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武林高手用过的重兵器,陈发科之后无人能用
TUhjnbcbe - 2024/3/7 17:05:00

陈家沟有一重兵器,陈发科之后无人能用

陈垚(读音yáo),字坤三,陈鑫胞兄,陈氏十六世孙,陈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中讲:“我先大人命我兄讳垚习武,命愚习文。习武者,武有可观;习文者,文无所就。”意思是说,陈鑫的父亲陈仲甡让他的哥哥陈垚从小就开始习武,让陈鑫学文。可见其父对陈垚是寄予厚望的,希望陈垚在武学上能有所建树,进而为朝廷效力。

陈垚(—)

陈垚不负父望,潜心苦练拳术,每年练拳近万遍,20年坚持不懈。因而陈垚虽然个头矮小,体重不超百斤,但其功夫之纯,一时无出其右者,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对方有多大力量,体重超出多少倍,一旦接触到陈垚,则感到滑如冰凌,粘住走不脱,放出像射箭一样,能跌出一丈多远。是真*彬正的武林高手!与现在扭捏出来的所谓“高手”,有天壤之别。陈垚17岁时,因便随父辈上阵杀敌,征战十余年,参加大小战不计其数,未曾受挫。这一点在《陈氏家乘》和《陈仲甡传》中记载:

咸丰三年五月(即年),粤寇林凤祥、李开方率众数十万由巩渡河(*河)......,公(即陈仲甡)倡议御寇,率胞弟武生季甡、族弟衡山、耕耘、长子壵、侄淼,纠合族徒数百,乡勇万人,二十一日应战。

太平天国影视图

陈垚当年上阵杀敌使用的兵器是一对重兵器:锏,如下图所示。陈垚用的锏,每只重约30斤,一对约60斤左右,此兵器舞动起来,威力是惊人的,但非膂力过人不能使用。如若不信,可以试一下重10来斤一米左右的铁棍,看用单手能抡几下?

兵器铁锏

陈垚功夫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在他五十多岁时的一个夏天,他正躺树下休息,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不停地开他玩笑。于是他四肢展开,仰面躺在席上,对那几个小伙子说:“你们一起上来拽着我的胳膊腿,看能不能把我落下席。”话音刚落,“哗啦”一下上来七八个棒小伙子,有的抓胳膊有的抓腿,只轻轻一拽,就一下把躺在席当众的陈垚拉到席边沿了。陈垚还给他们打气道:“都加把劲,谁也不能使假劲!”小伙子们心里冒出歪主意,他们要拽着陈垚在大树下转几圈,非让这个老头出出洋相不可。他们喊着号子鼓着劲地拽,谁知这回陈垚象钉在席上一样,连拉几下没动一丝。当他们憋足了劲拽时,猛然觉得陈垚身子一抖动,七八个人都被击倒在地,谁用的劲大,摔得就更重,捂着屁股龇牙裂嘴直叫苦,惹得围观者哄堂大笑。小伙子们不敢再小看陈垚,后来都拜陈垚为师,学起拳来。

太极影视图

陈垚年过世后,年轻时用过的一对锏就留了下来,由于这对锏太重了,陈家的后人几乎无人能用。陈氏太极拳第11代小架传人陈立清(—)说:祖爷的这对锏,除了族爷陈发科能使得动这对锏,其他人都不能使。(我第一次听这故事时,曾将“锏”听做“剪”,当时还奇怪,为什么有人将剪刀作为武器?还是两把大剪刀?在这里表示十二分的尴尬)。

铁锏

洪均生公在《陈式太极实用拳法》中讲:

陈师又自言曾在温县协助守城,扎死一个攻城的红枪会员,捉过两个土匪,皆系手到擒来。一九五六年该县有人来京了解此事,陈师连说,麻烦疙瘩。

我曾见过一次,陈师因剑华说凭我这二百斤的体重,对方就不能奈何于我。陈师一时高兴,就说:“真的动不了你吗?”说着一手贴李项部,一手握李脚腕,将他平举起来。以肘发出去是力与巧合。而举起二百斤的活人,却是非真正膂力过人莫办。

陈发科,顺拦肘

可见陈发科的力量相当的大,功夫也是相当的高,也是一位武林高手,被称为“太极一人”,不为过。这与太极拳圈里流行的“用意不用力,以意打人”等是完全不同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林高手用过的重兵器,陈发科之后无人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