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走进县城看发展看种粮大县如何端牢饭碗
TUhjnbcbe - 2023/6/26 21:51:00
北京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盛夏,蛙鸣蝉吟,稻田景“丰”。眼下正是双抢时节,站在衡山县白果镇田埂,放眼望去,金色的田野稻浪翻滚、稻香阵阵,收割机正在忙碌地作业,增产的喜悦从稻田间氤氲开来,铺陈在田垄上。

衡山县是种粮大县,近几年来,衡山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力推进当地水稻有序生产,端牢了“饭碗”。

种粮农户有了各种补贴

严禁耕地撂荒;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安全宣传进村入户,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近年来,为推进粮食生产,衡山县可谓是开足了“马力”,先后印发了《衡山县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关于遏制耕地抛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衡山县年粮食生产督导工作方案》《衡山县发展粮食生产11条*策措施》等粮食生产扶持*策,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

△衡山县白果镇万亩早稻示范片

“我家获得的补贴是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有的上半年就到位了。”白果镇棠兴村种粮大户陈正恒开心地介绍道,自己主要种植水稻和油菜,有了种粮补贴后,也有底气,计划下半年再扩大种植规模。

记者了解到,今年衡山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3.13万亩,全县早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7.8万亩,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特色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万亩,完成总种植面积的86.7%(其中: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97亩);今年上半年采购早稻常规稻种子25.8万公斤、早杂种子0.6万公斤、再生稻种子9.4万公斤;7月15日经市国调队现场测产平均每产达.5公斤。

衡山县的白果镇,素有“岳北粮仓”之称,是衡山县的主产粮区。而提到过去,这里的村民频频摇头。田块零碎不整齐,水渠年久失修,易旱易涝,一直成为诟病。

如何修复生金?县农业农村局果断牵头在该镇掀起轰轰烈烈的“农田革命”。米沿山灌渠道排渠道得到了彻底整治,米的田间渠蜿蜒在田间、4座电灌站拔地而起……过去高低不平、分布零散的农田变成了“田成方、路相连、能机耕”的标准化高效农田,让农户叹气的土地摇身变成了“丰收田”。项目区每年仅水稻生产一项就可以增加.68万元的产值。

农户现代化种粮更轻松

在衡山县白果镇国丰智能化育秧基地,一条水稻育秧全自动流水线正在“火力全开”,只见工人放入专用的秧盘后,铺基质、播种、浇水、覆盖等程序就能通过机器自动完成。该育秧基地占地约8.5亩,分工厂化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粮食仓储中心、粮食加工中心、物联数据控制中心等区。

“这条流水线1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好盘秧苗,满足30亩田的需求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工厂化”育秧秧苗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生长快,能实现养殖废弃物%再利用,实现田间塑料薄膜零污染,且移栽时间上比传统人工育秧能提前2-3天,移栽后秧苗返青快,每亩稻田增产斤以上,预计每亩增加农民收入元以上。

“近几年全县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运用。通过项目支持,目前已建起10个工厂化育秧基地,单季育秧规模可栽插亩水稻。越来越多的农户“抱团取暖”,大胆尝试规模化种植及新的推广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土地流转率及机械化率。”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科学产销和机械种植,我们也得跟上步伐。”在白果镇长青社区的种粮大户赵仲良深有感触,“现在种田可不一样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亩地几天搞定,要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培育了一批“田秀才”

近几年来,在衡山县的田埂上涌现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田秀才”“土专家”。就在不久前的7月下旬,湖南“农广助农”工程衡山香米产业领*人才培训班在衡山县开班。市、县级农业专家齐聚一堂专门为衡山县水稻种植大户、衡山香米产业领*人才、从事水稻生产的返乡青年等授课。

为何要找专家授课?县农业农村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立*道出原因:“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主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的人才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衡山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分层分类培训,使全县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达到1.1万人次,今年培育高素质农民人,包括水稻生产、生猪生产、农机驾驶操作技术、统防统治植保无人机飞手等多个方面;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人,重点开展了蔬菜标准化栽培、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动物防疫员、乡村振兴人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业务培训等。

潇湘晨报记者王茶茶实习记者邓力菲通讯员宋志伟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县城看发展看种粮大县如何端牢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