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由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中南大学古桥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承办的“诗话桥”诗词、书法比赛颁奖典礼暨吟唱基地八周年生日会在中南大学毓秀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中南大学副校长陈春阳,*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杨,校团委书记刘正宗以及其他相关单位领导、学校师生余人参与了此次典礼,另因疫情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台湾成功大学王伟勇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孙永忠教授及已毕业吟唱团成员等通过不同形式对典礼的举办表示祝贺。
八千里路云和月
星汉垂文示八方
年4月25日,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挂牌成立。八年来,依托吟唱基地,吟唱团师生走出校园,怀揣屈贾精神,与两岸三地高校师生团体多次开展了诗词创作、诗词联吟等高峰论坛,以南薰诗社为载体,举办了多届“南薰杯”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并邀请多名学者举办了关于吟唱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讲座,旨在通过诗歌吟诵,歌颂祖国,传颂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霎落花风满袖
吟诗忽觉到桥边
茅以升先生曾言“桥梁是一国文化特征之一”,桥梁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不仅具备建筑艺术的视觉之美,而且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美学意蕴。古桥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承载着中华文明深沉厚重的“文化自信”,每一座古桥不仅连接了时代,更贯通了古今,不仅体现了古人智慧的结晶,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具有很高的技术成就和文化传承价值。湖南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有着丰厚的桥梁资源禀赋,据悉湖南现存古桥近座。
年11月,第八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中南大学古桥研究中心挂牌成立,致力于古桥挖掘、调查、研究、宣传与保护,是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下设的7个古桥研究中心之一,开启了中南大学古桥研究中心的新篇章。年6月11日,中南大学古桥研究中心和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共同发起了诗话桥梁研究项目。一年来,在何旭辉、杨雨教授的带领下,中心组成员走访调查了湖南省江华县、江永县、道县、安化县、衡山县、岳阳市、宁乡市等地的古桥古建筑。
宁乡市毛公桥
道县长田桥
他们行走于田间小陌,桥涵桥洞,架设仪器,采集数据,细致地研究每座古桥的细部结构、材料组成、保护情况,他们热情走访当地群众,深入了解挖掘古桥背后的文化背景,感受当地文化与古桥的联系。在他们笔下,一座座古桥古建筑跃然纸上,在星辰在线形成了“诗话桥”专栏;在他们眼中,一座座古桥古建筑成为鲜活符号,成为竞相称颂的歌诗表达对象。
宁乡市惠同廊桥
江华县后拱桥
江永县步瀛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治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推进学院课程思*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思想*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学院成立了课程思*教学研究中心。以此为契机,古桥研究中心成员何旭辉教授(传承中国古桥与古建筑文化,推进土木工程课程思*建设)和罗*飞教授(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推进路径与策略研究)牵头的项目分别获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建设研究项目立项,何旭辉教授和杨雨教授获评中南大学年“课程思*”示范教师,纪晓飞参与的《材料力学》课程获评中南大学年“课程思*”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何旭辉教授牵头申报的“融入中国古桥古建筑文化的土木工程课程思*建设”入选年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示范案例并荣获年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安化县永锡桥
衡山县马迹桥
岳阳市三眼桥
墨韵方从宣纸落
诗情又向古桥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更好促进“诗词文化”与“古桥文化”的共融,中南大学古桥研究中心和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共同发起了“诗话桥”诗词、书法创作比赛,比赛获得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