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广济历史北伐战争及大革命时期的武穴历
TUhjnbcbe - 2021/5/11 12:49:00
在苏州河与*浦江的交汇处,外白渡桥的北堍,有一幢历经了一百七十余载岁月沧桑的老建筑,那就是曾经的浦江饭店,如今的中国证券博物馆。始建于年的浦江饭店(原礼查饭店)拥有很多“第一”,中国第一盏电灯在这里亮起,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连线……这里也有着许多名人身影,敬爱的周总理曾在此有着一段峥嵘往事,爱因斯坦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浦江一夜,喜剧大师卓别林两次选择这里下榻……可见这里的“江湖地位”非同一般。

浦江饭店

工程总务部经理丁国明

身为浦江饭店工程总务部经理的丁国明,虽不像其他员工一样直面宾客,却用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几十年如一日地为饭店正常运转默默耕耘和奉献,让这幢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择一业忠一事

四十年如一日

与丁国明的碰面,在浦江饭店一楼,当我们赶到时,桌上已经贴心地准备好了热咖啡和温水,贴心且绅士,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暖意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从丁国明的职业生涯开始聊起,他的话匣子随之打开:“我年到上海大厦机修间学徒,年到浦江饭店冷冻机房当修理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浦江饭店曾隶属于上海大厦,所以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的丁国明可以说是为今天的人们树立了一个“择一业忠一事”的榜样。长期的工作实践,加上平时的悉心钻研,丁国明对饭店里的系统和设备如数家珍。步入浦江饭店三楼的中厅,仿佛穿越回了维多利亚时代。中厅两侧就是浦江饭店曾经最负盛名的名人房。“这里的客房都有两个门,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见我们怎么都猜不出,丁国明便揭秘:“百年前礼查饭店造好时,还没有通自来水,除了正常的客房大门之外,还有一个门直通客房卫生间,这是方便让酒店服务人员为住客更换马桶。”这种建筑中有趣的细节只有凭着“内行”的讲解才能体味。不仅对酒店看得见的设施了然于心,也对酒店的内部结构了如指掌。丁国明不光能说出客房2个门的故事,也能在改造时准确说出水管阀门的位置,“为了今后的用电和用水安全,在对酒店的水电系统改造中一定要重新厘清,做到心中有数。”丁国明表示。浦江饭店这样的百年建筑里进行改造,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历史建筑保护。谈及这个问题,丁国明说:“在浦江饭店工作是我的幸运。”从年担任浦江饭店工程总务部经理开始,丁国明都会保留历次浦江饭店改造的老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下详细的细节描述。这些照片不仅是浦江饭店一次次修复的证明,也是记录他工作的一枚枚“勋章”,他确实是把这份工作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来对待的。

坚持修旧如旧

老建筑传承历史文脉

采访中,丁国明带领我们来了一场“阅读浦江饭店之旅”,一幅幅浦江饭店的历史画卷就此舒展。美轮美奂的孔雀厅、拥有大提琴形状实木地板的礼查厅、木纹色的大厅立柱、楼梯上仿佛摸出包浆的汉白玉墙壁、透出岁月广泽的碎贝壳地板……当浦江饭店的这些经典出现在视线里,着实忍不住要惊叹历史建筑的魅力。滑动查看今昔对比精美绝伦老建筑少不了保护改造修复工作,丁国明在这方面一直坚持“修旧如旧”底线不动摇,这也使得他在保护老建筑上显得有些“顽固”。当饭店需要翻新改造或者局部维修时,丁国明都会拿出他收集保存的老照片细心对照,在文管、城建、档案馆、设计和施工等各单位之间奔走,力图还原建筑的原貌。年,在修葺改造三楼回廊式中庭红墙时,施工单位图省力,想在原白色墙体上贴一层红色砖皮,这样又快又省心。不料,丁国明拿出老照片,严谨地比对、求证,一定要施工单位耐心地剥除原本覆盖墙体的涂料、油漆,甚至指定两位瓦匠师傅啥事也不做,就每天在三楼回廊耐心清洗3平方米的历史红墙。最终红砖“褪去浮华”,凸出了原始白腰线,整面红墙厚实浑朴,成为浦江饭店的让人难以忘怀的景观。滑动查看今昔对比

从饭店一楼沿台阶而上,地上的贝壳地面透出一股老上海的韵味。为了修复“原汁原味”的贝壳骨料水磨石地面,他与同事们费尽心力找到了与百年前相似度极高的贝壳骨料,将阶梯修复如旧。“现在的水磨石地面,有一块是当年的。”他指了指那块约一平方米的旧地面说。若不仔细对比,新修复的和老地面的样貌并无二致。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丁国明对浦江饭店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和归属感,他将这里的一砖一瓦和每一个小物件视作自己心头上的宝贝。年至年,浦江饭店进行部分楼面的翻新,心细的丁国明发现地面有些倾斜,他率先怀疑地下存在安全隐患,果然大梁的底部已经被白蚁蛀空,他果断加固避免了大楼倒塌的危险。

年,饭店对客房进行大规模修缮时,从顶楼一间废置久远的库房夹层中,发现了封尘在杂物中的汉白玉狮身人面雕像、百年前的美式马提灯、英制电表、美制四片木页电风扇,以及孔雀厅柱壁上的37具汉白玉烛台。丁国明如获至宝,他将这些“老古董们”悉心收好,今后的任务便是将他们一一修复为原本面貌。

从节俭成习到“节能先锋”

“因为从小家里比较困难,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看到了白白浪费就很心疼,我就想着要把节能减排的工作抓起来。”谈及节能想法的初衷,丁国明这样说。

一开始,丁国明从“省”上下工夫,将生锈的铁水管换成铜管,在租赁场所安装水电煤分表……一件件小事,酒店的节能工作逐渐开展起来。考虑到“节流”潜力有限,他又在“开源”上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丁国明在十年前一次研讨会上偶然了解到了一种新节能产品——二氧化碳热泵机组。经调研考察,他将该新技术引入浦江饭店,在上海浦江饭店成为了该技术首次使用的单位。“说实话,作为节能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引进新技术,我还是很有压力的,这就要求我前期一定要做好各项调研和实地考察。”丁国明坦言。

因为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的引入,浦江饭店在能源消耗上大幅下降,并被评为上海市节能示范项目。如今,这项技术已经被上海多家酒店采用。此外,丁国明还将磁悬浮中央空调技术引入酒店,不断壮大酒店节能设施的科技含量。同时,丁国明还担任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副秘书长,致力于用节能新技术造福更多企业。年底,浦江饭店正式“闭门谢客”,承担起了新使命。年,中国证券博物馆在这里揭牌,从此,这幢老建筑又开始了崭新的征程。作为浦江饭店的“老法师”,丁国明依然坚守在这里。

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接工作中,他依然坚持着对于建筑修复改造的想法,忙着提供老照片、收藏老古董、提供参考意见……在他看来,浦江饭店变身中国证券博物馆之后,将更有利于老建筑的保护,可以让更多人走进这里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今后,他也会继续陪伴着这个他视为“家”的地方,续写更多的浦江故事。

本月抽奖规则

参与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济历史北伐战争及大革命时期的武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