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壮大村集体经济衡阳在行动丨黄泥村豆腐
TUhjnbcbe - 2024/12/21 17:58:00
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http://www.zgbdf.net/m/


  记者莫雄飞


  9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衡山县最西端的黄泥村,了解当地的“豆腐经济”及其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地处双峰、衡山、湘潭三县交界,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村内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国家3A级景区唐群英故居也位居此。近两年,该村因地制宜,通过土地流转和大力发展“豆腐经济”及其相关农副产品产业链,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奔小康。

 

 做大“豆腐经济”
  做强相关产业链


  “我们村的豆腐制品一直以来都是老字号产品,制作工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再加上我们用的又是优质泉水,所以做出来的豆腐外焦里嫩、口感细腻、营养好,在本地及其周边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黄泥村总支书记高军庚一边领着大家参观村里的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石地方豆腐厂,一边详细介绍着厂子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看到,豆腐厂加工车间内,七八个村民正通过磨浆、冲浆、筛浆、烧浆等环节,在忙碌地制作各类豆制品。厂房外的销售点旁,一位村民正在现场油炸豆腐。在油锅旁边,则围着一群游客,他们正等着豆腐出锅,好买回家品尝。在销售点旁的马路边,还停着一辆运输车,车主告诉记者,他们是特意从邻县赶过来买豆腐的。


  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伙人、石地方豆腐厂法人代表袁立泉告诉记者,厂里生产的油豆腐虽然每公斤要卖20元,比别处贵上不少,但仍然很受游客和连锁店的青睐,经常是每天上午10点左右,当天生产的油豆腐和香干就会销售一空。“现在,我们厂平均每天能销售公斤豆制品,如果碰上节假日,豆腐销量会翻倍,每天能卖出多公斤。”


  “除了油豆腐好卖,我们厂生产的柴火香干、猪血丸子也是供不应求。”袁立泉说,厂里打算扩建场地和增加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种类也会不断增多,“以前我们不做腊制品,现在我们不但生产腊肉、腊鱼、腊猪脸等,还在积极开发剁辣椒、红薯粉、小鱼干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


  为打开市场销路,黄泥村这些年通过长途客车带货、线上线下销售、连锁餐饮行业销售等方式,将石地方油豆腐销往湖北、广东、广西、河南等地。还通过网络平台及参加各类电商活动,提升知名度。同时对全村20多家手工豆腐作坊加强卫生、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


  高军庚告诉记者,为了做大做强村里的“豆腐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里准备追加投资,进一步扩大豆腐厂的规模,同时努力开发出更多的农副产品,要把本地人种的辣椒、头、萝卜等进行深加工,放在合作社里一起推向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做强“旅游经济”
  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在参观完石地方加工厂后,村总支书记高军庚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村里的红色景点----唐群英故居。唐群英故居现为国家3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军庚告诉我们,随着红色旅游兴起,这两年来唐群英故居游玩的人每年达数万人。


  在群英广场正前方,有一片面积很大的优质稻田,稻田四周风光旖旎,远处,一辆收割机正在忙着收割。整个群英广场周边,犹如一幅壮美的乡村田园风景画呈现在眼前。


  “群英广场这一带风景宜人,农家乐众多,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黄金区域。”高军庚说,“今年上半年,我们在这里流转了亩稻田,与种田大户合作种植水稻和油菜,盛开的油菜花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游玩,进一步促进了村旅游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


  “今后,我们想把群英广场四周以及村部前面的土地陆续流转过来,在村里大规模种植油菜花,利用油菜花和唐群英故居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游玩,从而更好地带动村旅游经济发展,也带动村里的豆类制品及其相关农副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站在水稻田前,高军庚兴致勃勃地向我们描画着村里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规划。


  

记者手记:
  “后备厢经济”成乡村游发展新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旅游人群已成为采购黄泥村土特产的重点人群之一,豆腐、香干、猪血丸子、腊肉、腊鱼等统统被打包带走。游客们不经意的“后备厢消费”,既开启了村民的营商意识,更成为拉动他们增收的动力。“旅游改变了村貌,更启发了民智。”


  随着美食与美景结合的新旅游模式越来越流行,游客品尝到的也不仅是食材本身的味道,更包含着浓浓地方风土人情。村支两委也深刻认识到这点,在做大、做强“豆腐经济”的同时,将其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乘数效应”和“扩张效应”,让“美景+美食”叠加创造更大的价值。


  俨然,“后备厢经济”已成为黄泥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优势!

1
查看完整版本: 壮大村集体经济衡阳在行动丨黄泥村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