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一句吉祥的祝福话,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个南山,就是指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的南岳衡山。
秦始皇统六国后,为了安抚天下而封禅五岳,其南岳即今衡山。所谓“寿比南山”,原出自《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但“南山”却长期引起人们的争论和误解:有人将陕西省的终南山称为南山;有人说王母娘娘在昆仑山的瑶池有一株年一熟的蟠桃树,人吃了长生不老,故南山为昆仑山;更有历史上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年)带了一批亲信南下拜祭南岳衡山,但由于路途遥远,结果只到江陵,即主张改封安徽天柱山为“南岳”,并称其为“霍山”,在这里举行南岳祭祀封禅大礼,于是有南山即安徽霍山之说;还有北齐的孝昭帝高演于皇建元年(年)在慈利天门山举行南岳祭祀封禅仪式,这样,又有天门山就是南山之说。
其实,我们古代的祖先习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确定山岳的坐标与方位。传说衡山为中华始祖之-的炎帝神农氏居住的地方,在五行中属火,而且衡山的主峰为祝融峰,祝融氏在上古传说中属火神,火为南,因此衡山便称为南山。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南岳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十分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死后怕天地重合或倾斜,于是将自己的躯体化作五根擎天巨柱作为天地间的支撑。其头变成了东岳,脚变成了西岳,腰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
所以南岳衡山,又称寿岳,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