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镇东邵俊杰报道29年是怎样的一个人生长度?这对于衡阳市衡山县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李雪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自年湖南第三师范毕业至今,李雪芬一直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她一直用这八个字要求着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9年来,她当了28年班主任。她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己任,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她把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给了学生,也收获了作为老师那份特有的幸福与美好。今年9月,李雪芬荣膺“衡阳市师德楷模”。
用心“拴”住辍学孩子
年,李雪芬被分配到当时衡山县最贫困的乡镇新场市乡(现已合并为永和乡)的一个偏远乡村小学,开始从教生涯。从乡村小学到乡镇中学,再到衡山县城小学、中学,辗转29载。岁月悄然流逝,当年的青春少女,已到中年。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对一份朴素而挚爱的事业的坚守。
李雪芬走上了三尺讲台,这一站就是29年。这些年来,她坚持用母亲般的关爱和启发式的教学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面对刚入校的孩子,她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理解和照顾,“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在这片美丽的净土上,只要我种下的是爱的种子,那么,我收获的必将是真诚的回报。”李雪芬笑着说。
年,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初一学生小戴没有来报到,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发现后,安排好手头工作后立马骑着自行车前往学生小戴离校十多里的家。那时,由于道路还未硬化,天晴一身灰,下雨天一身泥。“路面稍微平整一些的我就骑着走,路不平的时候我就推着单车向前走。她是我的学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孩子就这样放弃学习的机会,何况她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就这样,李雪芬抱着坚定的信念独自推着自行车向学生家中走去。
小戴辍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家里没钱”。对此,李雪芬耐心劝导小戴,让她的思想转变过来。也在这一学期,李雪芬得知丈夫的工作单位正在寻找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学子准备资助的消息后,她立即将小戴的家庭情况报告上去。最终,她和丈夫拿出部分工资,并配合永和派出所将民警们捐赠出来的资金用到小戴助学上,“看到她重回校园,我内心是由衷的高兴,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教书育人的责任!”知道小戴早早就失去母亲,缺少母爱,李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给予她更多的关爱。这些“往事”一直被小戴记在心里,也成为李雪芬至今美好的回忆。
做“妈妈式”的老师
李雪芬一直坚信,教育是一项朴素的良心事业。而每一个孩子,无论成绩的优劣,都将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她总是用慈母般的关怀对待每一位学生。“妈妈,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母爱,好温暖……”如今,谈起曾经的学生小伍(化名)对自己那声亲切的称谓,李雪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原来,在小伍六岁时,其母亲遭遇车祸后,父母离异,家庭的不幸对他的影响极大,生活失去了依靠,成绩也随之下滑厉害。“孩子不能这样消极下去,多么好的一个小男孩呀,我必须让他振作起来!”看着小伍消极的状态,李雪芬感到心疼。
下半学期年至年上半年的两年间,小伍因为无人照看,寄住在李雪芬的家中。每晚,李雪芬在认真辅导他的功课后,贴心地帮其盖好被子后才入睡。一次晚间,小伍的肚子不舒服时,李雪芬母亲般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为他揉肚子,直到他入睡后才回到自己的床铺。由于常年跟母亲分离,缺少母爱的他非常依赖李雪芬,课后常常跟在李老师身后,轻轻地喊她“妈妈”。在李老师的关爱下,小伍不但成绩有了进步,性格也变得大方自信。
(小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