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钱不该买什么 桑德尔之问触动国人神经
中新10月26日电 美国《侨报》25日发表评论说,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桑德尔发表新著《钱不应该买什么》。严肃的桑德尔之问,更应该触动亿万中国人的神经。一切都是人的选择。即便在金钱横冲直撞的时代,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原则与价值观。个体的坚守,将筑起一个社会的价值堤坝。文章摘编如下:有钱就可以不排队吗?商品紧俏就可以随意加价吗?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桑德尔在新著《钱不应该买什么》中努力想要发掘 钱买不到什么 的答案,因为他发现, 我们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拿来买卖,这种买卖逻辑正逐渐掌控着我们的生活。 过去的15年里,他潜心搜集大量资料,结论却令人悲观, 钱买不到的东西没多少了 。严肃的桑德尔之问,更应该触动亿万中国人的神经:用金钱垫起来的 超国民 待遇正在各行各业被习以为常。医院里的贵宾号、银行里的VIP、用金钱排队的贵族学校;雨天出租车能否加价、企业掏钱能否换取污染的权利,正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对于这种以钞票为弹药的价格杠杆之功用,大家抱怨着,但也迷茫着,甚至潜移默化里接收着。钱可以购买什么,为什么需要一个伦理边界?因为用钞票构筑起的分配规则,不单是与普通人毫无干系的 富人游戏 ,他们买游艇、买豪车,几乎不影响普通人的生活,问题是他们要与普通民众生活在一起,试图用金钱购买社会服务时,许多资源就会被他们先瓜分,普通人为同等社会服务支付的社会代价就会更高,生活质量会潜在地下降。到底哪些可以让钱主导,哪些必须要用其它规则主导,全世界都莫衷一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近乎虚伪;完全的听之任之,又太残酷。但笔者以为,桑德尔之问被抛出、被讨论本身,便天然附着着一种答案:当它成为一个显命题、当相当多的人能自觉找寻答案,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 桑德尔之问答案 。钱之购买力边界,并不只取决于市场里 无形的手 ,还取决于社会上那些 有形的手 ,尤其是主导各类资源分配的公共权力机构,如何认知公平与公正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决于在金钱横冲直撞时,是以有底线的堤坝引导之,还是以无底线的纵容助力之。一切都是人的选择。即便在金钱横冲直撞的时代,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原则与价值观:个体的失守,造成一个社会的失守;个体的坚守,将筑起一个社会的价值堤坝。钱不应该买什么?没有人指望获得理论上的一揽子应答,重要的是,现实中每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选择提供了怎样的答案,这些答案将汇聚成中国的答案。(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