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拍卖首拍明人尺牍专题
艺术自媒体/同古堂、撰稿人/林妹妹、图/永乐拍卖
吴门艺苑:天下惟东南为最,东南以吴会为最
文/同古堂
明初,苏州、无锡一带,艺风颇浓,如杜琼、刘珏、陈汝言、王履、王绂等人,以承继*公望、王蒙、吴镇等“元四家”笔墨旨趣为圭臬,又旁师博采,顿挫间风度益著,得诸家之妙,堪称“吴门画派”先驱。
及至明中期,吴门于东南崛起,渐为画坛胜地,其代表人物如吴宽、文徵明、王鏊、文彭、王榖祥、彭年、周天球等,皆一时俊杰人物。众人或亦师亦友,或为姻亲故交,彼此间群策群力,提携后进,声势至隆,文人画亦趋于极盛,影响可谓深远。
《吴郡二科志》卷首即有载“天下惟东南为最,东南以吴会为最”。据考,彼时苏州城南北往来之文人墨客,布衣士子,如过江之鲫,荟萃唱和,而文宴亦是不绝。
▲吴门画派“亲友、师友”关系图
关于“吴门画派”起源,董其昌曾于杜琼《南村别墅图》册中,跋文言及“沈恒吉学画于杜东原(即杜琼),石田(即沈周)先生之画传于恒吉,东原已接陶南村(宗仪),此吴门画派之岷源也。”,后世也多以此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
钱益谦亦言“吴门前辈,自子传、道复,以迄于王伯毂、居士贞之流,皆及文待诏之门,上下其论议,师承其风范,风流儒雅,彬彬可观,遗风余绪,至今犹在人间未可谓五世而斩也”。
此次,北京永乐拍卖首拍,即征得“明人尺牍”册,共计书者十三人,二十三札,二十个标的。囊括“吴门画派”吴宽、文徵明、王鏊、文彭、王榖祥、彭年、周天球、王穉登、陈元素、陆师道等,无不是明中、晚期画坛之扛鼎翘楚,诚是研究彼时书法艺术及文人交游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
▲明人尺牍册
▲Lot文徵明(-)旅泊帖、顾访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
1、邦宪旅泊于此,徵明不能为主,反叨珎贶,愧感何如。惠教高篇,捧读健羡人还附覆草草,容面谢不悉。
2、此承顾访,失迎懒悚,适领佳篇,重心珎饷多谢。闻杨寿诸公复有旨拏回,何耶?
款识:
1.邦宪太学尊契,三月廿又三日。徵明肃拜。
2.徵明顿首
说明:
1.朱察卿上款。
2.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贯夫心赏
此“明人尺牍册”中,文徵明尺牍计有5通。
其为吴门主盟,主风雅数十年,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以绘画而言,其与沈周、仇英、唐寅,有“明四家”之称,也称“吴门四家”;书法上则同祝允明、陈淳、王宠,亦有“吴门四家”美誉;而诗文造诣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耳熟能详之“江南四大才子”。此皆可知其风靡江南,大有笼罩一代之盛。
文徵明的书法楷、行、草、隶无所不能,楷书以小楷最精,取法以永禅师为主,温纯精绝、清爽峻拔,行、草书则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少有火气,温文儒雅,深得“二王”神韵。晚岁时,其汇以苏、*、米、赵笔意,遂成清劲秀丽、温和醇雅的独特风格。
“旅泊帖”上款人为朱察卿。据札中“反叨珎贶,愧感何如”,可知为其收到对方馈赠后的覆信,并言及捧读大作等。
朱察卿诗文甚佳,集凡诗二百五十四首,文一百五十六首。嘉靖四十一年(),其结交王世贞,年八月,王为其集作序。文徵明有诗《次董子元夜话韵答朱邦宪》,云:“近水芙蓉聊自照,望秋蒲柳已先残。”
“顾访帖”同一上款,内容为文徵明因友人来访,又阅其佳文,表示感谢。“杨寿诸公”暂不可考。
上海博物馆亦藏有文徵明致朱察卿手札数通,可作参考。
▲Lot文徵明(-)酬应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此闻海波宁息,甚慰。区区碌碌酬应,不得稍暇。坐逋尊委,每使至,惟悚不胜。今一面论次,即数日具上,不敢更缓也。草草不息。
款识:朱象冈先生,徵明顿首,三月八日。
钤印:衡山、停云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朱静安记
说明:
1.朱察卿上款。
2.章绶衔旧藏。
关于书画应酬,文徵明的信札中,多抱怨忙碌,然后表示尽快奉上,未敢稍怠。此札亦如是,如言及“区区碌碌酬应,不得稍暇”后,又“即数日具上,不敢更缓也”。
而“朱象冈先生”应为朱察卿(~),明书商、藏书家。字邦宪,号象冈。松江(今上海)人。父朱豹,喜欢藏书。为太学生,性慷慨,能急人之难。耻为纨袴子弟及儒生。博览典籍,不屑为时文,诗笔古雅绝伦。与沈明臣、王稚登友善。
其自父时起,家中多购典籍,先后藏书达余种,藏书楼有“慈云楼”,并编有家藏书目《慈云楼藏书志》8卷。卒后,藏书归上海李筠嘉,李氏又沿用“慈云楼”之名用于藏书。著有《朱邦宪集》。
明人何良俊曾有诗“送朱小泉南归,兼怀顾小川昆玉、张王屋、董紫冈、朱象冈诸君”,有所提及。
▲Lot文徵明(-)奉诗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高篇雅贶,郑重远临,领次惭感。使还草草,附覆近诗,漫往一笑。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秪应双足能强健,着屐登山未要扶。
款识:徵明诗帖子上,邦宪茂学侍史,仲冬十九日。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贯夫
说明:
1.朱察卿上款。
2.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此亦为文徵明致朱察卿信札,并覆答近作诗词《素发·素发丝丝不满梳》,此诗多有见载。
其传世诗作余首,多是隐逸,独善其身的寄怀,有“雅饬之中,时饶逸韵”诗风。此诗中“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前二句“篱菊”、“井梧”似陶渊明之隐逸,后二句“聊奕旨”、“坐诗逋”则即独善其身。
▲Lot文徵明(-)吴应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昨承携得观白口,甚慰老目,归途冒雨,泥淖狼藉,计君亦不易易也。一笑一笑。日来方要周旋人事,吴兴之行,须待木泾行后乃议,亦欲避弓生追逐耳。高篇妙丽,无可言者,谨覆不次。
款识:礼部子传侍者,徵明白事。
鉴藏印:瓜纑外史、寿众雅好
说明:
1.陆师道上款。
2.章绶衔旧藏。
此为文徵明致弟子陆师道札。上款人“礼部子传侍者”,即陆师道,字子传,号元洲,历官工部主事、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师事文徵明,工小楷、古篆,著有《五湖集》和《左史子汉镌》等传于世。
内容为陆师道携其观看“白口”,回信感谢,并言及冒雨归途等。札中“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而“木泾”应即周复俊(~),字子颥,号木泾,江苏昆山人。嘉靖壬辰()进士,曾任云南左右布*使、南京太仆寺卿等官职。在文学史上负有盛名,著有《东吴名贤记》《全蜀艺文志》《玉峰诗纂》等。
札中文徵明言及“待木泾行后乃议”或为明嘉靖十六年()周氏出使滇南。其曾为周氏作《木泾幽居图》,安徽博物院藏。
“弓生”暂不可考。而署名“徵明白事”指“布衣白丁”,其屡试不第,荐为翰林待诏,旋辞归。
▲Lot吴宽(-)面议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原已自京回,今日始得面会,因事匆匆,尚未能细讲,欲治饭相款,固辞而去,云明早到宅来也。适有事与君面议,专屈过舍即降幸甚。
款识:玉汝都宪知己,宽顿首。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
说明:
1.玉汝上款。
2.章绶衔旧藏。
明代吴门文人中,吴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为成化八年状元,授翰林修撰,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吴宽的书法,师法苏东坡“端庄淳朴,凝重厚实”的书风,一反当时吴中盛行之“纤巧媚美”,其作神形兼善,笔出新意,有“吴门先导”之称。
《明史》有载,文徵明亦曾学文于吴宽。
札中“玉汝都宪知己”为陈璚(—),字玉汝,号诚斋,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博学工诗,尝与杜琼、陈颀等合纂府志,有《成斋集》。也可见吴宽与其为知己,古人的谦虚厚道,在短短的只言片语中极为厚重地表达无遗。
年,吴宽与陈璚同时考取举人,因皆喜艺事,二人常有交游。据载,吴宽所藏元张文蔚的《杨参谋诔》即从陈璚处所得,而陈璚也常以所藏之物与吴宽共赏,并请其题识。
札中所言,为吴宽请陈璚过府一叙,有事商议。
▲Lot王鏊(-)同请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前日成斋请陪二公,昨日因欲携上作同请矣。彼卓数已定,故不得奉报也。闻此接保本郡刘别驾作郡,此亦民所愿乎。
款识:邃菴先生执事,鏊顿首。
鉴藏印:旭庭所藏
说明:
1.杨一清上款。
2.沉梧旧藏并题跋。题识钤印:旭、庭、梧
札中“邃庵先生执事”或应为杨一清(年-年),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明朝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明代文臣、*治家。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另有同时代“邃庵”为朱文。《(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有载“朱邃菴案闽日,子希周中状元,少傅王文恪公贺启云”。
朱文,一名文云,字天昭,邃菴其号也,弘治庚戌,按云南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风裁整肃,众谓得御史体。王鏊为其作墓志铭。明人焦竑《国朝献徵录》亦载“自昆山复入郡中为吴县人,则云南按察副使朱邃菴讳文始也”。
朱文与王鏊相交甚深,其次子朱希召娶王鏊次女,结为亲家。而朱文还京任职时,曾借宿王鏊京师宅,后毗邻而居。《王鏊集》有载,可作参考。
而王鏊,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官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后又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逝后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札中“成斋请陪二公”,“成斋”即陈璚,而“二公”无处可考。“刘别驾”暂不可考。别驾为通判尊称,据考,《苏州府志》所载,成化至嘉靖年间,刘姓苏州知府共二人,分别为刘瑀、刘悦。又结合陈璚生卒及履历等,此处“刘别驾”或为刘瑀。
苏州“来远桥”桥台刻有“成化戊戌夏四月吉日苏州知府刘瑀吴县知县口口重建”。
▲来远桥
此札内容为王鏊为新任苏州“刘姓”知府接风洗尘。著录于香港岭南大学程益丹《明代王鏊佚札辑考》、《岭南学报.复刊》中等。
册中,计有文彭札四通。
▲Lot文彭(-)图书帖镜心水墨纸本年作
释文:抱病不能出门,而复有禹门、少庄之事,令人怅惋累日,盖亦动心忍性之助,以塞翁观之,未必非福,但求吾心何如耳。相见二公,幸先为道意,二公皆有所委,旦晚写呈。图书先完四枚,请赏鉴,以为何如?两日病中,《犹贤集》烂熟矣,公其畏不?一笑一笑。
款识:彭顿首太史秋宇先生。癸亥上巳日。
钤印:文彭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紫伯秘玩、贯夫
说明: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札中“太史秋宇先生”即文彭好友胡汝嘉,字懋礼,号秋宇,江宁(今南京)人。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进士,官编修。其善书法,亦长于山水画。
而“图书先完四枚,请赏鉴,以为何如?”,知文彭为胡氏篆刻图章。文彭为文徵明长子。以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南京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其于篆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札可见文彭文人篆刻,殊为不易。
文彭刻印《明代名贤手札墨迹》中亦载有一则《文彭与秋宇太史书》,言及“瓢印大不惬意,须用重作,前日已略为改,尚未停当,出月初当为公料理不误。”
而“癸亥上巳日”为年三月初三日,“禹门、少庄”二人暂不可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周天球《登岱二首诗扇》,款识为“周天球书呈太史禹门先生求正”,知“禹门”为太史,另有“胡汝嘉草书七律扇面”,款识为“秋宇嘉,为禹门兄书。”
据文彭书札所言,“禹门、少庄”应遭遇变故,其为之安慰。考《万历野获编》卷十一,有载“因忆老人辈述吾乡前癸丑科姚禹门少宰洪谦以编修外谪”,故书札中“禹门”或即姚洪谦,与胡汝嘉同官编修,后被贬谪,文彭所言或即是此事。
▲Lot文彭(-)制印帖、拜谒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
1、承厚仪,多谢,昨在天界,归欲与小孙同拜,闻在别寺,遂尔不果。瓢印亦遒,但更稍细使周回多空些乃称耳。草草奉复,不次。彭顿首秋宇太史兄。闻海峰已归,曾相见否?幸为致意。彭又言。图书修完奉纳。
2、适专谒,因有客在坐,不敢进见,诗帖已付之典谒,值雨不得归,而盛使适至,乃知有华札见及,谨此附复,当俟别布,不尽。彭顿首秋宇太史先生,八月十八日。钤印:文彭
款识:
1.彭顿首秋宇太史先生,八月十八日。
2.彭又言。图书修完奉纳。
钤印:文彭
鉴藏印:
贯夫、章紫伯鉴藏、紫伯秘玩、章绶衔
说明:
1.胡汝嘉上款。
2.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制印帖”中上款人为胡汝嘉,札中“瓢印亦遒,但更稍细使周回多空些乃称耳”,可见文彭治印,精益求精。
王穉登曾言“余少有印癖,匣中尚多寿承之作,每一展玩,叹其绝伦,谓解牛斫轮之技,千载不传。”,周亮工《印人传》亦云:“论印一道,自国博开之,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也可知文彭为明代篆刻开山大师,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海峰”应为吴子孝(—),苏州府长洲人,字纯叔,号海峰,晚号龙峰,吴一鹏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台州推官,擢广平通判,历官至湖广参*。被谗免官。漫游山水而归。东南倭患严重之际,每为地方官出谋划策。病《宋史》芜杂,欲加删润,稿未就而卒。善书法。文章弘衍浩博,诗尤工。有《玉涵堂稿》。
周天球有诗《衡翁元洲诸公石湖临泛和海峰丈二首》,文徵明亦有《九日吴山登高次海峰韵二首》。“小孙”暂不可考。
“拜谒帖”为同一上款,言及其拜谒胡氏,然因有客在,又值雨下而不得已归家,并收到胡氏书札等事宜。
此行草尺牍,秀雅绝俗,一气呵成,字距行距疏密恰到好处,转承起合,浑然天成,点画亦是精到,堪称佳作。
▲Lot文彭(-)赏鉴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高论甚善,仆亦细思无人可以承当耳。若以纸素为言,*不在此。张彦远云:好之则重于金玉,不好则同于瓦砾。收藏得所,则千载如新,不得其所,则年咸浥烂,此非区区之强辩也。世字已是缺笔,民字下一剐,稍不相类,或后人所增,亦未可知。当时奉敕摹搨,或不讳尔。吾兄之论极为切当,但请定为何人所书方敢服也。在衙门中草草奉复,丁后乃得出门,画(点去)书史归家检出奉纳,不尽。
款识:彭顿首。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紫伯秘玩、贯夫
说明: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札中张彦远(年~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著有《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等。
其《历代名画记》中曾有言“但好之,则贵于金玉;不好,则贱于瓦砾。”与文彭所言“好之则重于金玉,不好则同于瓦砾。”相似。
此札内容应为文彭致友人讨论书画碑拓收藏诸事。
册中,计有王榖祥札三通。
▲Lot王榖祥(-)布衣帖志草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
1、外新报奉览西丘丁松者,生布衣交也,负才气而傲,屡见窘于乡邻,情实可悯。当道前幸一解之,庶免门户之累也。榖祥。
2、志草专人赍上请教,逋慢之罪,不可逭矣。乞转呈谢湖、卧雪两令伯,必须赐削方可登石也。余容负荆,请遣门下不次。
款识:
1、榖祥。
2、吴门葛契家先生侍史,榖祥顿首再拜。
鉴藏印:紫伯、荻溪章紫伯珍赏
题识钤印:紫伯书画
说明:
1.袁耿、袁褒上款。
2.章绶衔旧藏并题跋。
王榖祥师法文徵明,笔墨潇洒,为嘉靖八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其书仿晋人,不坠羲之献之之风,篆籀八体及摹印,并臻妙品。又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即一枝一叶,亦有生色,为士林所重。
故宫博物院藏其《桂石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书画合册》等。
“布衣帖”为王榖祥为友人西丘“丁松”求情札。明人林文俊曾有诗《送丁西丘》,诗云“丁君自是东吴英,读书多似郑康成。夜光暗掷无人识,西丘结屋学逃名。”,据王榖祥所言,也知丁松负有才气,为人有傲骨。
“志草帖”上款人“吴门葛契家先生侍史”,暂不可考。文徵明有“写闲舟图寄葛汝敬”,祝允明有《跋为葛汝敬书武功游灵岩山词后》及诗“葛隐居汝敬”,未知是否为此人,仅作线索。
札中“乞转呈谢湖、卧雪两令伯”,其中“谢湖”应即袁褧(-),字尚之,号谢湖居士、中皋子,长洲人。家藏善本图籍绝夥。亦刻书,以精审著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书法与米芾,与文征明齐名。
“卧雪”亦即袁褒(—),字与之。吴中称为博雅君子。”
札中内容为王榖祥请罪帖。
▲Lot王榖祥(-)抵借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即日斋居对雪,此兴勃然。思得所当衡山旧图一设以慰一纪,违阔之目,缘事来结绝,不敢漫请。堇奉石勒图卷一枚抵借,适兴雪图原本四钱,即计息,亦可相当。故以为渎且念爱下,虽空借亦或不拒,幸勿见疑有他肠诳兄也。倘许幸却忙检借拱伺拱伺,余容备而后求,以烦盛爱也。博爱聒聒,惶恐惶恐。此亦细事,当不以为讶。
款识:与之四兄先生,榖祥顿首,腊月廿三日。
鉴藏印:贯夫、章紫伯鉴藏
说明:
1.袁褒上款。2.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此札为王榖祥致“与之四兄”,欲以“石勒图卷”抵借“衡山旧图”,“衡山”即文徵明,而旧图为“雪图”。其因下雪,故有此念,想悬挂文徵明画于斋中。
其中“幸勿见疑有他肠诳兄也”,可谓文人雅趣,读之不禁莞尔一笑。
上款人“与之”应为袁褒,字与之。好读书,轻财好施,与王宠友善,王宠家贫,褒常宽贷之,嘉靖七年(年)四月,王宠曾向袁褒借白银五十两。晚年筑室桃花坞。袁褒有兄弟六人,与兄表、袠及从弟砄、裘,时称袁氏六俊。有子袁年。
文彭有诗“仲春履吉与之永之小集得草字”,其中“履吉”为王宠,“永之”为袁袠(年—年),字永之,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孔嘉有诗“立春日同彭孔嘉过袁与之桃花别墅”,文徵明有诗“袁与之送新茶荐以荣夫新笋赋谢二君”等。
册中,计有彭年札二通。
▲Lot彭年(-)大醉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石屋兄云尊体少不佳,区区因川翁在东禅,盘桓数日,不及走问,悚罪悚罪。比日想已佳盛,专此问候。昨夜大醉,戏言乃触石屋兄大怒,因品目娇云致罪,万死矣。惟吾兄相见,力为解释,如曹公见怒徐邈可也。若*祖责备祢衡,则区区腰斧待亏耳。奈何奈何。
款识:年拜恳罄室先生至契兄大知己大人门下。
鉴藏印:章紫伯鉴藏、贯夫
说明:
1.钱穀上款。
2.陆绍曾、章绶衔旧藏。
是札上款人“罄室先生”,即钱榖(—),字叔宝,自号罄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
而“石屋兄”应即毛锡嘏,为“名宦”毛珵次子,文徵明弟子,其与兄曾在天池山毛珵墓前丁忧守孝,因此自称“石屋先生”。其传世作品不多,多数见于“雅集唱和”之手卷、册页,如《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诸名家和王禄之画梅诗》,有沈大漠、彭年、毛锡嘏等题诗。毛锡嘏题为:“黯淡一枝香,晶然满林雪。素质倩谁怜,芳心还自悦。”
“川翁”暂不可考。札中“曹公见怒徐邈可也。若*祖责备祢衡”,“曹公”为曹操,“徐邈”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祖”为东汉末年将领,江夏太守,“祢衡”为东汉末年名士。
此札为彭年因大醉后触怒毛锡嘏及名妓“娇云”,请钱榖为其解释,同时言及因“川翁”在东禅,未能及时慰问钱榖身体不适等。
▲Lot彭年(-)买段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昨承顾,慢去,悚愧悚愧。欲买油绿实地纱襖段一件,蜜褐纱裙段一件,或太竖生者,望乞分付小郎一问。其段俱要尺头长些者,但凭执事断价就遣,本主来取银,亦可。须得今日付来为幸,恃爱草聒,容谢谢。
款识:仰竹先生大孝文侍,廿五日彭年顿首拜。
鉴藏印:紫伯秘玩、瓜纑外史
题识钤印:笛江
说明:章绶衔旧藏。
上款人“仰竹先生大孝文侍”暂不可考,札中内容为彭年请托友人帮忙购买衣物等。
彭年家贫嗜酒,然除文字交外,不受升粟之馈,卒以贫困终,著有《龙池山樵集》。藏书处曰“寒绿堂、云光阁”。其书初法晋人,已为楷,其小者信本(欧阳询)、大者清臣(颜真卿)、行草则子瞻(苏轼)。所书孙良贵墓志楷法极佳,兼精治印。
册中,另有周天球、陆师道、王穉登、陈元素、杜大绶、朱宗吉、臧懋循等札。
▲Lot周天球(-)春游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球不能作大东道,携一鸡黍到行轩,相与寻访山水,作春风一度胜事。明日之期,万勿为有力夺之可也。同感三四公并求勿外。
款识:学山翰伯先生兄丈门下,天球顿首,初七午。
鉴藏印:旭庭所藏、*氏文辉鉴赏、临川过眼、心旷神怡
说明:
1.谈志伊上款。
2.沈梧旧藏并题跋。题识钤印:沈、梧、旭庭
上款人“学山翰伯先生兄丈门下”应为谈志伊(明),字思仲,一作思重,号学山,无锡人。
札中内容为周天球致友人言及明日将携带“鸡黍”赴友人家,相约一起游玩山水,另有其余同好三四人,绝不爽约等。
其中“鸡黍”,可引申为“鸡黍之交”,语出《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范式和张劭的事迹,形容守信。
周天球肆力诗文,兼善大小篆、古隶、行、楷法,一时丰碑大碣,皆出其手。又性爽迈,不屑世故。
▲Lot陆师道(-)借读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玉台新咏并水浒传专人驰内,三国志若已索回便付来手一观,尤感。
款识:卧雪先生,师道顿首。
鉴藏印:荻溪章紫伯珍赏、贯夫
题识钤印:紫伯书画
说明:
1.袁褒上款。
2.陆绍曾、章绶衔旧藏并题跋。
是札上款人“卧雪先生”,亦即袁褒。内容言及关于《玉台新咏》、《水浒传》、《三国志》等书籍。
陆师道(-年),字子传,号元洲,改号五湖,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十七年(年)进士,历官工部主事、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师事文征明,工小楷、古篆,著有《五湖集》和《左史子汉镌》等传于世。
▲Lot王穉登(-)求画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明日当为公拉谈君伯仲同造高斋,谈若不赴,仆亦不来,无徒劳从者也。穉登顿首再拜。佳扇书纳久逋,愧罪。拙扇求画墨杏花,更着一株太湖石,旧尝见沈徵君有是图,惜不曾购得,昨公莫可解渴也,屡渎奈何。
鉴藏印:雪泉
说明:
谈君伯仲应为谈志伊。
王穉登则少有才名,名满吴郡,以诗文称雄一时。其善书,篆、隶、行皆妙,文徵明卒后,掌吴中文会数十年。
据载,其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清钱谦益《列朝诗集》赞云:“穉登妙于书与篆、隶。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
此札为其致友人求画杏花墨扇,并绘太湖石等。札中“沈徵君”应即沈周,沈周《移竹图》后有王穉登题跋“沈徵君移竹图余十年前尝见之……王樨登敬书”。
“谈君伯仲”,或应为谈志伊(明),字思仲,一作思重,号学山,无锡人。两广总督谈恺之子。以父荫官中府经历。好书法,学《曹娥碑》。亦善绘花鸟,传世作品有《平安戬毂图》。隆庆四年(年),收藏有《富春山居图》,万历二十四年,又归董其昌。
▲Lot陈元素试笔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昨遽别,未尽欲言,翁丈惓惓,若此求仁兄曲从其意为妙。家报乞即付下,弟望日准行矣。行书笔二种共十矢送,用大书者皆甚旧,兄过小寓试可用者用之,何如。唔翁丈乞道弟衔感。
款识:振先先生,小小弟元素顿首。
鉴藏印:锡山沈梧书画图章、叶天赐字孔章号咏亭、项芝房珍藏书画印
说明:
1.沈梧题跋。题识钤印:旭庭、梧、沈梧之印、旭庭
2.项源、沈梧、叶天赐旧藏。
3.郑振先上款。
陈元素,(?-后),明代书画家。字古白、孝平、金刚,号素翁、处廓先生,私谥贞文先生。工山水,尤善写兰。兰叶偃仰,墨花横溢,超然出尘,得文徵明之秀媚,而更气厚力沈,为王榖祥、周天球所不及。彼时,寸缣尺素,人争宝之。?
其书法转折圆浑而内含秀逸,纵横自如而稳健停匀,只是除了台北故宫收藏数件书札外,传世不多,可谓明代书坛沧海遗珠。
“振先先生”,或为郑振先(—),字太初,号彖斋,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曾任嘉兴县令,礼部主事。后入祀武进乡贤祠。东林首领顾宪成则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郑太初之疏是给当权者的“顶门一针”,我辈在山野间又多了一个畏友,“诚可喜耳”。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札为陈元素致“郑振先”,请代为释怀“翁丈”,并送“行书笔”十枝等。
▲Lot杜大绶俚言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外者俚言,聊以应命,方愧续貂,不意以下里之调而辱阳春之和,再三讽咏,益觉汗颜。先此布谢。
款识:霁怀仁丈词伯。大绶弟顿首
鉴藏印:沈梧、旭庭所藏、之赤
说明:
朱之赤、沈梧旧藏并沉梧题跋。
杜大绶,明代画家。字子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颜所居曰“韵玉斋”。善书,精端楷。善山水,颇有逸趣。亦能画兰。
是札内容为杜大绶关于文人诗词唱和的自谦覆信。“霁怀仁丈词伯”,暂不可考。
▲Lot臧懋循(-)万全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徐如变弟以恳詹郡公,而复求寅老达之。项公此自彼求万全耳,何至遂以为辞,竟悖前盟耶。且项公于寅馆中具述所以为弟之故,徐使者所共闻也。弟虽贫,岂为贪不义者哉。但彼狡猾太甚,恐非所以施于弟者耳。足下既居闲,安得默然答曰,五修丈、盛丈则弟便当结舌,不敢复赘矣。
款识:宜川先生足下,弟懋循顿首。
鉴藏印:旭庭所藏、临川过眼
说明:沈梧旧藏并题跋。题识钤印:旭、庭
臧懋循,字晋叔,号顾渚山人。浙江长兴人。明代戏曲家、戏曲理论家。以编著《元曲选》而闻名,是元曲选编之大成者。与茅维、吴稼登、吴梦畅等,并称“吴兴四子”。
是札为其辩诬帖,并言及“弟虽贫,岂为贪不义者哉”。上款人“宜川先生足下”,暂不可考。信纸为花笺。
▲Lot朱宗吉白话帖镜心水墨纸本
释文:辱惠佳帖,多谢。雨后秋气爽然,令叔二日亦有暇否,同过我斋头,白话何如?弟有奇帖一二种请教也。
款识:惟同契丈足下,宗吉弟顿首。
钤印:忍辱居士
鉴藏印:旭庭所藏
说明:沈梧旧藏并题跋。
朱宗吉,字汝脩,濠梁人。太医院御医,有诗集八卷。其与李言恭、胡应麟、汤显祖等人“金兰结社,意气联交。上款人“惟同契丈足下”,暂不可考。信纸为笺纸。
札中内容为其致友人相约过府鉴赏“奇帖”等。
结语
此“明人尺牍册”,鉴藏印分别为:贯夫(7次)、贯夫心赏、章紫伯鉴藏(9次)、紫伯秘玩(5次)、临川过眼(2次)、旭庭所藏(5次)、章绶衔印、之赤、沈梧、朱静安记、荻溪章紫伯珍赏(2次)、紫伯、瓜纑外史(2次)、心旷神怡、*氏文辉鉴赏、寿众雅好、雪泉、锡山沈梧书画图章、叶天赐字孔章号咏亭、项芝房珍藏书画印。
可知曾为陆绍曾、项源、章绶衔、沈梧、叶天赐等人鉴藏。
其中,陆绍曾,字贯夫,号白斋,乾隆嘉庆年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篆、籀、八分,八分之为蝇头,盖自绍曾始,亦尤善飞白书。鉴藏印为“贯夫”、“贯夫心赏”等。
陆绍曾精于鉴赏,富收藏,驰誉于时,所蓄古书名迹,有好之者辄以相赠。所见书画碑帖,皆抄录成编,称《续铁网珊瑚》、《吉光片羽》。著有《吴门画史》、《清朝书画家笔录》、《书画书录解题》等。
项源,安徽歙县人,字汉泉,号芝房,乾隆嘉庆年间,搜集明清画以精、新、奇为主,自号小天籁阁。其藏品甚丰,著名的*山谷《砥柱铭》为其重要藏品之一。鉴藏印“项芝房珍藏书画印”。
叶天赐,清安徽歙县人,移籍江都,字孔章,号咏亭。聪颖嗜学。家贫,为人经商,晚年贩盐扬州。工诗,擅书法。清乾隆年间,曾任扬州盐纲总商会长。名其居曰谁庄,一时名流题咏殆遍。鉴藏印“叶天赐字孔章号咏亭”。
章绶衔(~),清书法家、藏书家。字紫伯,一作子伯,号辛复,别号爪鲈外史,浙江归安荻溪人。咸丰间贡生,出生于书香门第,精通诗词韵律。家藏书画甚富,精于鉴别。著《磨兜坚室书画录》、《磨兜坚室诗抄》。鉴藏印“章紫伯鉴藏”、“紫伯秘玩”、“章绶衔印”、“荻溪章紫伯珍赏”、“紫伯”、“瓜纑外史”等。
沈梧(~),一作沈吾。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清无锡人。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咸丰间游幕京师。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鉴藏印“沈梧”、“旭庭所藏”、“锡山沈梧书画图章”等。
而鉴藏印“朱静安记”,或为主要经营纺织工业的民族资本家朱静安。其长子朱秉彝为杜月笙的干儿子。
另有鉴藏印“雪泉”,暂不可考,然祝允明《三畅咏及致王观信札五通册》册页签条有“祝希哲三畅咏。绀山书屋藏。钤印:雪泉、绀山书屋图记”,札中亦有鉴藏印“雪泉所藏”,可作参考。笔者尝见明人尺牍钤有“雪泉清玩”、“雪泉所藏”等与笪重光“江上笪氏图书印”鉴藏印共同出现。
另考《故宫博物院藏*易尺牍》,知奚冈有一亲戚,名曹雪泉。
此外“*氏文辉鉴赏”,暂不可考。或为*文辉,字阆峰,江苏仪征人。乾隆四十九年召试内阁中书。六十年九月入直。
李斗《扬州画舫録》卷十三载:“*标字时准,栋字建宇,楫字兰舟,兄弟以盐筴起家。楫工诗,与千叟宴。楫子文晖,召试中书。”,其中“楫子文晖”应即“*文辉”,“盐筴起家”知为盐务起家。
若为同一人,则“*文辉”与“叶天赐”皆是乾隆年间,家世与盐务相关。
鉴藏印“之赤”,或即朱之赤,明末清初藏书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字守吾,号卧庵,别署烟云逸叟,休宁人,迁居江苏吴县。其喜收藏书画,并精于鉴别。
鉴藏印“临川过眼”,或为刘临川(-年),苏州书画家。原名世照,又名照,字临川,取腾王阁序“光照临川之笔”句意,截为名字,别署雁潭,长洲(苏州)人。
明人尺牍,今已是凤毛麟角,可谓吉光片羽,诸多内容亦是不见史载,诚可宝之。尤是“吴门画派”中人,更是久享大名,其之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矣。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