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众说纷纭中前行,当然剧集一旦开播,就像箭矢射出去一样,决没有中途停下来的道路,但观众绝对有选择弃剧的权利,但就目前的收视率来看,似乎波动不大,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观众还是留在了场子中,一边吐槽,一边又孜孜不倦地看着。
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什么,因为她可看的点还是很多的。剧情还没有发展到人们毅然弃剧的地步,此外,本剧的演员在剧本不够有利的情况下,仍能认真琢磨剧本,发挥出最好的演技,这也是观众不忍弃剧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医院》整体的故事框架还是不错的。
本剧的主角马天明,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街头小混混,带着两个兄弟,在动荡的时局中随波浮沉,还企图在纷乱的上海滩,创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坑蒙拐骗之前只能是他试图实现梦想的手段,直至遇到地下党人蔡里昆,卷入一起争夺红色基金的斗争中,他的人生方向才开始悄然转航。
革命不分先后,但最终,一波又一波的普通群众,觉醒起来,并不断地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势所趋。
马天明,穷苦出身,本性不坏,骗人也不过是被生活所迫,他的正义感虽在异常的窘迫艰难中,还是会不时地显露出来,善恶是非在他心中是拎得清的,这就是他日后能转变成坚定的革命者的精神基础。
如果不再纠结他小混混的身份如何冒充医学博士这一槽点,此剧看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如果,剧本能够给他多设定一些理由,令观众信服,我想此剧还是相当不错的。
真蔡里昆的介入,真假蔡里昆相互配合,与敌人周旋,也与医护人员周旋,一边艰难地为朱天德看病,医院中较为长时间的不被识破找到了理由。起码,马天明是十分聪明好学的。此外,假蔡里昆在真假身份之间来回切换,搞笑又有趣,但也绝不至于出戏,也是令人信服的,不能不说,秦俊杰的扛剧的能力还是十分强大的。若是换一个顶流小鲜肉试试。
目前,此剧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朱天德屡换不醒,而敌人步步紧逼,而马天明已经医院的目的了,那是实实在在的革命呀,生死即在一瞬间,马天明正经历着异常艰难的思想上的转变,他在犹豫他在抉择,不断被唤醒的良知和觉悟,与他小混混身份的胆小、自私、狭隘不断地撕扯着,此剧在这一点上设计得还是相当成功的。
但问题是,敌人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敌人显然已经获知了真假蔡里昆的猫腻,之所以表面上佯作不知,是因为敌人需要蔡里昆医治朱天德的昏迷不醒,这是敌人办不到,而朱天德与蔡里昆就是敌人圈在笼子里的鸟,敌人可以随时把他们抓起来。这是敌人的自信,也是我方借以获胜的机会。
问题的关键是,敌特的高层显然已失去耐心,要收网了,而朱天德却迟迟不能醒来,一方面,医院这边的特务要求高层给出时间以获取更大的功劳,挺负责的呀。而我们的蔡里昆用尽了办法却毫无起色,观众的心时刻都悬着,这是与时间的赛跑呀。
但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马天明的弟弟要被敌人押送南京了,似乎要按共党处理,牛儿说可以拿钱救人,马天明怎么办,这是一个异常不确定的因素,为接下来故事情节的走向带来了很大的干扰,马天明是极重亲情的人,他不可能不顾弟弟的安危,医院拼死去救弟弟,也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但一旦离开,这边我党的一切努力就尽付东流,怎么办,而目前马天明还没有觉悟到舍小义而顾大义的地步呢。
任务紧任务急,但剧集在具体的紧张感上设计得仍然不够紧凑,就像剧集中的那个老特务叫曲什么来着,忘了,坐在轮椅上,表现得风淡云轻,不急不慌,这是要钓大鱼的阵势吗。但是,他的智慧和底气又表现得不够,这丝毫也怨不得那位演员,因为剧集没有给他设计必要的细节呀。
最后不能不说,剧本和演员是相互成就的,好的剧本太重要了也太难得了,希望制作方重视编剧就像重视顶流小鲜肉那样,好剧本的出现就能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