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乡村振兴在衡阳衡山岭坡乡党建引领促发
TUhjnbcbe - 2025/3/30 17:11:00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近年来,衡山县岭坡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主动担当作为,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岭坡乡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助推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村民收入年年有增长的发展局面。

在岭坡乡潮水村,近亩的油茶基地花开正艳。为了改变村集体经济负债的情况,年,潮水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搭上衡阳建设“油茶强市”的东风,利用闲置的村集体林地,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先后种植油茶余亩。油茶基地于年正式投产后,当年营收额4万余元,年,油茶基地营收额达10万余元。

潮水村党总支书记罗岳平:“我们油茶产业全部是村集体经营,收入用之于民,从去年开始,我们帮村民补贴居民医保30元每人,共补贴了12万多元,全部是村油茶基地的收入。”

除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外,潮水村还充分挖掘整合乡贤、能人资源,鼓励和动员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参与村级事务,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宣传发动,年,在外创业的蒋国飞回到家乡,牵头创办衡山湘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近千亩,计划种植苗木,沃柑等特色水果。目前,该公司种植的余亩沃柑已顺利投产,还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沃柑近亩。

衡山湘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国飞:“我们这个地方劳动力很多,大多数人都是到外面去务工,于是很多土地都被荒掉了。所以,我当时第一想法是把这个地方的产业搞起来,第二个是想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于是,我就下决心,请我的一帮朋友共同投资,搞了这个果园,现在的种植面积是整个衡山单一产业最大的一片果园。”

如今的潮水村,集体土地“活”了起来,村民腰包“鼓”了起来,集体收益“涨”了起来,潮水村正朝着“强村富民”的幸福生活阔步迈进。

潮水村村民宾洪富:“以前在家里种点水稻,一年的收入也就几千元钱,现在我帮公司管理果园,每个月的收入都有四五千元,又照顾了家里,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过得好多了。”

而在岭坡乡洄水湾村,村里有近亩的沼泽田因无法耕种,已荒废了20多年。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最终决定以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成立衡山中峰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稻鱼共养”的种养新模式,将近亩抛荒土地盘活。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马上即可实现“稻鱼共养”。该项目正式运行后,可实现稻鱼共生、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鱼粮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作出示范。

洄水湾村党总支书记胡敏:“只有养鱼和种稻两不误,才能彻底把抛荒整治解决,我们沼泽田上面就是一个水库,全是南岳山下来的山泉水。所以,我们养的鱼很好吃,稻谷我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的是全生态大米。我们算了一下,我们明年,就这个项目,就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

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岭坡乡坚持因村制宜,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村一品”已具特色,登山村的瘦身鱼,朝圣村、洄水湾等村的优质泉水米,望峰村的瓜蒌,野莓谷村的艾草,云桥村的黄精,双河口冷水鱼等一大批绿色特色种植、养植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岭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龙:“到年为止,我们12个村的村集体总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平均每个村超过了10万元。其中做的最好的灯山村,今年村集体收入可以超过30万元。我们准备利用3至5年的时间,把村集体经济,最低的做到1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万元以上,平均达到30万元以上。这样,村里面以后,再也不会因为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

记者:程向阳廖检平编辑:颜灵芝黄海波刘丹二审:段永芳陈向荣三审:唐西湖谢治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振兴在衡阳衡山岭坡乡党建引领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