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创新与城市发展大会
让地球更美——提高能效
8月7日,IP创新与城市发展大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举办。
该大会于年启动,/年两届均在上海举办。此次“年IP创新与城市发展大会”首次来到成都,联合千年城厢古镇共同发起。以“地方创生”为主题,用地方创生领域的六个真议题,聚集了国内和在地近30位嘉宾,同时串联起了全国范围内跨行业的34个文创IP生态伙伴、18个媒体和社群组织。在城厢省级文保点武庙即兴互动、思维碰撞。
近年来,文化、创意、旅游行业高速成长。几乎每个行业的成功经验都被复制进了文旅的风口,全国文创、文旅、IP崛起已经成为趋势。
本次大会围绕“地方创生,何为地方?”、“地方创生,如何创?”、“地方创生,创什么?”三个议题展开。
大理千宿文旅董事长,退步堂堂主,《新周刊》创办人——封新城;Urbanlab都市实验室创始人——PencilP;ASSBOOK设计食堂联合创始人、城市设计节发起人——尤扬;旧物仓创办人——杨函憬;早春游学创始人——林小熏;喜林苑创始人——牟玉江;当代艺术家,木兰溪项目持续创作人的——陈彧君;当代艺术策展人,美好生活造物社创始人——郑达真;大象书店创始人——杨雄;平凡人演唱会创始人——冯伟;衡山和集创意总监——令狐磊;浮云牧场创始人——余勇;A9A建筑事务所商业合伙人——余明昊;鱼小丸创始人——张怡然,做了精彩的分享。以他们的先行经验、思维深度和广度探讨古老城厢多种地方创生可能性。
我们今天所说的地方创生是基于什么的创生?议题发起人,Urbanlab都市实验室创始人PencilP认为:地方性是全球的局部。过去30年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了空间的全球化范式,全世界几乎是一样的单元。中国的建设量在过去的30年占了全世界的一半,我们在飞速的制造空间、堆砌空间。但我们更需要回到地方价值的现实面,重新去发现、挖掘。比如城厢古镇最早是一个古县城,后来行*级别由县改镇,也因为这个原因,城厢没有变成当代‘格式化’的县城,我们就获得了今天所在的这个空间的可能性,这是特别好的基底。但是要避免陷入一系列的对立误区,并非易事,感性和理性,学术和实践,保护和商业等,都需要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而城厢古镇文旅相关负责人——方柏入
也阐述了一座千年古镇对于地方创生的
责任与担当
“从年进来开始做项目,一直到今天,无疑是多年以来的城厢最大的一次变化,在这一次变化里面,我们希望把一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保留下来,所以有了‘方舟计划’。‘方舟’不是简单的地方商业,也不是某种业态。城厢方舟计划是全方位的,从生活方式上、艺术生活上、老商业的保护和发展,以及各种生活的交融交集。在这里,关键词有四个:‘生存下去、种子采集、聚地再生,循环系统。’”
“生存下去解决的是文化基因留存的问题,不能说我们来了,老人/老店走了,这个事情是不对的。第二是种子采集,城厢将用三年时间去收集地方的种声音、张面孔、张门、个人物故事……用公众参与形式,最终呈现城厢Nx的留存和传承。第三是聚地再生,它是基于前两个动作量变产生的涌现,最后自然生长出独属于城厢的地方创生循环系统。”
目前成都青白江·城厢古镇,正在全面建设中。以“修旧如故,活化更新”为理念,以保护性修缮手法,对城厢古镇内文保建筑进行修缮。目前武庙已基本修缮完成,一旁的绣川书院正在修复中。预计年城厢古镇将整体呈现。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