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iPhone退货 富士康/苹果现变数?
提要: 由于2012年秋季上市的智能手机“iPhone 5”需求增长钝化,成长神话破灭、发展失速等说法开始围绕美国苹果。就在这种氛围下,2013年4月下旬,一则来自中国的新闻不期而至。
由于2012年秋季上市的智能手机iPhone 5需求增长钝化,成长神话破灭、发展失速等说法开始围绕美国苹果。就在这种氛围下,2013年4月下旬,一则来自中国的新闻不期而至。
代工iPhone的全球第一大EMS公司台湾鸿海精密工业(Hon Hai PrecisionIndustry,以下称:富士康)生产的iPhone因质量不合格遭到苹果退货,并被要求返工重造。数量高达500万部。。
利润的2/3泡汤
消息来源是2013年4月20日发行的《中国经营报》,文章引用了富士康某员工的话。文章称,苹果2013年3月15日要求退回500万部iPhone返工重造。退货的原因在于外观未能满足苹果制定的标准,以及性能不良。此次退货的数量虽为500万部,但累计将高达800万部。这名员工估算,按照1部iPhone的生产成本为200元计算,如果返工费用全部由富士康承担,损失将达到10亿~16亿元。这意味着2012年,负责iPhone代工的富士康iDPBG(innovation Digital Product Business Group)事业群2/3的利润将付诸东流。
2013年3月25日,iDPBG事业群总经理钟成裕因产品与客户发生争吵。闻讯,富士康郭台铭董事长打电话斥责了钟成裕。之后,钟成裕便不再到公司露面,其职位由陈辉龙接任。富士康中国深圳工厂的一位员工透露,钟成裕之所以与客户争吵,原因正是因为iPhone的生产和品质。
之后,从2013年4月上旬开始,富士康生产iPhone及其部件的深圳、郑州、太原三个工厂园区全面停线。苹果也派人进驻调查,直到同年4月15日才开始恢复生产。
但中国的另一家经济类报纸《第一财经》(2013年4月24日刊)却报道称,富士康发言人邢治平于4月23日向该报强调:了解制造服务业流程的人都知道,一个工厂不会不做任何措施,让退货率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对于退货500万部的说法给予了否认。
并非突如其来
在这里,笔者想指出的是,iPhone的品质不良问题并非突如其来。
查看全文
分享到:
6.0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