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陈鸿飞
22年,坚守乡村三尺讲台,立德立言初心不改,见证着一个人誓做一名乡村教师的梦想有多高。
22年,坚持乡村一线教学不缺一堂课的传奇,见证了一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执念有多强。
22年,一个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县市骨干教师,衡山县店门镇中心学校教师康鑫云,用她朴素的人生经历,演绎了当代乡村教师的不凡历程!康鑫云说:“当年要不是老师培养,我不会走出大山。我也要把孩子们送出大山,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年7月,康鑫云毕业于衡阳师范专科学校。同年,她来到工作的第一站店门中学。
站上讲台那年,她只有20出头。
康鑫云环顾着讲台下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一双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她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孩子们可能想不到,这位从大城市“学成归来”的新老师,就是这所小学的毕业生。
“看到这些孩子,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我想好好教他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识都掏给他们!”康鑫云暗暗发誓。
山窝窝里,谈何容易?
康鑫云说,她热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熏陶他们,用爱和包容来引领和感化孩子。始终以“学生事无小事,课上课下皆教育”来要求自己,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康鑫云,决定用自己所学开拓一片新天地。在历史课程的教学手段上,她强化直观教学,能够熟练的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年,在《三学三教》教学模式探讨的教学比武中,康鑫云教授的公开课《三国鼎立》获得听课者的好评,荣获衡山县级三等奖。年,她在衡阳市中学历史说课比赛中的《美国南北战争》一课,荣获衡阳市级一等奖。去年,她所撰写的论文《浅论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评选为省级一等奖。
在教育教学中,康鑫云注重总结教学经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近几年来,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获省一等奖。《运用历史课堂提问开发学生智能》获衡阳市一等奖。撰写的《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在国家刊物《教育界》期刊上发表。撰写的《初中历史教学实施情境教学的影响探讨》在国家权威刊物《科技创新导报》上发表。
育人德为先,身教胜言传。康鑫云爱孩子,也想把爱传递下去,她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康鑫云所教的班上有个名叫吴辉的男生,穿着简朴。吴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八十多岁高龄的奶奶,爸妈每月只寄一次生活费给他。如果遇上父母没有按时发工资,吴辉和奶奶只能向左邻右舍借钱度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康鑫云有空就叫吴辉到她家吃饭,并借钱给他,还让班干部组织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吴辉。令吴辉想不到的是,在他生日那天,康鑫云还组织全班同学为他送蛋糕唱生日歌。
康鑫云“吃的是老师的饭,操的是妈妈的心”。在班级的温暖中,作为一个留守儿童,吴辉后来成绩优异,考上了一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年到年,康鑫云连续三年被评为店门镇优秀教师。今年2月被评为衡阳市级骨干教师。年,她在潇湘少年榜创文大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去年,在衡山县、南岳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康鑫云指导学生荣获创意赛一等奖。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康鑫云说,她愿作一片绿叶,汲取更多的知识,扎根在农村中学大舞台上,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