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可研报告通过评审
年5月完成项目立项审批
年2月正式启动建设
⊙汕头海湾隧道启动仪式现场旧照
年5月东线盾构始发
年8月盾构隧道双线贯通
···
年9月28日10点主线通车
这就是“世界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
⊙汕头海湾隧道主线通车仪式现场
历时将近天的建设
这条全新的南北大动脉今天终于试通车了
虎头山隧道及南延线(首通段)也同步开通
⊙道路位置示意图
通车后
汕头北岸南滨,最快仅需6分钟
汕头北岸达濠,最快仅需10分钟
且无需通行费!!!
一
海湾隧道,超级工程
汕头海湾隧道位于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之间,全长6.68公里,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试运营期间由武汉长江隧道建设有限公司提供运维服务。
该隧道是国内最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是国内首条兼具城市道路与一级公路功能的水下盾构隧道,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条地处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的超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
⊙汕头海湾隧道内部
该隧道具有“大”“浅”“高”“硬”“险”五大施工技术难点。正因为其建设难度之高,钱七虎、孙钧、周福霖、王复明、陈湘生等院士多次到现场把脉指导,将其称之为“世界级超级工程”。
1“大”
采用的泥水盾构机,直径达15.03米,属于超大直径
2“高”
隧道处于高地震烈度区,达到8度
3“硬”
岸上段孤石和海中基岩段,岩石的强度高
4“浅”
盾构机上方覆盖层厚度薄,没有达到通常要求的盾构机直径一倍以上
5“险”
海湾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尤其是海湾隧道处于软硬不均地层,特别是三段长达米基岩突出段
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小插曲。比如由于粤东城际铁路(汕头至潮汕机场段)需要沿中山路穿过隧道下方,与隧道桩基冲突,此后进行的拔桩施工直接导致隧道延期一年通车。
好在有惊无险,隧道终于还是通车了!通车后,北岸中心区往来南滨新城最快仅需6分钟,且免收任何通行费用,是极具性价比的出行方式。
二
安全设施,保驾护航
这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自然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保障日常运行与应急逃生。海湾隧道内部空间分为三层,顶部为排烟通道,中部为三车道行车层,底部为救援通道及管廊。
⊙汕头海湾隧道内部示意图
⊙汕头海湾隧道内部实景图
南北两岸分别设置了一个风塔,作为隧道的“呼吸系统”,与隧道通风系统一起运行,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内的同时排出隧道内汽车废气,若发生火灾等意外亦可充当排烟通道。
⊙隧道内部设置通风系统
南岸风塔(右)通过对玻璃形体的扭转、变形,表达了海绵与丝绸的波纹和柔美的意向;北岸风塔(左)则提取了汕头侨乡民居中西合璧的柱子风格,形成一种带有柱身竖向凹槽的莲花柱形式。两个风塔造型独特,还有灯光夜景装饰,是内海湾又一地标建筑。
⊙南北岸两座风塔实景图
此外,隧道内还设置有多处疏散设施,疏散标志的标准色是绿色,在事故发生时可有效帮助人们认清疏散位置和方向,通过预留楼梯迅速、顺利疏散到逃生通道。
⊙隧道设置多处疏散设施
当然,我们希望这些设施永远不需要启用!
为保障隧道的安全运作,位于南岸入口的隧道管控中心对隧道进行着全天候的实时监控。管控中心综合监控平台共设置了视频监控、交通检测、环境检测、信息发布、火灾报警、隧道通风、隧道照明、隧道水泵、紧急电话及广播等九个子系统。运维人员通过这些系统,即可对隧道实行安全保障。
⊙隧道管控中心外部实景图
管控中心除了完善的综合监控平台,还配备巡线员、牵引车司机、电力调度员、监控员、道路清障员,共同为隧道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隧道管控中心内部实景图
三
行车事项,快记笔记
为了应对激增的过海车流,南北岸出入口设置了各类立体交通,以避免出入隧道车流出现堵塞。
⊙北岸互通立交夜景图
摄影|Mr.White
位于龙湖区的北岸互通立交采用多级分流理念布设匝道,在中山东路设置一进一出的A、B匝道,在天山南路(长平东路至中山东路段)之间设置一进一出的C、D匝道,在天山南路与长平东路交叉口北侧设置隧道主线洞门出入口,实现隧道与金砂东路、长平东路和中山东路三条城市主次干道的无缝衔接。
⊙北岸互通立交示意图
⊙北岸互通立交实景图
⊙北岸互通C、D匝道
⊙北岸互通主线洞门出入口
需要注意,隧道联通中山东路的A、B匝道暂未施工。若A、B匝道建成,隧道车辆经A匝道进入中山东路,可快速达到衡山路、沈海高速;中山东路车辆可经B匝道进入隧道。
⊙北岸互通A、B匝道暂未施工
此外,由于长平路至中山路龙湖沟边天山南路辅道未开通,隧道车辆自C匝道出隧道后,到达长平东路只能左转,不能直行。长平东路及金砂东路车辆从龙湖沟边天山南路辅道只能通过D匝道进入隧道,不能到达中山东路,同时碧霞北街桥暂不开通。
⊙C、D匝道及辅道行车注意事项
南岸也设置了隧道主线洞门出入口,与“婀娜多姿”的南岸风塔交相辉映。
⊙南岸隧道主线洞门出入口
位于濠江区的南岸互通立交是一座半苜蓿叶型立交,连接潮人大道和虎头山隧道及南延线。
⊙南岸互通立交|摄影:温情潮汕
虎头山隧道及南延线(首通段)起于虎头山北侧,与海湾隧道相接,向南以隧道形式穿过虎头山后,主线以高架形式上跨珠浦片区及磊广大道。通过设置菱形互通,实现与磊广大道快速对接。车辆从龙湖区进入海湾隧道,主线全程无需等待信号灯即可驶入磊广大道。
⊙虎头山隧道及南延线(首通段)
南延线磊广大道路口以南的路段(后通段)则还在施工中,未来这条道路将继续向南跨越濠江,经过一段路基段后,主线设置一座高架桥上跨创河路,最终对接河浦片区的河中路。未来,车辆可通过这段道路直通河浦片区、潮阳区等地。
⊙虎头山隧道南延线(后通段)
前面的推文中提到,行人、非机动车等不得进入隧道,这不仅是服务于汽车的驾驶体验与道路的通行效率,更是为了每一位市民的安全起见。
风塔不断地向隧道里灌入气流,高速行驶的车辆又带来强大的气压差,穿行在车流之间的二轮车很容易就会被压向大型车辆,酿成交通事故。同时,虽然风塔不断更新空气,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仍然是比较差的,长时间处于其中真的很难受。更何况,将近7km的路程,您真的有信心一口气走完吗(=ω=)
路虽通
但请多结合自己的出行需求
不要盲目尝鲜导致车流量激增
再提醒一遍
货车(皮卡车除外)、摩托车、非机动车、行人
都请不要进入隧道哦!
最后让我们期待一下
途径海湾隧道的公交线路什么时候开通……