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期望在新一轮经济格局中出头
今天,王岐山副总理亲自莅临论坛,并将作主旨演讲,充分体现了中国*府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高度重视。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26日在第四届中博会重头栏目--万商西进论坛上做开场主持时说。
当天上午,世界500强企业家、各国*要和驻华大使、商界领袖、专家学者在出席第四届中博会开幕式后便走进了论坛会场。与会各方都希望能在论坛上找到产业合作、解决危机的办法,参与主办中博会的中部六省*府,更希望中部能在新一轮经济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部地区的诉求
尽管中部各省不同程度地受到外部冲击,但经济发展的势头总体良好,有利条件很多,中部六省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人文历史积淀厚重,能源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较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人力资源充裕、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潜力很大。 王岐山副总理在主旨演讲中,对中部寄予厚望。
王岐山说: 我对中部地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当务之急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认真落实中央的*策措施,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粮食、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推进体制改革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府职能,坚持依法行*,加强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夯实各部门和基层的基础工作,从点滴入手,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
王岐山副总理的三点希望正是当前中部的三大诉求,一是中部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能够在新的经济格局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与长三角、珠三角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
过来人 曾荫权、何厚铧的说法
中部六省不但有地理上的优势,更有庞大的人口和消费力、雄厚的市场,香港和中部六省一直是密切的经贸伙伴,香港企业愿意继续在中部地区投资,也希望开发中部市场。 在论坛上,香港特别行*区行*长官曾荫权以 过来人 的身份说,香港方面希望六省*府推出更多的便利措施,缩短审批时间,提供更多的分销平台和市场信息,使港商与六省企业更容易洽谈,加强两地经贸往来。
曾荫权说,香港企业最大的顾虑是承接地提供的优惠*策的延续性以及是否有合适的配套设施。他举例说,有一家品牌的制造商在2007年把一条主要的生产线从广东转移到合肥,利用当地提供的优惠条件、多元化的原料来源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成功地扩展业务。 可以看到,在各省市*府的大力支持下,中部六省对港资企业将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充足稳定的能力和水电供应,那是企业转移的首选要素,在珠三角等地投资的香港企业也一样面临着 转移 的问题,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等产业,而中部地区正是一个理想的 承接点 。
产业不同,要求也不同。 澳门将全力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商贸服务平台,基于优势互补,共同受益,澳门与中部六省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澳门特别行*区行*长官何厚铧在论坛上说,国务院已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个纲要在充分考虑澳门的优势和实际的基础上,为澳门阐明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根据特区实际和《纲要》精神,澳门将全力打造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和区域商贸服务平台,而 中部崛起 又正好为此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亦将潜力无限。为此,澳门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全力支持 中部崛起 发展战略,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推进双方合作与共同发展。 何厚铧说。
商务部的表态
我很高兴看到各个国家、各个企业都选择站在一起,参与到危机解决中来,这才是世界更需要的。 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卫国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企业来说,危机中的本质回归体现在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把产品卖出去。
外需转内需为中部提供无限契机,但买卖需要一个交易环境,针对此情况,主办方之一的商务部明确表态,今后将重点在七个方面支持中部地区发展。
一是支持中部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依托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贴息*策支持,给予入园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
二是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在中部培育形成一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赋予其保税物流、便利通关等*策,对重点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三是支持中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四是支持中部地区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五是支持中部地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六是支持中部地区企业 走出去 。给予中部地区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资格优惠,鼓励中部地区各省建立劳务外派基地,建设劳务外派品牌,对中部企业在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时给予支持。
七是支持中部地区开展投资和产业转移促进活动。加强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规划引导,制定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导向目录;利用多边投资促进机制,支持中部地区加强同国际组织、境外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东部和中部以及中部省际之间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加强投资贸易合作,共同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资促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