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资产业绩变脸
厦工股份6亿现金输出存疑
厦工股份近一年来股价一路下跌
(吴比较/制图)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近5年业绩厦工股份2010年、2011年四个季度净利润比较(亿元)信息来源:公开资料
仁际宇/整理
吴比较/制图编者按:日前,厦工股份(600815)披露了2011年年报,公司201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亿元;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39.3%;货币资金下降17.2%……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厦工股份在现金流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却向控股方输送超过6亿元的真金白银;在整个工程机械市场并不景气的条件下却大幅增加回款风险较大的信用销售等等。这些明显加剧厦工股份资金风险的行为似乎随时都可能成为压垮其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这些行为也让中小投资者承担了更多风险。证券时报
建业截至2011年末,厦工股份货币资金仅为3.58亿元,同比下降17.2%。但正是在这一年里,厦工股份分两次向控股股东之全资子公司,也即第二大股东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支付了超过6亿元现金,用于收购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一部分资产。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厦工三重在进入上市公司后立刻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置入资产业绩大幅下滑厦工股份日前公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以4.46亿元巨资购入的厦工三重仅实现净利润1085.68万元,比2010年下降了81.5%,这一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厦工股份合并报表7.16%的业绩降幅。事实上,自厦工股份收购厦工三重之日起至2011年末为止,厦工三重竟然还亏损了245.65万元。2011年4月29日,厦工股份宣布向厦工重工支付现金约4.46亿元,用于收购厦工三重100%的股权。由于厦工重工是厦工股份控股股东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上述交易也可以被看成是厦工股份与海翼集团间的关联交易。查阅了厦工股份收购厦工三重时披露的资产评估报告,厦工三重从2007年至2010年4年间的净利润分别为888.45万元、702.5万元、1298.07万元和5863.26万元。也就是说在厦工股份收购厦工三重前一年,厦工三重业绩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收购完成后,业绩又大幅下降,这种过山车式的业绩变化似乎已超出了正常的业绩波动范畴。根据上述资产评估报告,厦工三重的资产评估基准日是2010年12月31日。根据评估,净资产账面值约为3.6亿元,评估值约为4.5亿元,增值8403.63万元,增值率23.22%。单就评估增值率来说,上述资产的评估并未产生太多溢价。当时也有券商发布报告称,“收购价相当于2010年的7.6倍市盈率(PE)或1.5倍市净率(PB),价格合理。”但是,从2011年的实际经营成果看,厦工股份收购厦工三重的2011年PE高达41.1倍,已远远超过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资料显示,厦工三重的主要产品是压路机,在国内拥有超过9%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从厦工股份宣布收购厦工三重的2011年4月份起,全国压路机的月销售数量就一直处于同比下降之中。直到今日,压路机市场仍未见回暖的征兆,厦工三重未来盈利并不乐观。2012年2月,全国22家主要压路机制造商共销售压路机1055台,同比下滑30.50%;1月~2月行业累计销售1697台,同比下滑41.34%。作为老牌工程机械企业的厦工股份为何在压路机行业进入下行通道之前如此果断出手收购控股方的压路机资产,让投资者难以理解。资金紧张却向控股方输血6亿在压路机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之时、以明显高于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向控股方收购资产,厦工股份自身的资金链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根据厦工股份年报,公司201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亿元,2010年公司经营现金流约为4.7亿元;2011年短期借款21.3亿元,同比增长139%;2011年长期借款4亿元,而2010年末这一数字为零。同时,公司2011年度财务费用约1.5亿元,同比增长293.29%。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厦工股份2011年现金流压力非常大,几乎是靠举债度日。而在厦工股份公布收购厦工三重的2011年4月份之前,根据Wind统计,厦工股份2011年一季度末的账面货币资金仅为4.38亿元,尚不足以支付4.46亿元的收购对价。尽管这笔资产收购并非一次性付款,但也足见厦工股份此举给自身现金流安全带来的隐患。除了上述以4.46亿元现金收购厦工三重100%股权。2011年9月,厦工股份还宣布以1.62亿元收购厦工重工持有的厦工工业园B1地块和B2地块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机器设备及土地使用权等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厦工股份购买厦工重工部分土地、建筑物和设备的交易估值也曾遭遇媒体质疑。虽然厦工股份做出了澄清,但上述交易资产中包含健身房、倒班宿舍配套生活电器等非经营性资产,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现金流如此紧张的条件下,厦工股份购买这些资产的必要性究竟几何,仍值得推敲。两笔收购加在一起,厦工股份总计向厦工重工输出了超过6亿元现金。考虑到厦工股份同时正在大举借债维持经营的实际情况,厦工股份显然是在手头现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向控股方输出了宝贵的现金,此举将大幅增加厦工股份的财务费用和经营成本,并将公司的资金链置于危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