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李桂元在开学动员讲话时,也提到互联网上风行的这句话。
“要讲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9月3日上午9点40分,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广播不断传出校园,“交通安全方面,行人靠右,不闯红灯,不跨护栏。横穿马路时,左顾右盼,要走斑马线。”
这是湖南岳云中学校长李桂元的开学动员讲话。讲话主要围绕安全进行,但他所强调的重点和常识,在成年人看来,更像是说给小学或初中生听。而此时,站在他面前的,是近名高中生。
烈日下,和李桂元一样,高中生脸上挂满汗珠。不同的是,一些高二高三的学生把校服脱下,盖到头上,用以遮挡阳光。
约十分钟的动员讲话很快结束。散会时,孩子们有序退场,没有追逐打闹,校园很快就恢复平静。
“恍如隔世!”一位前来旁听动员讲话的家长感叹,“校长讲话,多了几分务实,但少了几分理想和情怀。”
这种变化,不只出现在岳云中学,它正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20年前,旷正秋就已感受到了。
“玻璃娃娃”
旷正秋7年前调到衡山县教育局任职,目前是教育局党委委员。来教育局前,他在衡山多所中学担任近20年的校长。
旷正秋记得,年以前,校长主要强调教育教学质量,但年以后,校长的主要职责变成了抓安全问题。
在这一转折点出现的前两年,旷正秋供职的一所中学,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那是年的一个周六晚上,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高中生在熄灯后,点蜡烛看书,不小心把蚊帐烧起来。这名学生和其他人一起用水把火扑灭,但她也因此腿部被烧伤。
作为学校主要领导,旷正秋和其他人一起,当晚就把这名学生送到位于衡阳的解放军医院救治。
孩子出院后,继续上学,但过一年,孩子突然死亡。家长就把这孩子的尸体抬到学校,要学校负责。
旷正秋觉得挺委屈,首先是孩子自己违规点了蜡烛,其次学校也积极救治并垫付医疗费。
但最终,出于维稳需要,学校给了孩子家长3万元赔偿金。“3万元在当时不少,也还可以接受”,旷正秋说,“但现在,有些家长漫天要价,缠访、闹访不断。”
而安全事故一旦在校内发生,无论打架,还是体育课、劳动课出了意外受伤,学校都得负责。
“意外发生后,学校得拿出大把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去解决问题。”旷正秋说,所以很多学校从校长到班主任都强调安全问题。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已成为公办学校强调的第一重点。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的旷正秋,也困惑于这个时代:我们的孩子怎么突然变成“玻璃娃娃”了——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主要是计划生育后,孩子的位置被摆得太高,下不来了,扭曲了。”旷正秋说。
旷正秋小时候也调皮。70年代初期,他上小学时,曾和老师顶过嘴。结果,被老师告到母亲那里。当天午饭后,当旷正秋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迎来了一阵竹条的鞭打。母亲一边打,一边骂:“让你顶撞老师!让你顶撞老师!”
旷正秋从床上滚到了床下。当时,家里的地板是泥土夯成的,为了干燥祛潮,床底还洒了石灰,旷正秋被抽得身体浸出血迹,立马滚到床底躲起来,而被抽伤的身体在石灰地板上,有股火辣辣的疼,使得他嗷嗷大哭。他母亲也一边含着泪,一边继续抽他。
从此,旷正秋没敢再惹事,他至今都感激母亲的那一顿竹鞭。否则,他和同龄人一样,将活跃在工厂流水线或城市建筑工地上。
刘娟是衡山县一名有8年教龄的老师,曾在县城中学教书,目前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在衡山县的乡镇教书。从县城到乡镇,她感觉:同一年代,不同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差别也很大。
刘娟开始在位于县城的民办学校——星源中学教书时,学生成绩好,学校严管,家长也支持,但到乡镇公办学校教书,她发现,公办教师责任心没那么强,管理也没那么严格,孩子也不好管。
因为乡下孩子90%以上是留守儿童,很多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吃饱、穿暖、安全。
尴尬的是,对有潜力的学生,老师希望提高他们成绩,所以放学后会留半个小时对学生免费补课,但来接孩子的爷爷奶奶会说,“不要让我们在外面等太久。”
有的学生违反规定,老师罚跑操场两圈,孩子的爷爷奶奶会说,“你为什么罚我的孙子?”有些家长对老师类似的“体罚”行为,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