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本书
刘静:年,作者简·雅各布斯在兰登书屋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一版,当即在城市规划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雅各布斯是一个从宾夕法尼亚的小城来到纽约的“家庭主妇”,但她却敢对当时城市规划领域的大佬们“指指点点”,彻底颠覆时兴的、推崇追求整齐划一、追求秩序的现代主义规划理念。这本书在当时引起很多的争议,但是毫无疑问,在未来的60年间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今这本书已经非常有名,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如《时代周刊》评选的“部最佳非虚构作品”,《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评选的“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本书”,纽约公共图书馆授予它“20世纪‘世纪之书’”,《纽约时报》则称之为“城镇规划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本书”。年,译林出版社第一次引进出版这本书的简体字中文版,当时是放在“人文与社会译丛”中出版。第一版是很朴素的一个封面。因为它太重要了,译林出版社在年的时候,又出了一个单行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年出版)
金衡山:蓝色封皮的纪念版《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直持续在市面上销售了近15年的时间,仔细回想一下15年前正是中国的城市建设最为如火如荼的时间段。我们熟悉的鸟巢体育场就是在年底、年初开始动工的,国家大剧院是在年完工。这过去的15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一个时间,也是中国城市的人口增长最迅速的一个时段,截止目前,中国的城市户籍人口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近60%,所以对于很多新的城市人来说,我们都面临着非常多城市的问题。城市为我们提供很多好的方面,我们在城市里享受更自由的交往的空间、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文化生活、更好的医疗条件;同时,城市给我们带来高昂的房价、拥堵的交通、相对来说更冷漠的人际关系。怎样去理解我们的城市?怎样去看待我们的城市?怎么样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这些可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非专业的人
写了一个很专业的事
金衡山:翻译这本书纯粹是偶然事件。年,我还在美国读博士,正在写博士论文。白天研究论文,晚上翻译这本书。开始粗粗地看了一遍,有一个印象:这是一个非专业的人写了一个很专业的事。刚好跟我这个非专业的译者有一点关系,所以读起来文字比较浅显,并没有太多专业术语,当然里面实际上有很多内容不好翻译明白的,需要研究一下。在翻译过程中,也困惑这本书的内容跟我们城市的发展背道而驰。我们不是要高楼大厦、要宽阔的马路吗?我们不是要光鲜的街景吗?这本书说的都是相反的事。随着阅读深入,我慢慢对这本书里的内容有一些体会,发现它跟我们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王伟强:那是80年代,上课的时候老师介绍了这本书。这本书在美国的地位很高,虽然貌似是一个非专业的人士讨论了一个城市学问题,但是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大家都把它奉为经典著作。至今,美国学城市设计、学城市规划仍然会推荐去读这本书。我在大学里教城市设计概论,仔细数了数可能有四门课都会讨论这本书,比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思想史、城市规划概论,还有城市规划公共*策,可见它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我读书的时候对这本书的理解相对来说不那么透彻,随着后来工作,尤其是到9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城镇化的建设,才认识到这本书讨论的问题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