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知识。
2.读诗歌,解大意,领略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
3.体会诗句情感,感悟诗人的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诗歌,领略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情感,感悟诗人的远大抱负。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五元人民币纸币背面图片给学生看。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分享一张图片,同学们请看图片上有什么?
生:钱!
师:看来大家的小财迷本质暴露了呀!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没图片上还有什么?
生:泰山。(五岳独尊)
师:没错,我们的伍元纸币背面的这个景色正是泰山的景色。泰山自古以来就有“五岳独尊”的美誉,我们来一起简单了解一下泰山。
简介泰山。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泰山的诗篇--《望岳》
二、课前预热
(一)了解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知识。
2.读诗歌,解大意,领略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
3.体会诗句情感,感悟诗人的远大抱负。
(二)文题解读
解题:“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三)走近作者
(—年),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等。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被誉为“诗史”。其诗沉郁顿挫,格律严谨,感情真挚,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被后人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四)写作背景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一首诗咏的是东岳泰山。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离开长安,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三、整体感知
(一)读
1.初读——读准字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重点强调“曾”“眦”“览”三个字的读音和写法。
2.再读——读出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引导学生用拖长音的方式来读出节奏感。
课文朗读-七语下-20古代诗歌五首望岳00:31来自大知闲闲yu3.三读——读出诗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泰山。青:青色,指山。未了:没有终了。
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割:分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绝眦:睁大双眼。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终要。
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显得渺小的群山。
(二)思
1.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又不想直接表达的时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表达,这些物品、景物就叫做意象。本诗中的意象是什么呢?
明确:泰山
2.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
明确:望
3.作者具体是怎样望泰山的?
()这一句诗,从()望的角度,让我看到了
泰山()的形象。
(最简洁的话概括)
岱宗夫如何?远望拔地而起、连绵不绝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近望神奇秀丽、高大巍峨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细望层云迭起,心胸激荡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展望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一览众山小。
(三)品
1.通过作者对泰山这个意象的描绘,你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1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两句?
明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3.那么什么是兼济天下的思想呢?
明确: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为祖国效力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它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统治阶级的批判,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它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顾自我苦难,依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四)悟
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怎样兼济天下?
(各抒己见)
或许你觉得,古代先贤的兼济天下胸怀你还无法拥有,但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有时代的责任感。责任感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文明礼貌是责任,孝敬父母是责任,尊老爱幼是责任,用心学习是责任……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坚守好自己的责任,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定会代代相传。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敢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了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俯视一切的哲理。
五、随堂练习
1.诗人直接赞美泰山风光秀美,巍峨高峻的诗句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诗中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当我们登上长白山顶极目远眺,周围美景尽收眼底,我们不禁会回想起杜甫的那句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