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姓
姓氏来源
出自姬姓,周公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封在蒋地,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被楚国灭国,后来他的后代就以蒋为姓。
第二个少数民族中的蒋姓。
河南是蒋姓的发祥地,楚国灭了蒋国以后,蒋姓部分留在了河南,一部分向西迁往了陕西,一部分向东迁到了今天山东广饶就是今天的山东东营一带。广饶的蒋氏十分发达,叫广饶蒋氏,有个堂号叫乐安堂。蒋氏南迁是从汉朝开始,东汉有一个人叫蒋横,被冤屈遭到迫害,他的九个儿子四散开来,后来光武帝给他平反,找到了他的九个儿子,全部封侯。公华侯,会稽侯,在今天的浙江绍兴,临苏侯,今天的江苏。临湖侯,普亭侯这都是很南方了。临江侯,今天的重庆忠县,九江侯,今天的江西,云阳侯今天的陕西淳化境内。函亭侯,今天的江苏无锡宜兴。所以蒋氏还有一个堂号叫九侯堂。后来的蒋姓几乎都是宜兴的一支,别的地方因为战乱等其他因素而断了,宜兴这一支很发达。这一支后来有的迁到了宁波,成为望族,这一支子孙有一个人很有名。士杰公,宋神宗时期,金紫光禄大夫蒋浚明之后,这一支迁到了今天的溪口镇。成为蒋介石的祖先。蒋姓是大姓,排名第四十五位。
蒋姓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人才辈出。
无论是三国里的蒋干,蒋钦,还是近代的蒋介石,蒋百里,还有现代明星蒋勤勤蒋大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他的不常见的更加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宗祠对联:
万古诗书,铭美乐安郡;千秋俎豆,宗光居易堂。
——全联典指蒋姓名郡名堂。
碧岩绘就三绝画;
廷锡集成万卷书。
——上联典出明代画家蒋时行,筑楼于碧岩,所绘《真武像》与《上庵图像》《瀑布龙口圣像》合称三绝。下联典出清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康熙钦命核定“古今图书集成”万卷。
父子台湾图半壁;
亲朋溪口保祠堂。
——奉化溪口有两个蒋姓村庄,村民们自己集资翻修了蒋家祠堂。去台湾的蒋姓人和他们的后代,年年都要回到浙江奉化溪口认祖归宗。
附:
维新浑祖烈;
有谷裕孙良。
——蒋祥墀撰湖北省天门市蒋氏宗祠联。
高洁天然飞石鹤;
钟灵毓秀潜元龙。
——佚名撰蒋姓宗祠联。联典指东周春秋时蒋国国君蒋子涵。
蜀中曾继如龙相;
湘上今传伏虎名。
——佚名撰蒋琬祠联,祠祀蜀汉名臣蒋琬。
沈姓:
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黄帝的后裔,沈,本来是一个国名,大禹后代的一个封国。周文王的第十子,因为评判有功,就被周公举荐为司空。周成王就将他的叔叔封在冉国,又名沈国。古时候冉和沈的读音一样。春秋时期沈国被蔡国所灭,他的子孙后代逃到楚国,就以沈为姓。
2出自芈姓,楚庄王之子,被封在沈地,他的后代就以沈为姓
3还有一个沈国,为少昊裔孙台骀(一作台胎)氏之后,以国名为氏,他的后代也是沈姓
4沈地当地当官的也有以沈为姓的
5、出自姒姓,为春秋时沈子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有关资料所载,沈氏源出姒姓,春秋时公族受封,为子爵位,世称沈子。沈子的后代有的以祖名为姓,称为沈氏。
6少数民族的形式。
历史名人
季载:西周初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他受周成王之封,建立了沈子国,子孙以地为氏。但他并没有做沈子国首领,因为当时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发现聃季载行为端正,谋略超群,足以授以重任,就任命他为周朝的司空。主管农业及水利工程等大事。由于他办事认真,善动脑筋处理各种难事,因此取得了很在的政绩,使周朝的农业水利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季载本人也赢得了天下老百姓的敬佩。
沈郢:东周时人,是聃季载的后代。品德高尚,谋略超人。当时沈子国已经灭亡。秦王每每听到传闻,都说他有济世之才。秦王国想使秦国强盛,当天下霸主,至处收拢人才。于是秦王就请他到秦国去当宰相。但他坚辞不就,不愿与虎狼之国的秦有来往。便在自己的家乡颍河(泉河当时称颍河)之滨建了一个亭子,名叫“沈亭”,常在此钓鱼游息,自得其乐,直到幕年。他高洁的品格很受后世之人敬仰。
沈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佺期: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曾官至太子少詹事情、修文馆直学士。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括(约年——年),北宋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梦溪笔谈》。他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它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梦溪笔谈》中。《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评价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
沈万三:原名沈富,元代中期随其父由湖州南浔迁至周庄东坨,以躬耕起家,后来凭借周庄特有的地理优势通番,进行海外贸易活动。最终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遍天下”的江南首富。
沈度(——),明书法家。华亭(属今上海淞江)人,字民则,号自乐。善篆、隶、真、行、八分书,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最为明成祖所赏。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号大小学士。
沈周(——):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属今江苏吴县)人。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著有《石田集》、《石田诗钞》等。
沈和:戏曲作家,所作杂剧时人称为蛮子关汉卿。
沈世惠(--)字泽远,湖南武冈人,一生用了三十九年巡游天下酒坊,拜师学艺,著有《世间美酒》、《沈氏白酒论》、《健康与美酒》等,晚年定居中国酒城泸州,承祖业创办了中国泸州沈酒坊。他要求徒弟及子孙定要传承沈氏祖训,在白酒酿制中做到“酿酒传诚,粮心老窖”,即坚持诚实、诚恳、诚信的“三诚”原则,用上等的粮食来酿世间美酒,“老窖”专指白酒。清代康熙皇帝称其为:酿酒大仙。世人誉称他为:一代中华国际酿酒大师。
沈德潜(——)清代诗人、诗论家。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著有《说诗晬语》、《沈归愚诗全集》等。
沈葆桢(——),清末大臣。福建侯官(属今福州)人。原名振宗,字幼丹。林则徐女婿。道光进士。初任监察御史,年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捕杀幼天王洪天贵福,年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年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与李鸿章同为筹建海军的主持者。有《沈文肃公政书》。
沈雁冰(.7.4——.3.27):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著名革命文学家。他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沈钧儒(——),字衡山,生于浙江省嘉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宗祠对联
一梦黄粱,传奇佳作;
四声诗谱,格律新生。
——上联典指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沈约。他首创“四声”之说。下联典指唐代文学家沈既济《枕中记》。
成编创体《四声谱》;
望月登台“八咏诗”。
——全联典指沈约作《四声谱》及《登台望秋月》诗八首。
建业三朝都水监;
成书数卷梦溪园。
——上联典指北宋沈立,历官两浙转运使、都水监等。著成《河防通议》,治河的官员都以此书为根据。下联典指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住润州,筑梦溪园,以平生见闻,撰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冶炼等方面。
附:
立志须存千载想;
闲谈无过五分钟。
——近代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沈钧沈均儒撰沈姓宗祠联。
渔艇到门青涨满;
书堂归路晚山晴。
——采用清代诗人、文学家沈德潜自题联。
武奠霞漳开十邑;
德垂梅圃祝华封。
——此联为福建诏安南诏沈氏祖庙联。庙祀开漳功臣武德侯沈世纪。
阿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
——郭沫若撰赠茅盾(沈雁泳)联。
春兰早芳,秋菊晚秀;
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此联为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沈尹默自题联。
诗家俎豆不祧,我亦熟休文四声、佺期五字;
胜国衣冠如昨,人当慕青原仪节、石田孝忠。
——此联为山西省太原市沈氏宗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