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为庆祝中国共产*成立
周年
教育和引导衡阳学生了解*史
全市教育系统开展
“衡阳教师,讲述衡阳*史故事”
让衡阳广大师生
在讲述*史故事的同时
知*史、感*恩、听*话、跟*走
本期带来*琼英老师分享的*史故事
《“衡山朱凤”毛泽建》
演讲者
姓名:*琼英
衡阳市第五中学教师
中共*员,大学本科学历,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18年,在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期间,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参加语文教学沉稳踏实中不乏开拓创新,教学成绩优秀。参加全国、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比赛,省市、全国教育教学各项比赛多次荣获“教学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优秀辅导教师”,辅导学生参赛成绩显著。作为班主任,始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用心引领学生成长,志愿做孩子心中真正的的良师益友。在学校温暖的怀抱里,最幸福的是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喜爱。最大的愿望是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礼物——“爱”,慷慨和充满激情的爱,而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
“衡山朱凤”毛泽建文“衡阳学生,讲述衡阳*史故事”。大家好!我是衡阳市第五中学教师*琼英。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史故事是《“衡山朱凤”毛泽建》。
杜甫《朱凤行》诗云:“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18”-49”,烈士陵园图)在这苍松翠柏掩映的陵园里,长眠着一位中国共产*的巾帼英雄,我们称之为“衡山朱凤”。她是毛泽东家族中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位亲人,是我*历史上最早的女游击队长——毛泽建。
牺牲的那一年,她24岁。
年的十月,那是一个菊花盛开的时节,在湖南韶山冲东茅塘一名女婴呱呱坠地,家人们唤她菊妹子。菊妹子是毛家泽字辈中唯一的女孩,从小聪明伶俐、坚强刚烈,深得毛家人的喜爱。
年,毛泽东将菊妹子改名为毛泽建,把她带到了长沙,进入崇实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在毛泽东的熏陶和培养下,毛泽建先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年,毛泽东遭到*阀赵恒惕的通缉,在离开长沙前往上海的行前,将毛泽建改名为毛达湘,委托夏明翰介绍前往衡阳,随后毛泽建考入了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女三师,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学生运动。
在如火如荼的学运中,毛泽建认识了男三师学生、共产*员陈芬。陈芬,耒阳遥田人,同样出生在那个菊花盛开的时节,家人们唤他“菊伢子”。“菊妹子”、“菊伢子”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接触,互生爱慕。毛泽东也非常欣赏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伙子,主动当起了“红娘”,为他们牵线搭桥。年冬,二人结为了革命夫妻。年,毛泽建夫妇来到衡阳县开展农运工作,在那里,留下了他们减租减息、惩治大土豪罗季平、组建衡北游击师、击毙团防局长钟亚阶等传奇故事。年,衡阳发生“沁日事变”,整个古城衡山被“白色恐怖”笼罩,原有的52个*支部、11个青年团支部以及群众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毛泽建夫妇临危受命,来到衡山重建*组织,他们组建了衡山工农游击队,由毛泽建担任游击队长。袭击挨户团,炸毁县衙门;打击土豪劣绅,破坏敌人的通讯设备,令敌人闻风丧胆。
年,中共湘南特委遭敌破坏,上级*组织将毛泽建夫妇调回耒阳工作。4月,朱德、陈毅率耒阳起义部队进*井冈山,此时的毛泽建已身怀有孕,由于行动不便,与陈芬的姐姐陈秀英在耒阳夏塘不幸被捕。5月4日,陈芬被同学出卖在熬山被捕。敌人连夜对陈芬进行严刑逼供,但他始终威武不屈。敌人想把他押往县城,又怕途中有变,于是决定就地将他处死。第二天清早,陈芬就被敌人杀害在了敖山的贯武桥上,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挂在耒阳城门示众三天,一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5岁。噩耗传来,毛泽建如闻惊雷响,悲痛万分,几经昏厥,一对革命夫妻就此阴阳永隔。
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毛泽建被井冈山返回耒阳的游击队救出,此时的毛泽建即将临产,为了不拖累战友,她毅然决定留下隐蔽待产。孩子生啦,是个男孩,兴奋激动的毛泽建为孩子取名“艰生”,寓意在艰难的环境中出生。可是,初当娘亲的喜悦没多久,孩子的啼哭声引来了正在四处搜捕的挨户团,毛泽建再次被捕。
毛泽建被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心中唯有一个念想,就是想再见见孩子艰生最后一面,毛泽建给陈芬的姐姐写了封家书。秀英爱姐:我儿艰生可还安好?刚入狱时,想把艰生带在身边,可又不知生命若何。得知母亲已将艰生接走,我心又欢一点儿,妹即使死了,我儿亦已得了着落。现已将不久于人世,多么希望见我儿艰生一面呀,可怜的艰生实在令我痛心啊,以前多么的希望来养育你,如今只盼艰生啊,你赶快成人吧,望姐姐保重身体以养育我儿。
陈秀英收到这封思念满满的家书,赶紧把孩子送到了狱中。毛泽建接过孩子,拥在怀中,亲了又亲,看了又看,不忍放手。可毛泽建不知道的是,怀里紧紧抱着的孩子是姐姐为了满足她的愿望从老乡家借来的婴孩,她历尽艰难、九死一生留下的孩子艰生,由于没有奶吃,早已夭折了,谁不疼自己的孩子,可姐姐怎么忍心告诉她,一旁的陈秀英放声大哭。
毛泽建原本以判有期徒刑结案,可被叛徒指认,以她系“毛泽东之妹,马日前后,均负共*要职”,改判死刑。她慨然写下遗志:“我将毙命,不足为奇。在达湘个人方面是很痛快的事了。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时,我们还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
年8月20日,押赴马王庙刑场的毛泽建,面对老百姓们放声高呼:“杀吧!我要站着死!杀了一个毛达湘,千万个毛达湘会站出来!革命者,杀不尽,斩不绝!”那终结24岁年轻生命的枪声,与呼唤民众奋起抗争的呐喊声,在衡山的上空永不消逝。
毛泽建烈士英勇就义后,伪县长下令三天之内不准收尸。当晚,几个码头工人和革命群众含着泪水,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把烈士遗体运走,安葬在湘江河畔的西溪桥头。毛泽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更是革命的一生,她将自己的火红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无私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她的革命豪情必将浩气长存,丰碑永在。
主办:衡阳市五中办公室
顾问:蒋受佐、王芳、刘晓金、李仁德、陈志兵、陈永恒、张霖、廖荣辉
主编:万庆华
审核:刘晓金
摄影:常秋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