(--)清广西藤县人。贫农出身。李秀成堂弟。年,参加太平*。年,封侍天福。次年,为左*主将,会师克庐州(今合肥),攻浦口。江浦。年,投入破江南大营之役,以功封侍王。后转战江、浙、皖等。次年,克景德镇,在乐平战败往浙,占金华等。年援天京(今南京)。后救苏州、无锡。年,转战浙,苏、赣、粤,占闽漳州。次年,败于永定塔下,至广东镇平为汪海洋所害。
李平书(-)名钟珏,号瑟斋,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晚号且顽。优贡出身。年署广东遂溪知县,因支持民众反对法国侵占广州湾,被革职。8年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后兼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招商局、江苏铁路局董事,主持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并办商团。辛亥革命时,与同盟会联系,参与上海起义。沪*都督府成立,任民*总长兼江南制造局总理、江苏都督府民*长。"二次革命。时,在沪调和南北冲突,遭袁世凯*府通缉,逃往日本。护国战争时归国,在沪主持倒袁(世凯)。后曾任上海市公所总董等职。有《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
李仪祉(-)水利学家。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京师大学堂德文预备班肄业,后去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学习。回国后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历任陕西省*府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曾主持兴建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和织女渠等工程,并倡办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和水工试验室,主张科学治河,强调实地调查,提倡模型试验等。著有《水功学》、《实用水力学》、《*河之根本治法商榷》等。
李用清(-)子澄斋,号菊圃。清末山西平定人。同治进士。年,以记名生御史,奉命前往山西查勘灾情。中法战争前夕,协助张树声办理广西*务。年授惠州知府。次年迁贵州贵西道。光绪九年()擢贵州布*使。署理巡抚。痛陈罂粟害国病民,严禁民间种植。兴修水利,积谷备赈。未几,署陕西市*使。晚年主讲晋阳书院。
李乐天(5-)原名清操,字励冰。广东南雄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领导南雄武装起义,历任油山游击队负责人、中共南雄县委书记。领导粤赣边人民武装力量开展以油山为中心的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央红*主力长征后,任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和*分区司令员兼*委,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年3月,到全南,龙南、定南一带开展武装斗争时,遭敌包围壮烈牺牲。
李汉俊(-)原名书诗,又名人杰。湖北潜江人。2年留学日本。年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在上海从事撰述和翻译,宣传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年8月和陈独秀等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劳动界》周刊。曾去武汉帮助筹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次年回武汉进行革命活动。曾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教育主任委员。后脱*。年起先后任北京中俄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山大学教授,国民*湖北省*部青年部部长、省*府教育厅厅长。大革命失败后,被桂系*阀胡宗铎逮捕,在武汉遭杀害,
李汉藩(1-)又名意产。湖南耒阳人。年入衡阳私立成章中学读书。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曾任湘南学生联合**治部宣传科科长、第六师独立营营长和团*代表。大革命失败后回长沙,任中共湖南省委*委书记。后在衡阳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必蕃(-)号子祺。湖南嘉禾人,保定*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参谋长、副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战区第二十集团*直属第二十三师师长,率部转战津浦、平汉、陇海各线,功勋卓著。年徐州会战期间,率部在郓城,菏泽与日*激战,后负伤殉国。
李永和(?--)即李短鞑。清云南昭通人。年,在昭通牛皮寨与蓝大顺(即蓝朝鼎),蓝二顺(即蓝朝柱)等结盟起义。进入四川,连克筠连、高县等地。次年,占自贡盐场,声势始盛。遂以川南为基地,活动于岷江西岸,聚众达三十余万。年清廷派湖南巡抚骆秉章率湘*万余人入川镇压。他与蓝大顺等分三路迎战,所部以青神为中心,人多地广,成为起义*主力。后以蓝大顺败走,遭清*全力进攻,大小二十余战,起义*大败。年在八角寨被捕牺牲。
李亚东(-)河南信阳人,名李斌。早年人湖北将弁学堂,毕业后在鄂*任队官,因革命嫌疑被革职。6年加入白知会,不久被捕。武昌起义后出狱,被推为汉阳府知事,后归附季雨霖,任荆州府知事。旋回籍,任豫南民*总司令。南北议和后,辞职东下,因宣传反袁(世凯),被江苏都督冯国璋逮捕,袁死后始获释。年护法之役中,被孙中山委为河南招抚使,因事未赴任。后在杭州病死。
李芝云(-)湖南巴陵(今岳阳)人。五云科班出身,演湘剧小生。早年曾搭清华班,演出于长沙等地,后自组仁寿班。辛女革命后曾任"州一堂"总执事。戏路较宽,文武贫富,长靠短打兼长,有。戏状元。之称。擅演《风仪亭》、《叫城战荡》、《摸鱼闹江》、《夜奔梁山》等剧。
李存义(-)宇忠元。直隶深县(今属河北)人。幼贫,帮人赶车兼习拳艺。工长短拳,后从刘奇兰学形意拳。以护镖为业。0年八国联*入侵北京时,参加义和团运动,单刀上阵,时人赞为"单刀李"。民国初年在天津任中华武士会总教习,旋在上海精武体育会继霍元甲之后教授形意拳。
李贞乾(2-)江苏*县人。早年任丰县中学校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湖西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司令员,八路*山东纵队十三支队挺进支队支队长、苏鲁豫第四大队大队长,鱼台县民主*府县长,湖西地区专员。后在马桥反"扫荡"时牺牲。
李光久(?--0)字健斋。清湖南湘乡人,续宾子。选江南候补道。年秋随吴大激援辽抗日。次年率部会黑龙江将*依克唐阿等*,围攻盘踞海域的日*,于唐王山,亮甲山等地与敌激战。敌*侵占牛庄时,率部攻入牛庄,与敌巷战竟日,因伤亡大半而退。光绪二十五年()调补苏松太道,嗣调江海关道,不久升浙江按察使,著有《誓师要言》。
李光汉(7-)原名俊明,又名黎广汉。山西河津人。年入北京大学外文系读书。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北大中共支部书记、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民先总队总队长兼中共*团书记、宛平游击大队宣传科科长,中共晋东北特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雁北地委书记。
李竹如(5-)名贻萼,字世华。山东利津人。年加入中国共产*。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任该校中共支部书记。长期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创办《文化报》等进步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冀豫区*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社长,华北《新华日报》副总编辑、八路*第一纵队民运部部长、山东宪*促进会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参议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兼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山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后在鲁中对崮峪反。扫荡。时牺牲。
李延平(3-)吉林延古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抗日救国**部参谋、绥宁游击支队支队长、东北抗日联*第四**长。曾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在五常南磨石顶子同日伪*作战时牺牲。
李华英(6-)女。湖南平江人。年入平江县启民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先后任平江县乡、区女界联合会委员长。年马日事变后,积极参加武装斗争,曾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委员。年出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部长。
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创建人之一。奉天辽阳(今辽宁灯塔)人,原名超兰,又名张寿(竹钱)。"九·一八"事变后,到北平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年回东北组织义勇*,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委书记、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委、东北人民革命*第六**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总*治部主任,中共北满省委组织部部长。抗日联*第三路*总指挥,在东北坚持长期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滨江省(今并入黑龙江)副省长兼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松江*区副*委。后在哈尔滨遭国民*特务暗杀。
李兴锐(-4)字勉林。清湖南浏阳人。早年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年任直隶大名府知府。旋调江苏,与彭玉麟规划长江水师,修筑沿江炮台。年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年参加查勘中越边界。后历任津梅关道,长芦盐运使、广西布*使。0年擢江西巡抚。浚治鄱阳湖,导水人江;整顿厘捐,创设农工商局等。2年诏行"新*",他奏请开特科,设银行,修农*,讲武备等。3年署闽浙总督,次年任两江总督,旋病死。
李纪堂(-1)名柏。广东新会人。香港富商李升之子,得遗产百余万。早年曾任香港义勇民团队长、医院值理。0年加入兴中会,供给革命经费甚多。2年参与洪全福起事。三十四年破产,仍奔走革命。广州新*起义与*花岗之役,均尽力购办*械。辛女革命时,在广州策动水师提督李准反正。旋任广东**府交通司司长、琼崖公路局局长等职。年起,任国民**府侨务委员会委员。
李远继清广西藤县(一作广东花县)人。参加太平*,后为承宜,年,升营天义,参与破江南大营。年封佑王。后战于皖、赣。年,援浙江嘉兴,退守湖州,撤往孝丰,护洪天贵福自浙入赣,至石城遭袭击,走闽。次年,至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后不详(一说被俘)。
李劳工(1-)原名克家。广东海丰人。年随鼓湃从事农民运动,曾任广东省总农会农业部部长兼宣传部委员。*埔*校第二期毕业。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历任海丰农鼬卫*大队长。*埔*校后方办事处主任、东征*驻海陆丰后方办事处主任。后被民团逮捕,就义于陆丰田。
李更生(-)原名荃,字亘生。江苏淮阴人。淮阴江北高等学校肄业。曾任繁昌、宜城,太和,淮阴等县小学主事。辛女革命后任江苏省第一届议会议员,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学监。年起任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校长,革新教育,改单轨制为双轨制,井设立分科制,创能力编级法。年回家乡,曾任淮安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校长,创办《童灯》、《淮铎》刊物,组织红十字会,提倡女子教育。后遇刺逝世。
李求实(3-)原名国纬,字北平,湖北武昌人,笔名李伟森,武昌高等商业专科学校肄业,年参加利群书社。年加入中国共产*。曾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教育副主任委员。次年参加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到安源,任青年团安源地委宣传委员兼路矿工人俱乐部文书股股长。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农工部主任,同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青年团中央驻莫斯科总代表。年回国,历任共青团河南区委书记,《中国青年》主编、团广东省委宜传部部长、《少年先锋》主编,团湖南省委书记,团中央宣传部部长。是青年团第二届候补中央委员,共青团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年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历任《上海报》主编,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编辑,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海办事处书记,井参加中闰左翼作家联盟的领导工作。年1月在上海被捕,后被国民*反动派杀害于龙华。
李秀成(-)或作寿成。清广西藤县人,原名以文。贫农出身。初加入拜上帝会。年,参加太平*。后为*帅、监*,指挥、检点。地官副丞相。年,随*援镇江,破江北,江南大营,守安徽桐城,升地官正丞相,合天侯。次年,至六安,霍丘会台捻*,封副掌率。合天义,参与主**。年,为后*主将,参加再破江北大营与安徽三河之役。次年,封忠王。年,又破江南大营,乘胜进取苏州等地,并三次进*上海。年返京建议"让城别走",为洪秀全所拒。天京陷落后,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失散被俘,写供词数万言,有投降之意。旋被曾国藩杀害。
李佑卿(约--)广西凭祥人。壮族。土官后裔。6年冬加入同盟会。次年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国民*镇南关起义*副都督。曾参与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辛女革命后,任琼州抚黎局局长。后被衰世凯杀害。
李启汉(-)中国共产*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江华人,又名森。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次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兼《劳动周刊》编辑,在上海小沙渡创办工人补习学校。曾领导上海邮局工人和浦东日华纱厂工人罢工。年6月被捕,年10月出狱。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部长,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五卅运动爆发后,曾组织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后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干事局局长和中共*团书记。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
李青云(3-)字梯青,号含英。直隶成安(今届河北)人。年到武汉湖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留校任*事教官。年参加西北*,曾任第二十三**部参谋,第十四*特种兵旅部副官。年任国民*第二十六路*七十三旅旅部参谋。学兵连连长。年加人中国共产*,同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第五*团第一二九团团长,第四十三师师长、第十五**长。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原名文涛,号息霜。5年去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曾同曾孝谷等创立春柳社,并参加话剧《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的演出。年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等校任绘画、音乐教员。工诗词和书画篆刻。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以外国歌曲配制新词作为教材。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后专研戒律。
李尚扬(一约)清湖南安仁人。年,参加太平*。次年,守镇江。年随*破江南大营,占常州、苏州及浙江嘉兴、严州(今梅城)等,封裨天义。次年,败于江西乐平,转取浙江龙游、汤溪等,授忠稗天将。年,负责留守金华一带。次年在汤溪被叛徒诱擒。有口供《李尚扬自述》。
李国珍(3-)又名谷珍。广东海丰人。早年毕业于粤**官讲习所。年底去日本留学,年回国。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中共海丰地委宣传部部长、《陆安日刊》(后改为《海丰日报》)和《工农周刊》主编、新学生社海丰分社负责人、中共海丰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保卫局科长、潮安县公官局局长。年初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参与组织厦门劫狱暴动。后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于厦门。
李国柱(6-)云南巧家人。年在昆明省立一中读书时,组织进步团体"青年努力读书会。任书记。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兼中共滇中滇东区委书记。后遭云南*阀逮捕,杀害于昆明,
李国筠(--?)字斐君。安徽合肥人。清末举人。曾任安徽谘议局副议长、资*院议员。民国成立,充安徽财*司司长.国税厅筹备处处长。年升广东巡按使,参与袁世凯帝制活动。年调任经济调查局总裁。
李明成清广西藤县人。李秀成弟。年,加入太平*。年,为忠王宗、酧天义,封开朝王宗。年,战于上海,松江等地。次年,封扬王。援苏州受挫,复敷于无锡附近。年天京陷落,护洪天贵福走皖、浙。赣等地,次年,至闽、粤在镇平(今蕉岭)分水坳战败,后不详。
李明光(6-)广东大埔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参加高陂暴动和昆仑暴动。历任中国工农红*第十一*第四十六团团长,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部长,闽粤赣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福建省*区*治部主任。后在突围战斗中牺牲。
李明瑞(-)无产阶级*事家,左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广西北流人,原名瑾瑞,号裕生。年毕业于云南韶州讲武堂,后在护国*及桂*中任职.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第七*第一师旅长、师长,副*长,率部参加攻取贺胜桥等战斗,人称"虎将"。年蒋桂战争中,脱离桂系独立,任国民*广西绥靖司令兼整编第十五师师长,同年通电反蒋。年参加领导龙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中国工农红*第七。第八两*总指挥、河西部队总指挥,第七**长。后在肃反中被错杀于江西雩都(于都)。
李明墀字玉阶,荫生出身。清末江西德化(今九江)人。年由山东盐运使迁福建按察使。年任福建布*使,兼署巡抚。年授福建巡抚,旋调湖南,年入京供职。
李昂茨(?-)浙江人,中国共产**员。*埔*校第三期毕业。年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国工农红*第一*参谋长、中央*事*治学校第四分校教育长。后在战斗中牺牲。
李鸣岐(5-)原名凤瑞,又名鸣。河南确山人。年加入中国共产*。曾任确山县农民**代表、中共确山县委书记。年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去河南,任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后在开封被捕就义。
李鸣珂(-)又名春华。四川南部人。中国共产**员。年四川省高等蚕业学校毕业后任南部县实业所所长。年入*埔*校第四期学习,为青年*人联合会骨干,后任国民革命*第十一*第二十四师教导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营营长,不久去上海中共中央*委工作。年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委书记,曾发动领导了川*边防*第五混成旅士兵暴动和涪陵武装起义,组织中国工农红*四川独立第一旅和四川第二路等革命武装。后遭四川*阀刘湘逮捕,杀害于重庆。
李鸣钟(-)字晓东,河南沈丘人。行伍出身。曾充冯玉祥西北*旅、师、*长。年任河南归德镇守使。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参与冯玉祥等发动的北京*变。次年任绥远都统。年加入国民*,参加北伐。后任国民**府*委委员,海陆空*抚恤委员、国民*中央监察委员等职。
李季达(?--)四川巫山人。年赴法勤工俭学。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回国,历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天津地委书记。后在天津被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秉衡(-0)字鉴堂,清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捐纳县丞出身。年为直隶(今河北)冀州知州。后历任永平知府。广西按察使。中法战争期间。主持龙州西运局,一度护理广西巡抚,积极支持冯子材抗法。中日甲午战争时为山东巡抚,以威海卫失守,被谴责。年,反对德国侵占胶州湾,旋在德国压力下去职。0年起用为长江巡阅水师大臣,八国联*攻陷大沽,他率师北上勤王。继奉慈禧太后命统率清*阻击由津犯京联*,以寡不敌众,相持一昼夜,败退通州张家湾,服*自杀。
李岳瑞字孟符,清末陕西咸阳人。光绪进士。以工部员外郎充总署章京。与张元济友善,常侦署内密情,告知《国闻报》馆。年《时务报》在上海刊行,他在北京为该报代收捐款。年与宋伯鲁等创立关西学会于京师。该会与其他学会联合扩充为保国会时,亦列名会中。旋上书请变服制,用客卿。戊戌*变后,被革职永不叙用,并拿问。
李金镛(-)字秋亭,清末江苏无锡人。早年经商致富,由监生捐输得同知衔。年投效淮*,参加镇压太平*。年因办赈有功擢知府。年奉命赴吉林,被委以勘定奉吉围场界址、办理珲春招垦和对俄边务交涉事务。曾移民实边。年调署吉林知府。次年调任长春抚民厅通判。年擢候补道,调漠河金矿总办。
李学东(-)清末云南弥渡人。彝族。贫苦农民出身。年,与李文学等在哀牢山区天生营起义,部众达数万人,以彝族为主体,包括汉、哈尼、傣等各族人民,共推李文学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年,占领哀牢山区十余州县。年清*反攻,李文学殉难。光绪十三年()清*攻下帅府所在地密滴,他率五百余人入深山丛林,继续战斗。后病死。
李学忠(1-)山东人。年去苏联海参崴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院学习,后又去莫斯科参加*事训练班,井加入中国共产*。年回国,历任中共东糟特委组织部部长,东北人民革命*第二*独立师*委、东北抗日联*第二**治部主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后在抚松大碱场同日*作战时牺牲。
李宝嘉(-6)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清末江苏武进人。诸生。擅诗赋及制艺,也工篆刻。累应省试不第。后至上海,先后办《指南报》、《游戏报》、《世界繁华报》、《绣像小说》等报刊杂志。系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作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庚子国变弹词》等。
李宗白(2-)又名济春,化名肖希,湖南平江人。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年参加组织平江工农义勇*。历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湘鄂边临时特委组织部部长、湘北特委书记、湘鄂赣省委书记。
李宗(日方)(-)字静远,号芝龄,清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嘉庆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浙江学*、内阁学土。年授礼部侍郎。次年出任江西学*。是年江西被水,与巡抚筹赈救灾。旋调户部侍郎。后历任吏部侍郎兼管国子监、顺天府尹。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道光二十四年()因病乞休。
李宗义(-)字雨亭,清四川开县人。道光进士。历任安徽英山,婺源,太平知县。年在曾国藩营中督运粮械。年负责江北厘金总局。次年署两淮盐运使。旋升安徽按察使、江宁市*使。年江北高邮等七县被水.他筹款救灾,工赈并行,复招民垦荒。年任山西巡抚。年任两江总督。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发生后,整*备战,督修沿江炮台。年曾两次奏请停修圆明园。后回籍养病。
李实行(2-)湖南衡山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埔*校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组织农民武装。年参加平江二月暴动。历任工农革命*平浏游击大队大队长,中国工农红*第五*第一大队大队长、第一纵队纵队长,第一师师长。曾率部参加长沙战役。后在江西莲塘战斗中负伤牺牲。
李孟群(-)字鹤人,清河南光州(今潢川)人,一作固始人。道光进士。历任知县、同知。年,在广西桂平围攻太平*,升知府,次年,于浔州(治今桂平)镇压人民斗争,擢道员。年,率水勇赴湘,归曾国藩调用。后在湘、鄂,赣同太平*作战。年授安徽布*使,次年,署巡抚,因失庐州(今合肥)被褫职,寻被俘杀。
李经方(-)字伯行、端甫,安徽合肥人。鸿章嗣子。早年游历欧洲。年至年,任驻日公使,后长期跟随李鸿章,实充秘书与翻译。年由李鸿章荐派为赴日议和使团参议,李鸿章遭暴徒枪伤,他暂充钦差全权大臣,并受命商办割台事件特派全权委员,与美国人科士达同往台湾办理割台手续。5年充商约大臣。7年至年任驻英国公使。民国成立后,寓居上海,鼓吹复辟甚力。张勋复辟失败后,蛰居大连,后病死。
李经迈(-)字季高,安徽合肥人。鸿章次子。5年任出使奥地利大臣。次年授光禄寺卿。7年归国,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年以随员往日本、欧美考察*事。次年署民*部右侍郎。辛女革命后退居上海,密与宗社*人往来。年张勋复辟时被授外务部左侍郎。
李经义(-)字仲仙,安徽合肥人。鸿章侄。历任四川永宁道、湖南按察使。云南布*使等职。1年升广西巡抚。9年升云贵总督。辛亥革命时逃往上海。年被袁世凯任为*治会议议长。年先后任参*院参*、审计院院长。袁世凯称帝时,被封为"嵩山四支"之一。年,任北京*府国务总院兼财*总李春来(-)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字起山。早年人北京喜春台梆子科班习艺,演京剧武生。年出科,先在天津、北京,后长期在上海演出,曾主办春仙、春桂、桂仙等班社。以演武戏见长,为南派武生宗师,世称"李派"。擅演《白水滩》、《狮子楼》等剧。
李春亭(1-)原名祖茂林,又名祖晨,安徽宜城人。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同年赴日本长崎帝国医科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到宜城开展建*工作。后在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年为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并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年遭国民*反动派逮捕,后杀害于济南。
李厚基(-)字培之,江苏铜山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初为直隶总督署卫队管带,后历任北洋*第二镇管带、标统,第四镇第七协协统。辛女革命时,参加进攻武汉。民国建立,改称第四师第七旅旅长。年进兵上海镇压"二次革命",任吴淞要塞司令。同年带兵入闽,任福建镇守使,护*使。年投靠皖系,任福建督*兼省长,参加督*团活动。年段祺瑞发动对南方的战争,他任闽浙援粤*总司令,被击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投靠直系。年被皖系徐树铮与孙中山的北伐*联合驱走。后寓居天津。
李是男(-)字奕豪,广东台山人。出身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6年在香港加入同盟会。9年与*伯耀在旧金山组织少年中国学社,创办《美洲少年周报》,宜传革命。次年改少年中国学社为同盟会,任会长,改《美洲少年周报》为《少年中国晨报》,任编辑。民国三年()组织剧团,为革命筹款。年任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后病死广州。
李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清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历任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市*使等职。年,升陕西巡抚(后署陕甘总督)。年调江苏巡抚,擢云贵总督。年,镇压云南回民起事,调两江总督。年,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始以太平*金田起义事上奏。督师武宜时病死(一作畏罪自尽)。
李昭寿(?--)清末河南固始人。少曾为小偷和强盗。年,与薛之元在乡结捻起义,活动于太平天国和清朝的交错地区。次年率部降清,在安徽太湖进攻太平*。年,杀清道员何桂珍等,投太平*,隶李秀成部,任七十二检点。年率所部四万再度降清,献太平天国的天长、来安和滁州(今滁县)三城。清廷赐名李世忠,渐迁至江南提督。年,以横行乡里,被清廷密令安徽巡抚裕禄捕杀于安庆。
李俊良(约-约)原名俊昌、俊章、国抢(昌),因避韦昌辉讳改名,清广西人。加入太平*。咸丰元年(),在广西为中*长(似即*帅),素精医理,曾治愈洪秀全所染时疫,封国医,职同将*。次年,在湘升指挥。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擢检点,为典内医之首。次年,封补天侯。约在杨韦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
李剑如(?--)上海人。年加入中国共产*。曾参加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年任鲍罗廷的卫士长,同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曾反对王明"左"倾言论。年回国,被派往洪湖革命根据地,历任红*第六*第十七师*委,第三*第七师*委、第九师*委。后在肃反中被错杀。
李美群(-)女。江西兴国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曾任中共兴国县委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江西省苏维埃*府执行委员。中央红*主力长征后,留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后被俘牺牲。
李济臣(-)字倬章,清末湖北恩施人。初入日新学堂,后投笔从戎,充二十九标正目。曾参加群治学社。年春,考入陆*学堂,及暑假,潜往江苏江阴炮台活动,被密召回鄂。任义*参谋正长,参加武昌起义,于激战中遇难。
李耘生(5-)原名殿龙,山东广饶人。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历任共青团济南地委书记、青岛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共山东地委组织部部长。武汉汉口特区区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南京市委书记、南京特委书记。后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于南京雨花台。
李莲生(约-)又名连生、联开。盲人。四川扬琴演员。早年从谢兆松习小生,后改唱老生,间或兼唱老旦。因师法清末扬琴名须生天喜,王化友的唱腔,故有"赛天化"之誉。声腔浑厚沉雄,道白遒劲有势,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依情润色,世称"莲腔"。擅演《华容道》、《都堂令》等。
李莲英(-)清末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宦官。绰号"皮硝李"。初为私贩,被捕入狱。得释后改业补鞋。咸丰初自阉入宫。以善梳新髻,渐得慈禧太后宠信,擢总管太监,赐二品顶戴。年受慈禧派遣,与醇亲王奕澴至天津检阅北洋海*。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构陷帝*及维新派。在宫中五十余年,怙势弄权,广植私*,干预朝廷*府,赃私累巨万。慈禧太后死,退居宫外。
李桐轩(---)自号莲舌居士,陕西蒲城人。清末贡生,同盟会会员。肄业于三原宏道书院。历任陕西谘议局副议长、修史局总纂,督*署和省*府顾问。年与孙仁玉等发起创办秦腔"易俗社",任首任社长。著有秦腔剧本《一字狱》、《孤儿记》等28种及旧剧《甄别草》等。晚年撰有自述其生平的《莲舌居士传》。
李烈钧(-)字协和,江西武宁人。江西武备学堂肄业。5年留学日本,入日本士官学校习陆*,加入同盟会。年归国,任江西新*管带。旋赴云南,先后任讲武堂教官和陆*小学堂总办。辛女革命时,联络九江新*宣布独立,任九江**分府参谋长。旋任安徽都督。年在江西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败后逃亡日本。年至昆明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第二*总司令。年任护法**府总参谋长。年1月被中国国民*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拥护孙中山的三大*策。后又表示赞词"西山会议派"的主张。历任国民*中央委员,国民*府委员,*参院院长等职。
李振亚(9一)广西藤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曾任第七*第五十八团营长、作战科科长。长征到延安后,在抗日**大学任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总部参谋、东江抗日**委员会参谋长。年去海南岛,历任琼崖纵队支队长、参谋长、挺进支队支队长、第一总队总队长兼*委,中共琼崖西区地委书记、琼纵第一副司令员。后在攻打万宁县牛漏墟时牺牲。
李家驹(-)字柳溪,清汉*正*旗人。光绪进士。授翰林。3年任湖北学*,5年调东三省。次年改京师大学堂副总办。总监督,授学部右丞。8年任出使日本大臣。次年改派为考察日本宪*大臣。授内阁学士。9年署学部左侍郎.协理开办资*院事宜。后历任学部右侍郎、法制院院使,资*院总裁。年任参*院参*。
李家俊(2-)又名陈国泰,四川万源人。年入上海同济医学院学习。年回家乡办学,实施新文化教育。年加入中国共产*。年领导万源固*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川东游击*第一路司令,建立了固*坝革命根据地。年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江巴*委书记、四川省委*委书记。后在重庆被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李家钰(-)四川真蒲江人,字其相。四川陆**官学堂毕业。历任川*营、团。旅长,国民**第一0四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七**长,率部出川抗日,在山西东阳关,黎城,长治-带布防,屡次击退敌*。年任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总司令,率部南渡*河,担任陕县、灵宝、渑池一线河防。年日*发动豫湘桂战役时,率部守卫陕县,后在转移途中与日*主力相遇,于冲杀突围时中弹殉国。
李家鏊(-)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留学俄国。毕业后在清驻俄公使馆供职。民国成立,充吉林西北路观察使兼驻哈尔滨、吉林铁路交涉局总办。年任吉林滨江道尹。年为西伯利亚高等外交委员。年被委为东三省特别区高等审判厅厅长。年出任驻俄公使,年改任驻芬兰公使。
李容发(--?)一说即李士贵,本姓周。湖北江夏(今武汉)人,一作广西藤县人。年被李秀成收养为子(一作儿子或侄)。年,封忠二殿下。次年,攻克浙江绍兴。继随*战于苏南,逼上海,攻松江,援天京(今南京)。年,转战苏南、浙北,皖南,护洪天贵福往广德等地,在皖南徽州(今歙县)建口被俘(一说天京陷前赴赣取粮)。后不详。
李培信(?--)山西平定人。原为太原炼钢厂工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历任决死队*治指导员、组织科科长、卫生部*委,晋冀鲁豫边区*府干部科科长,中共太岳区*委城工部秘书长,太岳*分区*治部主任,晋冀鲁豫野战*第一八四师*治部主任、第一八五师*委。后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
李梯云(5-)豫东南红*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原籍湖北罗田,后迁居安徽金寨。早年在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先后在武昌中华大学,罗田县滕家堡等地从事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曾任中共商城南邑区委委员、商城县委书记。年5月参加领导商南起义。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第三十二师*治部主任,参与开辟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后参加中共鄂豫皖特委工作,在肃反中被错杀。
李硕勋(3-)又名陶,四川庆符(今高县)人。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领导上海五卅运动,当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北伐战争时,在武汉任国民革命*第二十五师*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一*第二十五师*代表,后率部上井冈山。年到上海,历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上海沪西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委书记。年调任中国工农红*第七**委、中共广东省委*委书记。在赴海南岛组织游击战争时被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于琼州(今琼山)。
李盛铎(-)字椒微,号木斋,江西德化人。光绪进士。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年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保国会,闻御史潘庆澜欲参劾倡会诸人,乃检册自削其名,上折反噬保国会,以求自免。戊戌*变后,出任驻日公使。年归国任顺天府丞。5年被派出洋考察宪*。次年回国。武昌起义时,被清廷任为山西布*使,护理巡抚。入民国,任总统府顾问,参*院参*、农商总长。年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长。年为国*商榷会会长。曾参与创办九江仙居铁矿公司、南浔铁路公司、中国银行等。后在河北病死。
李敏修(-)字时灿,晚号阉斋,河南汲县人。清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曾在籍创办经正书舍,历任长垣寡过书院、武陟致用精舍、禹县颍滨经舍山长,主讲经学。5年任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办学校,推行普及教育,于教育改革多所规划。年起,历任河南教育司司长、清史馆协修,中州文献征集处总编辑等职。井被选为参议院议员、众议院议员。又创立河洛学社、谷音诗社和书画社,宣讲新学,提倡教育救国。著有《毋自期斋文字纪年》、《梓里记事》,编有《中州艺文录》等。
李清泉(-)福建晋江人。早年随父至菲律宾马尼拉。18岁步入商界,协同其父经营木材业,创办李清泉父子公司和福泉木材厂,被誉为"木材大王"。年被推举为中华商会会长。年,菲当局通过排华的《西文簿记法案》,规定华侨营业账簿,均须用西文。他领导旅菲侨胞抗争,终于取胜。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起组织"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任主席。并向陈嘉庚致函倡议,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领导南洋侨胞参加抗日爱国运动。他被推选为该会副主席。后因病赴美国就医,在加利福尼亚州病死。
李鸿章(-1)字少荃,清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年回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后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年奉命编练淮*。次年调上海,在英,法、美侵略者支持下与太平*力战,升任江苏巡抚,伙同戈登"常胜*"攻取苏、常。年署两江总督,先后镇压东,西捻*。同治九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的首领。历授武英殿,文华殿大学士。从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了一批近代*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逐步扩大"自强"、"自富"的洋务事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又建立北洋水师学堂和北洋海*。中法战争中,主张乘胜求和,与法国订立《中法新约》。中日甲午战争中奉行避战求和方针,惨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年前往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等。八国联*侵占北京后,与庆亲王奕匡力代表清*府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死后谥文忠。有《李文忠全集》。
李鸿藻(-)字寄云,号兰孙,清末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咸丰进士。曾为皇太子载淳师傅。年,擢内阁学士,署产部左侍郎。次年入值*机大臣。年任工部尚书。年兼总理衙门大臣。以清流议*,名重京师。年策动清流派大臣弹劾李鸿章,反对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次年调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中法战争期间主张抗法,因北宁、太原清*大败,奕沂等被劾退出*机处,他亦同时调出*机处和总理衙门。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奉命商办*务,旋复为*机大臣。次年复为礼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等职。长。曾参与张勋复辟。后退职。李涵秋(-)字应(讠章),别署心香阁主人,江苏江都人。年在湖北主持汉口《公论报》。年应上海时报馆之聘,编辑《小时报》和《小说时报》。次年由周瘦鹃推荐主编《快活》杂志,写有不少社会和言情小说,为鸳鸯蝴蝶派的著名作者之一。所著小说《广陵潮》,颇有影响。另有《双花记》、《近十五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续宜(-)字克让,号希庵,清湖南湘乡人。续宾弟。年以文童从*,抗击太平*,累升知府。后随*攻江西九江、湖口及湖北*安(今红安)等地。咸丰九年(),授荆宜施道,援湖南宝庆(今邵阳)。年,迁安徽按察使。次年,升巡抚,援湖北。年援安徽颍州(今阜阳),占霍兵,任钦差大臣,督办全省*务。
李续宾(-)字迪庵,又字克惠,清湖南湘乡人。贡生出身。初从曾国藩帮办团练,对抗太平*,年开知县,因参与攻湖北武昌和破田家镇,累升知府。次年,转援赣东,陷通城等。年,参与再破武昌,占彭泽,为浙江市*使。年.陷九扛,加巡抚衔。又夺安徽太湖等。后在三河镇(今属肥西)败亡。
李维格清末江苏吴县人。年,任湖南时务学堂西学救习。4年以候选郎中被盛宜怀奏派出洋考查铁*,采办机炉,选雇工师,以振兴汉阳铁厂。次年回国任汉阳铁厂总办,接理厂务,锐意经营,生铁远销美国,日本及南洋各岛,钢轨亦行销国内。
李超时(6-)原名振华,江苏邳县人。*埔*校第四期毕业。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中共邳县特支书记、东海县委书记,东灌中心县委书记,通诲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第十四**长兼*委。后调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工作,在赴徐海蚌特区巡视工作途中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于镇江。
李联秀(-)一名联(王秀),字秀莹,号小湖,清末江西临川人。道光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后官侍讲学士、福建学*。大埋寺卿、江苏学*。曾主讲江南钟山书院。为学自天文舆地、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琐闻轶事等无不究研。著有《好云楼集》。
李葆恂(-)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更号叔默、戒庵、猛庵,别署红螺山人,五十后号熙怡叟,民国后复改名李理,字寒石,号凫翁,又称孤笑老人,直隶易县(今属河北)人。官江苏候补道,精鉴赏,对天文、舆地、绘画、词曲无所不究。工诗,且贯串古今,自成一家。生平蓍述甚多,有《三邕翠墨题跋》,《海王村所见书画录》、《归学庵笔记》、《红螺山馆诗钞》等。
李葆满(2-)原名学刀,又名学福,吉林廷古人。朝鲜族。年起参加反日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任饶河县反日总会负责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同年参加饶河反日游击队,历任游击队*需长、大队长。年后任东北人民革命*第四*第四团团长、第二师副师长,东北抗日联*第七*第二师师长、*长,率部在虎饶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李敬铨(4一)生于济南,字子衡,又名国栋,山东历城人。年人青岛大康纱厂任粗纱工师,曾秘密组织工会。年参加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大革命失败后,去淄川矿区开展工人运动。历任中共中央交通员、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兼济南特委书记。后澶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干济南。
李雁南(7---)名群,清末广东开平人。早年曾投绿林。年广州起义(乙未广州之役)后,加入三合氢南渡摈榔屿(在今马来西亚),结识孙中山。继至缅甸。年返香港,次年参加广州起义(*花岗之役),随*兴攻督署,受伤被捕遇害。葬于广州*花岗,为七十二烈土之一。
李棠阶(-)字树南,号文园.强斋。道光进士,清河南河内(今沁阳)人。年督广东学*.擢太常寺少卿。年在河南办团练,阻击太平天国北伐*,以功加四品卿街,年授大理寺卿,累擢礼都右侍郎。左都御史、*机大臣。次年授工部尚书。年改礼部尚书。于生以潜心理学自居。
李鼎铭(--)陕北开明士绅。陕西米脂人,原名丰功。辛女革命后,曾任米脂县米东区区长。榆林道尹公署科科长、米脂县财务委员会主任。年到米脂县城行医。抗日战争时期,拥护中国共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年起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陕甘宁边区*府副主席。曾提出"精兵简*"的提案,得到毛泽东的重视。
李鼎新福建闽侯人,字承梅,一作成梅,福州船*学堂毕业。年留学英国,习驾驶。年,署北洋海*右翼中营游击,亢定远舰副管驾。年署海*部*技司司长。年任北洋*府诲*部参事,后晋海*司令。年因肇和舰在上诲起义,被褫职留任。袁世凯死后,集*舰于上海吴淞口外,宣布独立,主张恢复孙中山颁市的临时约法。从年起,多次出任海*总长。
李景林(-)字芳岑,一作芳宸,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陆*速成学堂毕业。曾充清禁卫*下级*官。武昌起义后,南下参与镇压革命。嗣调任黑龙江许兰州师参谋。年任参*院参*。年充参战*团长。次年参加直皖战争,失败后投效张作霖,历任奉*师长、*长。年任直隶保安司令,旋兼署省长。次年为善后会议会员。曾附和郭松龄与冯玉祥暗结反奉联盟。又与张宗昌组织直鲁联*。年勾结张作霖反对冯玉祥,妄图破坏国民革命*北伐。年投靠蒋介石,任直鲁*招抚使。年为国术馆副馆长。
李赐凡(6-)湖南宜章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参加湘南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第四*教导队*代表。第一纵队第一支队*代表,第十师*委,第十二师*委,江西省苏维埃*府执行委员会常委兼*事部部长、动员武装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江西*区司令员。中央红*主力长征后,留在当地领导游击战争,后在战斗中牺牲。
李翔梧(7-)河南洛宁人,又名风周。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中国共产*。曾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上海从事秘密革命工作。不久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红*第十四*第四十师*委、第五*团*治部秘书长、红*总*治部敌工部部长、第十三**治部主任。中央红*主力长征后,留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治部宣传部部长,后在会昌天门障战斗中牺牲。
李善兰(-)字士叔,号秋纫,清末浙江海宁人。少从陈奂治经学,于数学用力尤深。后居上海。年任北京同文馆算学总教习。撰有《则古昔斋算学》13种及《考数根法》。对尖锥求积术、三角函数与对数的幂级数展开式、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等都有研究,其中尖锥东积术已有初步的积分思想。他还得出一些有关二项定理系数的恒等式和判定素数的定理。译有《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学》、《代微积拾级》、《曲线说》,又翻译《谈天》,介绍了西方的天文学。
李湘棻字云舫,清山东安邱人。道光进士。年以太常寺少卿署漕运总督,旋实授。道光二十四年()因病自请开缺,年李开芳、林风祥率太平*北伐,奉命督办山东团练事宜。次年率兵勇在徐州防堵失败,被逮,遣戍*台。
李富孙(-)字既,一字芗清浙江嘉兴人。嘉庆拔贡生。生游四方,尝就正干钱大昕、王昶、孙星衍。深通经术。著有《校经口文稿》、《曝书亭词注》、《愿学斋文钞》、《汉魏六朝墓铭纂例》。
李裕智(-)内蒙古土默特旗人。蒙古族。中国共产**员。在北京蒙藏学校读书时,曾参加对学校反动当局的斗争。大革命时期,在包头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年任内蒙古革命*副总指挥,曾率部征讨进*伊克昭盟的*阀井毓秀部。后被国民*反动派杀害。
李弼庭(?-)湖南嘉禾人。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年回国,曾任中共湘南特委组织部部长。年调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总*治部组织部部长。曾参加长征。后在陕北甘泉麻子洞附近视察工作时,遇敌机轰炸牺牲。
李登辉(-)字腾飞,福建同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历任上海复旦公学总教司、教务长、校长。年公学改组为复旦大学,曾赴南洋募集巨资,在江湾购地建校。五四运动期间,曾任国民外交后援会及华侨联合会会长。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租界内设立复旦大学补习部,坚持到抗战胜利。
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又号梅痴,江西临川人。清光绪进士。选庶吉士。后改道员,摄江宁提学使,兼两江师范学堂提督,提倡艺术教育,特设国画。手工科。辛女革命后匿居上海,易儒服为道装,自署"清道人",鬻书画为生。张勋复辟时,曾授学部侍郎。工书,能诗善画,有《梅庵诗文集》、《清道人选集》行世。
李慈铭(-)初名李模,字悉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清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进士。曾任户部郎中、户部江南司资郎。年补山西道监察御史,转掌山西道。能诗词及骈文,著述甚富。所作《越缦堂日记》涉及*治、人事、掌故、诗词、考据等内容。另有《白华绛跗阁诗集》、《越缦堂词录》、《越缦堂读书记》、《湖塘林馆骈体文钞》等。
李福泰(-)字星衙(一作浚颐),清山东济宁人。道光进士。年任番禺知府。组织团练,推行保甲,镇压天地会陈天领导的反清起义。年英法联*进攻广州,率*民堵击敌船。次年英法联*第二次攻陷广州后,曾与南海令叶廷杰等人组织乡团;规复广州。年奉令督办东、北江*务,追求击太平*余部李世贤部。年迁广东市*使。钦年赴潮州办理中外交涉。擢福建巡抚。清理田赋,减免税厘。旋调广京巡抚。奏请遣散乡勇,大量田亩,招集流亡,恢复生产,同治八年()调任广西巡抚。不久病死。
李静诚(-)字洁斋,广西武鸣人。清末秀才。长期在府、州、县署充幕惊。年冬,被委为南宁**分府秘书。年任龙州统税局局长。次年调任广西都督府秘书、梧州中关统税局局长。年升广西陆*第二师中将参谋长。年改任广西财*厅厅长,旋代广西省省长,年,桂系被粤*打败,随陆荣廷等外逃。后迁居上海、苏州、南宁等地。
李嘉瑞(?--)字吉臣,号铁梅,清末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道光进士。授庶古士、编修,累迁云南学*、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为官清介,办事率直,人呼"铁大人",年擢安徽巡抚,兼任提督。招集流亡,开办团练,反对太平*。后革职。晚年主讲陕西关中、保定莲池、天津问津等书院。
李蔚如(-)四川涪陵人,字郁生,号绍乾,又名鸿钧。早年去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7年东斌*校毕业后回国。年参加同盟会重庆起义,任涪陵**府副司令、司令。年后任护国*四川招讨*参谋长兼*法长,四川靖国*参谋长。后隐退回乡。年加入中国共产*,筹资创办弋阳桥国民师范学校,培养革命干部。曾任中共涪陵县委委员、涪陵农民自卫*总指挥。后被川*王陵基杀害于重庆。
李韶九(3二)湖南嘉禾人。北伐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户*。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上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第四*连,支队*代表,江西独立第四团团长,第六*第一纵队*委,第千方面*总*治部秘书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江西省苏维埃*府*治保卫局局长,福建*区第三*分区司令员。后调至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工作时牺牲。
李端甫(5-)安徽阜阳人,又名其稽。年加入中国共产*。历任中共阜阳县委书记,皖北特委书记、皖北革命*事委员会委员,阜阳中心县委书记。年参与领导皖北四九武装暴动,被选为皖北苏维埃*府主席。暴动失败后坚持斗争。后在金家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
李端叶(-7)字宓园,清末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同治进士。累擢内阁学士,迁刑部侍郎。曾四为乡试考官,一为会试副总裁,喜奖拔士类,支持变法。年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1年密荐康有为、谭嗣同于光绪帝,旋擢礼部尚书。戊戌*变时被革职,流戍*。光绪二十七年(1)赦归,主讲贵州经世学堂,以奖励后进开风气为己任,并首倡自办贵州矿产和铁路。
李蕴泰(?---)即李允。清安徽宿州(今宿县)西阳集人。捻*起义时为蓝旗首领。年,随张乐行出征淮南,次年为临淮守将。年太平天国失败后,率部与张宗禹联合作战,封魏王。年捻*分*时,从东捻*赖文光流动作战。年东捻*覆灭于扬州,他率数百人抢渡运河,降于太平*叛徒李昭寿,旋被安徽巡抚英翰捕杀。
李德山(?-)字泽三,清末广西柳州人。少习技击。4年龙岸绅商议办团练,被推为管带,旋因宣传革命,被捕入狱,数月始出。年初在广州谋为新*起义内应,末果。次年,参加广州起义(*花岗之役),随*兴攻督署。冲出后,转战至高阳里米店,积米拒敌,力尽被捕遇害。葬于广州*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李德饧(-)原名佩亭,艺名万人迷,北京人。相声演员。幼随父老万人迷学艺,后拜恩绪为师,曾先后与张德泉、马德绿、周德山、张寿臣等人合作。2年即在北京、天津享在盛名,时有"笑话大王"之称。擅长冷面滑稽,单口、对口,三人相声俱佳。擅演《大审案》、《古董王》、《对对子》、《耍猴儿》等曲目。
李毅士(-)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英国,专修物理,兼攻西画。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抗日战争期间迁居四川。代表作有单色水彩画《长恨歌画意》。
李鹤年(?一)字子和,号雪琴,清末奉天义州(今属辽宁)人。由编修改御史,转给事中。太平*进*长江时,奉命赴河南襄办*务。奏请起用曾国藩。年授常镇通海道,累升河南巡抚。编练"毅*"、"嵩武*",分别交由宋庆和张曜指挥,又以马队交善庆指挥。曾赴陈留督战,围攻捻*。年授闽浙总督,署福州将*。年调东河河道总督,兼署河南巡抚。运河在黑岗溃决,亲自督工修复。光绪七年()授河南巡抚,仍兼河督。光绪十三年()郑州*河决口,以失职,褫职。
李慰农(-)安徽巢县人,原名尔珍,又名味农。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五四运动时,在芜湖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年赴法勤工俭学。年与周恩来等参加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年转入中国共产*。同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年回国,历任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中共青岛地委书记,胶济铁路总工会宣传指导员,曾先后领导青岛四方机车厂和日商内外绵纱厂工人大罢工。后遭*阀张宗昌逮捕杀害。
李燮和(-)湖南安化人,字枉中,号代钧。曾在长沙求实书院读书,先后参加华兴会和光复会。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次年回国参加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后赴南洋活动,年参与领导上海光复。沪*都督府成立后,在吴淞设立**分府,自称都督。不久被孙中山委为光复*总司令,参与攻克南京之役。民国成立后,任长江水师总司令,旋辞职。年8月与杨度等人发起组织筹安会,为复辟帝制效劳。袁世凯死后,回乡闲居。
李瀚章(?-约)宇筱泉,清安徽合肥人。鸿章兄。历任湖南永定、益阳、善化(今长沙)知县。年后参加镇压太平*。任江西吉南赣宁道,广东督粮道、布*使。年任湖南巡抚。镇压贵州苗民起义,追击太平*佘部李世贤部。年任浙江巡抚。再署湖广总督。光绪元年()任四川总督。年后任漕运总督,旋调两广总督。因坚持抽闱姓捐款四成以充*饷一事,不治舆论,寻借疾告归。
李霭民(卜)广西岭溪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任南宁《革命之花》编辑。同年参加百色起义,在中国工农红*第七*做*治工作。年任第七**治部宣传部部长。次年调红*总*治部工作,当选为红*反帝大同盟主席。后在长征过草地时病逝。
李耀汉字子云,广东新兴人。清末投身绿林,后受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抚,为巡防营下级*官。民国建立后,累升至巡防营统领、肇阳罗镇宁使。年参加护国战争,任肇庆护国第四*总司令。次年任广东省省长,旋署广东督*。年免职。年曾一度复任广东省省长,不久退居香港。
李耀先(4-)广东揭阳灰寨乡(今属揭西)人,又名文肱。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曾任中共广东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秘书、青年团广州地委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年底参加广州起义。年任中共广州河南区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后遭国民*反动派逮捕杀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