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岳,五岳之一的湖南道教、佛教圣地南岳衡山,在地图上看可谓是近在咫尺,但是也是没有多少机会去看看。就像大多数人,自己家门口的一些景区,也未必去看一下,究其原因,就那么几种,一种想去看没有时间,另一种不愿折腾懒得去看,还有一种不想去看。仔细想来,自己属于想去但没有挤出时间那一类。
进入到11月,天气渐渐凉,北方的一些地区,雪花早已落地。想起雪花就联想到爬南岳衡山,在去的前好一段时间里,都把“三山五岳”一词当作给孩子的一个知识点,有事没事,就会讲几句。以至于孩子听到上文就知道下文,在不断加深口述印象时,也对衡山多了些遐想,脑海里想到的和实际会有多少差别。
天刚蒙蒙亮,天空看不见云彩,棉花糖状的雾气连在一起,雾蒙蒙一片。走到离缆车近一点的地方,雾气消散了些许多,大家有序排队上缆车,当缆车行进到大树树梢的高度时,前后摇摆的缆车引起大家阵阵尖叫,此景想起郭德纲老师的一句经典调侃之词“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伴随着缆车缓慢上山,山上的雾气,也浓密好多,感受到的凉意也越发明显,出缆车的瞬间,一阵微风吹过,不经意都卷缩起了身子。
跟着大部队,沿着登山步道,没花多少时间,就来到一处平台。周围的大树在雾气衬托下,若隐若现朦胧美。孩子在平台上用力踢着冰块,其中一个冰块撞到台阶上,画出一道弧线,最后落在一株绿植上,这株植物红绿相间的叶片在枝头上剩下不多。叶子周围被一层白色的冰晶包围,显得亮晶晶,用手抚摸,用嘴哈气,看着上面不断地发生变化,孩子越发觉得有趣。
跑到其它树的旁边,看看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些没有叶子,只剩下枝丫的小树,枝头上挂满冰凌,它们整齐地伸向一边,就像从侧面看过去的刷子刷毛,整齐排列,非常漂亮。看着它们,向其他人咨询,经过了解,冰凌的形成,和水汽有关,在一旁的朋友解释着。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转身道别朋友,向前方小道冲去,只因为小道两边,好多这种小树,小树上每个枝头都挂满冰凌,孩子看着漂亮的它们,或站或蹲,半天没动步,完全忘记周边的一切,吸引孩子不是周边景色,而是亮晶晶一片。
南岳的衡山,朋友们去过吗?是什么时候去的,印象如何,都留言评论说一说,有没有碰到这个自然形成,却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可遇不可求的美景。就是这个美景,在下山的途中,好多去得早的游客对刚上山的人感叹,你们来得晚了些,山上温度上升,冰凌已经融化,错过难得的好景咯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