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别名辞海之商人的别名
TUhjnbcbe - 2020/12/7 11:44:00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5683025.html

编著:田家双

商人的别名

廒商

旧时盐商的一种。两浙盐场贮盐地方称廒,故名廒商。

贝贾

商人,货贾。元范梈《晚兴》:“贝贾多通市,藷偷每近村。”

舶贾

国外来的商人。《新唐书·淮阳王汉传》:“敬宗侈宫室,舶贾献沉香亭材。”宋李处权《文度以大笏见遗奇伟特甚非鄙人所称拟柏梁体》:“远随舶贾凌涛雷,论贾奚啻百琼瑰。”

大估

大商人。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端阳》:“惟天坛游人最胜,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

大贾

大商人。《管子·国蓄》:“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史记·平准书》:“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宋刘克庄《即事》:“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宋方回《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小巷旗夸酒,大贾褐怀璧。”宋方回《秋风歌》:“富商大贾浮巨舶,犀象珠玑夸豪雄。”明吴梦旸《夏玄成邀集中园歌》:“比邻大贾谁过从,柴桑篮舆多从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苏扬各地之烟花,亦都图上海富商大贾之多,一时买棹而来。”

典商

当铺商人。清袁枚《新齐谐·烟龙》:“一日果有典商来,云其子患怯症。”《聊斋志异·五通》:“有赵弘者吴之典商也,妻阎氏颇风格。”

蠧商

害民的商人,奸商。清林则徐《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至于洋面勾结销售,则必引诱来往商船,或减让价银,或暂许赊欠,蠧商奸贩,亦难保不为其所愚。”

贩子

商人、商贩。宋方回《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东邻乃贩子,遇夜召朋徒。”宋陈师道《迎新将至漕城暮归遇雨》:“郄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鱼苗》:“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地主至于夏,皆取之出售,以此为利,贩子辏集。”《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我是个小贩子,本钱短少,守日子不起的。”

估贩

商人。明姚旅《集鸡笼山》:“估贩还寻芳乐路,酒帘不动夕阳斜。”《百喻经·医治脊偻喻》:“治生估贩,作诸非法,其事虽成,利不补害。”

估人

商人。唐沈亚之《喜子传》:“(喜子)困时,蒙活于估人刘承家女使。”清宗渭《浦城下水》:“舟子下滩常鬭水,估人遇险只呼神。”清罗振玉《五十日梦痕录》:“龟甲兽骨,潍县范姓估人始得之。”

贾贩

商人。清唐甄《潜书·取善》:“虽刍荛之属,贾贩之流,皆可以三人有师之法求之也。”清*六鸿《福惠全书·杂课·杂征馀论》:“至如牛、驴等项小民日用之需,若翼征蹄算,贾贩将裹足不前,民用因之日缩而价腾。”另,经商贩卖。《汉书·匈奴传下》:“匈奴以故事遣使者责乌桓税,匈奴人民妇女欲贾贩者皆随往焉。”《太平广记》卷一二五引谷神子《博异志·崔无隐》:“兄每以贾贩江湖之货为业。”清吴伟业《鹿樵纪闻·自成犯阙》:“阴遣人辇重货贾贩都市。”

贾客

商人。《后汉书·班超传》:“六年秋,超遂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人,及吏士贾客千四百人讨焉耆。”唐刘禹锡《贾客词》:“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唐刘驾《贾客词》:“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唐李白《丹阳湖》:“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唐张籍《野老歌》:“西江贾客珠成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牛殳《琵琶行》:“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宋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明》:“有贾客泛于南海。”

贾商

商人。汉刘向《列仙传·朱仲》:“朱仲无欲,聊寄贾商,俯窥骊龙,扪此夜光。”三国曹操《冬十月》:“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贾竖

旧时对商人的贱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汉书·张良传》:“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颜师古注:“商贾之人志无远大,譬犹僮竖,故云贾竖。”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二:“庸陋贾竖,长养虽在中华,但闻土地所宜,不识诗书之义。”清姚鼐《咏古》:“如何桑与孔,贾竖充簪缨。”清俞蛟《梦厂杂着·春明丛说上·叶子春传》:“鄙哉,子春之为人也!身列青衿,乞怜于贾竖。”

海估

海贾,海上商人。宋梅尧臣《许生南归》:“大盘小盘堆明珠,海估眩目迷精麄。”宋陆游《龟堂》:“赋诗传海估,说法度天魔。”明杨慎《海估行》:“海估帆乘锦浪飞,绡宫夜取万珠玑。”

海贾

海商。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咨海贾兮,君胡以利易生而卒离其形?”宋苏辙《次韵子瞻游径山》:“荒榛野草置茅屋,坐令海贾输金钱。”宋戴表元《采藤行》:“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宋度正《步自玉局会饮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海贾冒风涛,蛮商经崒嵂。”宋李洪《谒曹娥祠》:“海贾时来楫迎汝,山君欲下桂为旗。”明叶子奇《草木子·观物》:“尝闻海贾云:‘南海时有海人出,形如僧。’”

豪估

大商人。唐司空图《与王驾评诗》:“元白力勍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诗人玉屑》卷十五:“文潜乃以为郊、岛诗,岂非误耶!张文潜寒涩,司空图善论前人诗。如谓元、白为力勍气僝,乃都会之豪估。”

豪贾

大商人。《新唐书·食货志四》:“江淮豪贾射利,或时倍之,官收不能过半,民始怨矣。”宋王安石《抚州通判厅见山阁记》:“大农富工豪贾之家。”《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伏惟陛下百倍行赏,十倍增官,金银不供其印,束帛不充于锡,遂使富商豪贾,居尽缨冕之流;鬻伎行巫,或涉膏腴之地。”《元史·列传》卷二十六:“又其俗编柳为斗,大小不一,豪贾猾侩得以高下其手,民咸病之。”

豪商

大商人。《新唐书·食货志四》:“四方豪商猾贾,杂处解县。”宋晁公武《酆都观》:“豪商供香火,骚客斗篇章。”《宋史·食货志下五》:“豪商率能及限,小商或不即知,或无贴纳,则贱鬻于豪商。”宋李复《峡山阻风》:“豪商竞利能争捷,阴*多么故作悭。”宋方回《望大江》:“豪商似差乐,槌鼓发盐舟。”

猾贾

狡诈的商人。《文献通考·征榷二》:“四方豪商猾贾杂处,解县主以郎官,其佐贰皆御史,盐民田园籍于县,而令不得以县民治之。”

尖商

古时商人分为官商和私商,百姓在卖粮食时以一斗计数,官商是装满一斗并将斗口刮平,而私商是将斗口多累起一个尖,所以古时说的尖商其实是一种褒义,是用来形容善良的私商的。

客贾

商人。因贩卖货物而往来各地,故称。《西游记》第八八回:“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

廉贾

商人,指不贪眼前小利而谋长远厚利的商贾。《史记·货殖列传》:“廉贾归富。”《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贪贾三之,廉贾五之。”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宋仇远《和费廷玉》:“显宦何如廉贾好,茜卮千石鮆千斤。”

流贾

商人。三国康泰《扶南传》:“昔范旃时,有嘾杨国人家翔梨,尝从其本国到天竺,展转流贾至扶南,为旃说天竺土俗道法。”

蛮估

古代指南方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明高启《蔷薇露盥手》:“蛮估海帆回,银甖玉汞开。盥余香满手,恰似折花来。”原注:“《一统志》:‘蔷薇水出占城国,洒衣经岁香不歇。’”

伂侩

中间商,亦泛指商人。即牙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经纪人。旧指买卖的中间人,现泛指唯利是图的人。

贫贾

小商人。明何景明《赠许汝登序》:“语曰:富贾坐室,贫贾游市。”

榷商

指从事盐、铁、酒等专卖品交易的商人。唐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传诏收方贡,登车着赐衣。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明陈子龙《议财用》:“然是时未尝加地亩之税,增榷商之资,减百官之俸也。”

商贩

商人。《汉书·食货志下》:“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除其本,计其利,十一分之,而以其一为贡。”《南史·孔琳之传》:“今分以为货,则致损甚多,又劳烦于商贩之手,耗弃于割截之用。”宋王禹偁《秋霖》:“津梁尽倾坏,商贩绝经过。”宋陈造《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即看商贩接踵集,已有米船衔尾来。”宋方回《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又有茗荈利,商贩给南北。”明曹学佺《桂林风谣》:“广南商贩到,盐厂雪盈堆。”现多指现买现卖的小商人。

商估

商人。《后汉书·灵帝纪》:“帝着商估服,饮宴为乐。”唐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另,指商业。

商贾

商人。《周礼·天官·太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商君书·垦令》:“商贾少,则上不费粟。”唐李白《江夏行》:“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唐姚合《庄居野行》:“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宋苏轼《喜雨亭记》:“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商客

商旅。汉焦赣《易林·丰之蛊》:“商客善贾,大国富有。”唐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唐卢纶《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引坐霜中弹一弄,满船商客有归心。”唐石恪《赠雷殿直》:“西边市井来商客,东岸汀洲簇钓船。”

商旅

行商;流动的商人。《易·复》:“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周礼·考工记序》:“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郑玄注:“商旅,贩卖之客也。”唐刘禹锡《荆州乐》:“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唐杜甫《最能行》:“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唐元稹《遭风》:“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沉财。”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民

商人。《商君书·农战》:“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宋王之道《华亭风月堂避暑》:“华亭涉海古岩邑,商民填委百货通。”

市贩

犹商贩。《史记·刺客列传》:“然*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父母幸无恙,妾未嫁也。”《警世通言》卷二十六:“翠袖三千搂上下,*金百万水东西。五更市贩何曹绝,四远方言总不齐。”清唐甄《潜书·贞隐》:“此市贩者之所羞,闾里少年之所笑也。”

市贾

市肆中的商人。《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新唐书·王缙传》:“性贪冒,纵亲戚尼姏招纳财贿,猥屑相稽,若市贾然。”清刘大櫆《许游击墓志铭》:“其在铅山都司,食用多取给市贾。”另,买卖。宋梅尧臣《昭亭山》:“何事山中人,采以为市贾。”又,市场价格。《墨子·贵义》:“商人之四方,市贾倍徙,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市户

商人。宋吴自牧《梦粱录·社会》:“每遇神圣诞日,诸行市户,俱有社会,迎献不一。”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但是官员、市户,*民百姓,妻妾女孩儿,都要到九龙池上赏杨家一捻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市井

指商人。《史记·平准书》:“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清邹容《革命*》:“外国之富商大贾,皆为议员执*权,而中国则贬之曰‘末务’,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为伍。”另,指城市中流俗之人。明薛论道《水仙子》:“貌衣冠,行市井,且只图屋润身荣。”指行为无赖、狡猾。《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尤辰虽然市井,从未熬刑,只得实说。”指粗俗鄙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尤大鼻》:“韶谢曰:‘惠然肯留,深惬素望,第慙少子不学,出言市井,谈锋不敌,徒聒听闻。’”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汉书·货殖传序》:“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颜师古注:“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后亦泛指店铺,市场。街头,街市。《诗·陈风·东门之枌序》:“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城邑;城市;集镇。《尉缭子·攻权》:“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水浒传》第四回:“出得那‘五台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个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

市侩

泛指商人。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且市侩之牟利,无论银贵钱贵,出入皆可取赢,并非必待银价甚昂然后获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你想市侩要入官场,那里懂得许多。”另,即牙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淮南子·泛论训》“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许慎注:“驵,市侩也。言魏国之大侩也。”《新唐书·食货志四》:“鬻两池盐者,坊市居邸主人、市侩皆论坐。”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别号小照》:“近俗市侩牙人,俱有别号,后生小子,并画小照。”

市人

市肆中人,商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宪宗召市人估其价值,或云:‘至宝无价。’”宋苏轼《与陈传道书》:“某方病市人逐利,好刊某拙文,欲毁其板,矧欲更令人刊邪?”另,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后汉书·王霸传》:“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谑对》:“(姜吏部如须)与徐孝廉昭法友善,一日同行阊门市……相与抵掌大噱,市人皆惊。”又,市民;城市平民。《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宋史·食货志上》:“庆历三年,诏民犯法可矜者别为赎令,乡民以谷麦,市人以钱帛。”宋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市人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明沈国元《再生纪异录》:“邑前居民神堂火起,严大尹拜灭之;戒市人勿张灯。”又,市井流俗之人。《新唐书·康承训传》:“勛*皆市人,嚣而狂,未阵即奔,相蹈藉死者四万。”宋沈遘《淮阴侯庙》:“淮阴本自市人子,始定三齐便请王。”又,泛指为生活名利而奔走之人。明高启《晓凉》:“却喜闲身无事役,不须早逐市人行。”

贪贾

指贪图小利的商人。《汉书·货殖传》:“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侩,贪贾三之,廉贾五之,亦比千乘之家。”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老农羞荷锸,贪贾学垂绅。”

铜商

富商。西汉邓通受宠于汉文帝,得赐蜀郡严道铜山,可自行铸钱,成为西汉大富商。《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六:“绍杰遂言:‘体仁受铜商王诚金,体仁长子受巡抚棨及两淮巡盐高钦顺等金,皆万计。’”《红楼梦》第四五回:“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

坨商

旧时盐商的一种。长芦盐场贮盐地方名坨,故场商称坨商。

牙商

旧时商业活动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居间商人。汉时,为牲畜买卖双方说合的牙商称“驵会”。唐牙商发展到各种买卖。名称也有多种:牙侩,《新唐书·张又新传》:“尝买婢迁约,为牙侩搜索陵突(即欺侮)。”牙郎,《旧唐书·安禄山传》:“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牙人,《旧唐书·食货志》:“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欠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牙子,《旧唐书·卢杞传》:“市主人、牙子,各给印纸。”明有官牙、私牙之别。官牙由*府指定,私牙也须*府批准并取得印信文簿后始得营业。牙商须领牙帖,按期缴纳牙税,并负有代官府征税的责任。清沿明制。到近代,牙商又称“经纪人”。

邑商

地方上的商人。清叶梦珠《阅世编·建设》:“海邑之民,殊无甚利,惟有邑商有愿行货海外者,较远人颇便。”

游估

游商。清李霨《枫岭》:“负担尽游估,攀缘如蚁集。伤哉营微利,走险讵夙习。”

游贾

游商。王闿运《湘潭县志序》:“五都隐赈,游贾难治。”

蓄贾

囤积居奇的富商。《管子·国蓄》:“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宋曾巩《拟岘台记》:“抚非通道,故贵人蓄贾之游不至。”《管子·轻重丁》:“桓公曰:‘寡人多务,令衡籍吾国之富商蓄贾称贷家,以利吾贫萌、农夫,不失其本事。反此有道乎?’”《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七:“久之,入中者浸多,京师帑藏益乏,商人持券以俟,动弥岁月,至损其直以售于蓄贾之家。”

淫商

以淫侈无益的货物牟利的商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今商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币,以惑取民产,虽于淫商有得,然国计愈失矣。”

远贾

从远方来或到远方去的商贾。唐韩愈《南山》:“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宋赵师秀《多景楼晚望》:“远贾泊舟趋地利,老僧指瓮说州形。”宋林同《妹土小子》:“勤耕艺黍稷,远贾服车牛。”宋晁说之《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老农知岁异,远贾务日同。”

运商

清代盐商的一种。系取得运销食盐特权凭引在专岸运盐行销的盐商。《渊海子平·赋论》:“支作人元,运商徒而得失。”《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十七年,议准河东池盐,运商掣盐,由东、中、西三禁门而出。”

主侩

中间商,旧时促成双方买卖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牙行经纪人。《新唐书·卢杞传》:“凡公私贸易,旧法率千钱算二十,请加五十,主侩注所售,入其算有司;其自相市,为私籍自言,隐不尽,率千钱没二万,告者以万钱畀之。”宋蔡襄《题延平阁》:“古剑成蛰龙,商帆来阵马。”明张宇初《雪晴遣怀》:“野艇溯渔纶,商帆洽凫戏。”

tianjia田家双:辽宁营口人。著有《撷英拾韵全调词》填遍词谱,凡多个词牌子,多首词。

新浪博客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名辞海之商人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