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27年的寻根之路
何智亚文献展
主办单位:
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
重庆大学博物馆
重庆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会
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
重庆市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
《WATCH旁观者》杂志
承办单位:
金瓦奖组委会
旁观者美学院
学术主持:
米可(艺术家、收藏家、艺术史博士、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院长、重大博物馆馆长)
策展人:
陈方方(重庆大学博物馆策展部主任、重庆艺术基地创始人、金瓦奖年度十大生活家)
朱柏霖(金瓦奖/木兰奖创始人、《旁观者》杂志总编、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兼秘书长)
展览时间
年1月9日-2月25日
荣誉讲坛时间
年1月19日14:30-17:00
展览地点
旁观者美学院(重庆渝北区新南路11号人和天地创意园5栋1-3)
讲坛报名:
何智亚
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历史文化学者,正高级工程师,重庆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市*府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专家
主要社会职务
英国皇家建造学会(CIOB)中国西部区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荣誉:
年获重庆市委、市*府颁发“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称号
年获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年获“重庆60年影响重庆60人”称号
年获“中国民族建筑优秀成就奖”
年获“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提名奖
主持的重点工程项目:
年担任解放碑步行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担任重庆珊瑚公园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年担任重庆朝天门广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年担任临江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负责人
年主持洪崖洞课题策划及前期论证、设计
年主持八一路“好吃街”工程设计和施工指挥
年主持解放碑步行街民族路延伸段工程设计建设
担任主城区排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年担任湖广会馆修复项目总协调人
年主持杨尚昆同志旧居(潼南县双江镇)修复工程
年担任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
年担任重庆渝富大厦工程建设指挥长
年担任重庆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项目规划建设组组长
年担任世界银行项目湖北荆州古城修复与保护项目可研报告专家组组长
出版著作:
先后出版《重庆老巷子》、《重庆古镇》、《四川古镇》、《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重庆湖广会馆》、《重庆老城》、《重庆民居》7部著作。出版著作获得年、年重庆市文学艺术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重庆第五届、第六届图书奖优秀奖,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第二十四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重要成就:
曾担任多项城市重点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主持了重庆解放碑步行街、重庆朝天门广场、八一路美食街、重庆珊瑚公园、重庆湖广会馆、洪崖洞、潼南县双江镇“四知堂”(杨尚昆旧居)、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中国民主*派历史陈列馆等重点项目。长期致力于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建筑的保护、研究与实践。年担任重庆渝富集团董事长,在任期间公司资产规模从70亿元上升到亿元,年通过股权收购,成功运作原三钢厂土地,以11.8亿元投入,获得土地拍卖41.8亿元的成绩,被业界称为经典案例。率先提出对重钢环保搬迁之后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建设重庆工业博物馆,并努力付诸实施。
年1月9日,“何智亚:一个人27年的寻根之路”文献展在旁观者美学院隆重开幕。展览由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院长、重大博物馆米可馆长学术主持,金瓦奖十大生活家陈方方、金瓦奖创始人朱柏霖共同策展。
展览从城市文脉、乡村记忆、工业遗产三个维度,通过何智亚教授的观点、行迹、日记、摄影作品、收藏、图书、报刊与手作等丰富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城市文脉守望者的精彩人生。
何智亚老师文献展开幕酒会高朋满座:世界青年建筑设计领袖、当今最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建筑师之一、日本最有才华建筑师之一藤本壮介先生,中国改革开放40年“标本”式建筑师、深圳汤桦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汤桦先生,著名艺术家、哲学家、中国后现代研究院院长、美中杰出贡献奖得主李正天教授,奥斯卡奖提名导演、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合作导演、美国古根翰姆基金会学者奖获得者王水泊教授,金瓦奖学术总顾问、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泰山·当代视觉史高等研究院院长、英国温切斯特艺术学院荣誉教授、“两江学者”张强教授,生活方式提案人、上海衡山·和集/文化力研究所创意总监令狐磊,重庆渝中区*协戴伶副主席,著名作家、出版人、联合国和平使者奖得主姜汤,国立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开渠艺术学校校长吴晓妮,重庆设计脊梁、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朝天门广场总设计师兰京,重庆设计脊梁、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同济大学博士李向北,重庆设计脊梁、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金科设计院院长钟洛克,木兰会联席会长、纬图设计机构董事长高静华,加拿大籍建筑师蒋晓斌,瓯溆草堂主理人杨济为/郑晓薇,文化保护志愿者总队长吴元兵、金瓦奖得主马艾洋、田艾灵等好友齐聚见证。
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院长、重大博物馆米可馆长学术主持
米可馆长在文献展前言中写道:“在我的想象中,能在大拆大建为主流的现实环境下,不顾及经济利益得失去保护老建筑的人,应该是一个十分干练和说一不二的人。当我有幸与何先生见面时,发现他原来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当我进一步走近他,发现他是一个生活非常自律,学风十分严谨的学者。当我拜读了他出版的《重庆老巷子》《重庆古镇》《四川古镇》《重庆老城》《重庆民居》《重庆湖广会馆一历史与修复研究》等一系列著作后,当我参观了由他主持修缮的湖广会馆、人民大礼堂、杨尚昆故居,以及由他主持建设的朝天门广场、解放碑步行街、重庆工业博物馆等项目后,我被他浓烈的乡愁、保护城市建筑文脉和工业遗迹的不懈努力和对重庆城市文化的研究所倾注的热情及投入的巨大精力深深感动。
此次文献展,从多个方面展现了何智亚先生的人生经历与成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他在留住乡愁,挖掘城市文化、保护建筑文脉、保护利用工业遗迹等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经历和轨迹。这是一个浓缩了个人经历和时代发展特征的展览,规模虽小但很有意义。
何智亚先生文献展联合策展人:重庆大学博物馆策展部主任、重庆艺术基地创始人、金瓦奖年度十大生活家陈方方女士
何智亚先生文献展联合策展人:金瓦奖/木兰奖创始人、《旁观者》杂志总编、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兼秘书长朱柏霖
在开幕酒会,何智亚教授简要回顾了他27年来的文献轨迹与学术观点,从城市规划建设、文物修复与保护性研究、社会责任与传播传统文化等维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城市文脉、工业遗产保护与修复、乡村记忆与传承方面的努力与实践。
会谈中,何智亚教授讲述的三个人生观点深深触动了与会的每个人。他讲道:
1、人一辈子,官职不会跟你一辈子,财富不会跟你一辈子,但是专业、学问和知识的沉淀会跟自己一辈子;
2、一个人人品、人格的魅力最重要;
3、每天24小时,老天不会多给我,也不会少给你,如何规划好时间,自律的用好时间呢?8小时工作必须全力以赴,8小时休息必须有效保障,另外8小时的运用就是大学问,很多人都把这个浪费掉了,而我的7本书,85万文字,多张图片都是在这个8小时完成的。我从不把时间浪费在应酬上,把仅有的时间用在学习、探索和研究中。
活动现场分享
金瓦奖文化总顾问/著名作家/出版人/联合国和平使者奖得主姜汤
“何智亚老师是重庆城市很幸运的符号,给重庆带来很多记忆。我有一年春节,哪都没有去,就在家里看何智亚老师给我的书,看了有很多感慨,因为中国城市的文化发展是阻止不了的,很多东西都是无法保存的,但是何老师却以文字、摄影的角度记录了过去消失的历史,非常感谢何老师把城市的记忆留下来。”
奥斯卡奖提名导演/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合作导演/美国古根翰姆基金会学者奖获得者王水泊教授
“非常荣幸20年后再次来到重庆,很高兴认识何智亚老师。我是山东济南人,而济南的老火车站现在已经被拆掉了,这对我们来说是永远是一种遗憾,重庆也有类似的建筑,而何老师却以自己的力量把所能保留的历史记忆留下来,这是对历史文化负责,今天我看到了希望。”
世界青年建筑设计领袖/当今最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建筑师之一/日本最有才华建筑师之一藤本壮介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展览,何智亚老师用摄影与文字呈现了城市不同风貌,在各个地方走访,把这些地方都用自己的方式保留下来,看到这些照片,我深受启发,相信也影响了更多人。非常感谢何智亚老师长时间的记录,希望能传到全世界,这些一定是世界珍宝。”
生活方式提案人/上海衡山·和集/文化力研究所创意总监令狐磊
“何智亚老师的照片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因为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我都在做一本杂志《生活月刊》,这本杂志主要是记录当代文化的复兴,另外一个就是抢救式的报道,比如城市的记录,西安对城墙的保护,崖洞的守望者等,通过何智亚老师对城市历史的整理工作,我们这些后辈也希望能生根发芽,让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过来,能看到不一样的重庆。”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标本”式建筑师/深圳汤桦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汤桦
“我和何智亚老师算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面对何智亚老师的学术成就,我个人感到非常惭愧。他的情怀,对专业的执着,我永远都敬佩。当年我念书的时候,都是用手绘记录下那些街巷的空间,刚才看到何智亚老师的笔记本,就很有年代感,想起了当年的样子。对何智亚老师只有赞叹和赞美。”
重庆渝中区*协*组副书记/副主席戴伶
“我是何智亚老师的学生,因为拆迁,有了和旧城打交道的机会,我是真正意义上牵着何智亚老师的脚走的,何智亚老师有着专家学者的专业能力,对我来说,何智亚老师就是我的榜样。”
文化保护志愿者总队长吴元兵
“在何智亚老师的领导下,我们会做好城市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做好每一件小事情。”
精彩花絮
著名艺术家、哲学家、中国后现代研究院院长、美中杰出贡献奖得主李正天教授
重庆设计脊梁、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同济大学博士李向北
金瓦奖学术总顾问、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泰山·当代视觉史高等研究院院长、英国温切斯特艺术学院荣誉教授、“两江学者”张强教授
重庆设计脊梁、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金科设计院院长钟洛克
木兰会联席会长、纬图设计机构董事长高静华
重庆设计脊梁、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朝天门广场总设计师兰京
国立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开渠艺术学校校长吴晓妮
加拿大籍建筑师蒋晓斌
一个人27年的寻根之路
何智亚文献展
主办单位:
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
重庆大学博物馆
重庆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会
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
重庆市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
《WATCH旁观者》杂志
承办单位:
金瓦奖组委会
旁观者美学院
学术主持:
米可(艺术家、收藏家、艺术史博士、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院长、重大博物馆馆长)
策展人:
陈方方(重庆大学博物馆策展部主任、重庆艺术基地创始人、金瓦奖年度十大生活家)
朱柏霖(金瓦奖/木兰奖创始人、《旁观者》杂志总编、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兼秘书长)
展览时间
年1月9日-2月25日
荣誉讲坛时间
年1月19日14:30-17:00
展览地点
旁观者美学院(重庆渝北区新南路11号人和天地创意园5栋1-3)
讲坛报名:
ABOUTUS
ABOUTUS
商务合作联系
旁观者品牌部
设计美学培训
旁观者美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